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一本書來講述約330-1493年間的故事,真的挺難的,因為這是一個充斥著動盪混亂,黑暗不安的千年,我最感興趣的是中世紀,中世紀開始於公元476年,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至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最終融入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中。我看書習慣按時間順序把故事捋一遍,所以這次結合著書本里的內容(資訊量很詳細強大,作為一個時間資訊輔助書我覺得挺好的,如果配上地圖就更好了),把這個帝國時代發展的脈絡重新展開來看。(以下的內容僅集合一些個人覺得較大的事件和轉折事件來記錄。)
帝國時期:從羅馬到拜占庭 330-867年
376年,東哥特人在匈人西進的壓力下,向羅馬帝國皇帝瓦倫斯請求定居在默西亞,但羅馬的官員提出了奴隸性的條約,要求他們交出子女和武器。408年,帝國拒絕了西哥特人提出的定居諾里庫姆的請求,在飢餓和生存的壓迫下,屬於難民的蠻族西哥特人衝進了羅馬,帶頭衝鋒的是阿拉里克,儘管被授予了軍事長官的頭銜,但是並沒有一絲能阻止他進行掠奪和洗劫,他從外圍困住了羅馬城,整整2年全面切斷了城市的糧食供給,城裡只剩財寶,沒有糧食,而貴族們卻還在舉行二輪戰國競賽,角鬥士比賽,飢餓讓城裡出現人吃人現象,終於410年,阿拉里克帶領西哥特人湧入,西羅馬帝國的第一場浩劫開始了。
公元400年勃艮第人進佔萊茵河與美因河交匯處,此後勃艮第人建立勃艮第王國控制了通往阿爾卑斯山的主要通道。 439年,汪達爾人突破了迦太基的大門,汪達爾人為古代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他們以迦太基為中心,在455年入侵了羅馬,在北非建立一系列的領地。
阿提拉,匈人的領袖和帝王,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阿提拉並不滿足於打擊東西羅馬帝國,將整個高盧盡收手中是他的下一個目標。大戰在451年拉開序幕,短短的一天戰事就達到了高潮。這場中古歐洲史上著名的戰役史稱“沙隆之戰”,雙方投入了100萬的龐大兵力,有16萬人在這天喪生。慘烈的戰役最後以羅馬和西哥特聯軍的勝利結束,但西哥特王狄奧多里克在此戰中戰死,阿提拉在此戰之後,離開了高盧並把目標指向義大利本土。沙隆之戰後,匈奴帝國國勢迅速衰落。據說阿提拉在452年的新婚之夜因動脈血管破裂而亡。
其後,狄奧多里克率領他的人民,在488年—489年直逼義大利。經過三場戰鬥,他擊潰了奧多亞塞,並使他不得不在493年在拉文那以有利的條件投降。隨後,他假裝同意讓奧多亞塞 和他共同統治義大利,但在同一年,奧多亞塞就在拉文納之宴被他暗殺。這場勝利為東哥特人在義大利建立東哥特王國開闢了道路。
法蘭克人部落薩利昂法蘭克人的國王克洛維,在486年打敗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最後一任總督夏克立烏斯,獨佔北高盧,之後他又征服了鄰近的幾個法蘭克部落並稱王。克洛維於496年復活節接受了基督教洗禮,建立法蘭克王國。克洛維奠定了墨洛溫王朝,克洛維去世後,王國被分給的他四個兒子,因而王國在克洛維之後長期處於鬆散的狀態,最終被卡洛林王朝所替代。
6世紀,查士丁尼統治時期(527-565)想要恢復帝國西部的榮光,他在西線攻滅北非的汪達爾王國,在二十年的苦戰之後收復義大利,他的統治範圍涵蓋了從義大利到北非,以及埃及、土耳其、希臘和巴勒斯坦等廣大地區。在這期間,查士丁尼還下令建造了第三所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其統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古典時期的東羅馬帝國向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轉型的重要過渡期,在他統治後期氣候和瘟疫(黑死病)災害下,帝國人口減少了近半。在他的統治期間,他的軍隊成功完成了對西歐的征服,但重建羅馬帝國的夢想卻因他的死而消逝了。
