中國曆代王朝史上有個比較特別的現象:凡是研究歷史的帝王,往往都能把國家管理的不錯;而且研究的越狠,管理的越好!
不過,我們還是先從兩個反例說起。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終於殲滅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可就在剛剛建朝不久,秦王朝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修長城、築馳道……甚至給始皇帝建陵墓。
你說長城該不該修?該修!你說馳道該不該築?該築!你說秦始皇陵該不該建?有人認為該,也有人認為不該——無論該亦或不該,秦始皇都建了。由於彼時科學技術水平低下,這些土木建設就只能依靠老百姓的肩挑背抗,因此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終致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誘發了陳勝吳廣起義(前209年,就在始皇帝死後一年),大秦國祚僅15年餘而終,實在是令人遺憾。
那秦始皇的問題在哪裡呢?[what]
或就在於他沒有研究歷史,汲取歷史經驗。
戰國的亂局大概用了200餘年時間,秦末的統一戰爭也差不多是10年時間,至此時,飽經如此長時間戰亂的老百姓已經是經受不起任何的折騰了,他們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將經濟人口恢復恢復,可秦始皇一上來就大興土木,老百姓哪裡承受不住,不反才怪。
說白了,秦始皇就是太急了,不願意等。如果他能忍耐一下,大秦的國祚不至如此之短。你看人家漢王朝多麼明智,一上來就實行吸取歷史教訓,“無為而治”,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終才有了近400年國祚。
和秦始皇有一拼的是隋煬帝楊廣。
公元604年,楊廣嗣位登基,是為隋煬帝。和始皇帝一樣,他一上位也開始了大興:北修長城、建洛陽宮、挖京杭大運河……後來又動員近120萬隋軍東征高句麗。如此折騰的結果,也是引發了隋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以至大隋國祚亦只有35年國祚而終。
有懂隋史的朋友就好奇了:咦,不對啊!隋文帝楊堅不是有吸取“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教訓嗎?
這個確實,楊堅是克勤克儉,怎耐他執政時間太短,不過二十年餘,就這點時間哪裡夠百姓們休養生息的呢?到楊廣執政時,他就完全置之不理了。
跟秦隋兩朝比起來,更有意思的是宋朝。
宋朝的前幾任皇帝還是不錯的,注重讓百姓休養生息。司馬光花了19年時間完成鉅著《資治通鑑》給到英神二宗(1067年繼位)參考時,宋朝光景還算不錯。可等到宋徽宗(神宗第11子)繼位時,這傢伙就將這份史學鉅著撇到一邊了,不像他爹神宗一樣研究歷史了,轉而寄情山水畫創作了。也該他倒黴,很快就有了“靖康之變”這樣的大報應,你說這能怪誰呢?
說完反例,我們再來看正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對於歷史的研究是很透的,他自己就經常性的對一些歷史人物談一些看法。
比如對於漢高祖劉邦:
李世民“嘗怪高祖時功臣少全者……乃知韓、彭夷戮,非高祖過。國之大事,惟賞與罰,橫恩不可數得,勉自脩飭,悔可及乎!”
李世民原以為劉邦好殺功臣,實在不怎麼厚道,後來才瞭解他為何殺韓信、彭越等人。那不是劉邦的錯,實在是這些功臣居功自傲,不把皇帝國家放在眼裡所致。
再比如對隋文帝楊堅,李世民說他“不明而喜察。不明則照有不通,喜察則多疑於物,事皆自決,不任群臣。天下至廣,一日萬機,雖復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
看,李世民的評論多麼尖銳。
除卻歷史人物,李世民對於自身歷史的認識尤為深刻,比如如何看待“玄武門之變”(626年6月4日)。
專修國史的房玄齡就對事變當天的事蹟記載“多有微隱”,但李世民不以為然,就覺得這就跟“周公誅管蔡以安周,季友鴆叔牙以存魯”一樣,是一種大義滅親的行為,很正常,你只管如實記載便好……
正是由於李世民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才有了“貞觀之治”那樣的盛世局面。
當然,除李世民外,也有一些很不錯的帝王重視歷史經驗的學習(比如康熙),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以上講得都是封建王朝的歷代統治者學習歷史,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的一些史實。
其實,既便把這個邏輯放到近現代史,也是成立的。
想想看,為什麼孫蔣所建立的中華民國會被毛主席所創立的新中國所取代,就因為前邊兩位對於中國歷史的研究並不是那麼深入,不把自己國家的歷史研究透,你是很難深入理解這個國家的吧?
再看毛主席,單單《資治通鑑》都看了有十幾遍,甚至都對二十四史有過點評,今人又有幾人能夠做到的?
是以,我們今天才能有如此的盛世局面。
所以,大家也就明白,歷史對於我們這個國家有多重要……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