7世紀,當查士丁尼的軍隊撤出西歐後,東方行省被阿拉伯人征服,帝國領土大面積的縮水。8世紀,阿拉伯人的擴張正在減退,帝國卻為一場令人震驚的對聖像的宗教狂熱所震撼,這場宗教運動是東西方基督教大分裂的根源之一。聖像破壞的爭論一直持續到842-843年才結束。 865年,帝國與保加爾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此時,戰爭的領導者接受了君土坦丁堡牧首的洗禮。500年的動亂歸於結束。羅馬帝國用兩年時間建立起強大的馬其頓王朝。
5-7世紀間,君士坦丁堡不停遭受攻擊。匈人、東哥特人、阿瓦爾人、斯拉夫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將攻取君士坦丁堡作為最終目標。
614-617年,波斯人已經佔領了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並獲取了“真十字架”。622年,希拉剋略(第一位拜占庭皇帝)進軍耶路撒冷,不顧波斯人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重新獲得了”真十字架“。638年,從波斯人手中拯救的耶路撒冷又陷入阿拉伯人之手。拜占庭與伊斯蘭教國家800年的戰爭中,第一輪失敗了。
8-9世紀,破壞聖像運動開始,這是一場帝國皇帝與宗教勢力爭奪對教會控制權的鬥爭。基督教內長期存在聖像崇拜,而反對聖像崇拜的社會力量也在拜佔廷帝國境內發展。利奧一世在726年開始,兩度宣佈反對供奉聖像的詔令,是為破壞聖像運動。君士坦丁五世(740-775年在位)採取了嚴厲措施對付聖像崇拜派,色雷斯的修士修女被召集起來,他們要麼立即結婚,要麼被流放。伊琳娜女皇時期,大規模的破壞已經過去,聖像破壞應被視為君士坦丁保牧首與羅馬教皇之間關係破裂和將拉丁教會逼向法蘭克人懷抱的關鍵因素。到了815年,利奧五世召開宗教會議,重新推行被廢止的破壞聖像法令。直至843年,米海爾三世登位,攝政皇后提奧多拉頒佈反對破壞聖像的尼西亞法規,此運動才得以終結,而聖像則免於遭受破壞。
9世紀確立的拜占庭文明,國家與教會融合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帝國捍衛著東正教會,教會則讚美著帝國。拜占庭種族差異極大的多民族社會,整個社會有著較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修養,可以說,西方大多數國家處於黑暗的掙扎時期時,拜占庭正處於文明的狀態。
伊斯蘭教的興起,622-778年
穆罕默德接受真主賦予的“使命”,開始傳播伊斯蘭教。在麥地那時期,他進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和社會改革,他號召社會、經濟和政治平等,動搖了傳統社會的基礎。維護被壓迫者和婦女的權利。教會規定,士兵與將領、國民與統治者、妻子與丈夫都是平等的。這些革命性的信條,很快收穫了信徒的忠誠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力量。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他的最初四個繼任者,被稱為“四大哈里發”。阿布·伯克爾、奧馬爾、奧斯曼統治時期,軍隊征服了敘利亞、巴勒斯坦、波斯和埃及。阿里時期,爆發了內戰和宗教糾紛,但是在倭馬亞王朝時期,又恢復了統一。穆阿維葉( 661-680年在位)建都大馬士革。葉基德一世( 680-683年在位)打敗了謀反的阿里的兒子侯賽因,這在什葉派的歷史上是具有重大影響的事件。阿卜杜勒-馬利克(685-705年在位)鎮壓了發生於麥加的反對哈里發的起義。瓦利德一世(705-715年在位)統治時期,倭馬亞王朝的勢力達到極盛。750 年,倭馬亞家族在扎布河遭到慘敗,最終結束了與阿拔斯王朝的長期競爭。此後,在阿爾-曼蘇爾(“獲勝者”,754-775 年在位)統治時期,阿拔斯王朝奠定了500年統治的基礎。
聖城便由伊斯蘭教勢力所控制,基督教徒逐漸選擇羅馬作為朝聖地,重心大大西移。在之後,673,717年,伊斯蘭軍隊對拜占庭進行了2次攻擊,雖然不太成功,但仍攻擊了部分地區。大規模征服的結果是,突尼西亞、埃及、波斯和河中地區,都出現了自治的伊斯蘭教國家。伊斯蘭教在一個世紀裡的進展與基督教在七個世紀裡的進展相當,由此可見,伊斯蘭教的發展多麼迅猛。
在8世紀的歷史程序中,缺乏拜占庭帝國支援的羅馬主教,轉而尋求法蘭克的支援,開始了”羅馬教廷“的事業,法蘭克也找準了時機支援教皇。可以說,查理曼是穆罕默德締造的伊斯蘭教所造就的,這個後面慢慢會細講。君士坦丁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基督教世界“的中心。
大公會議時期的基督教會,325-787年
大公會議是指基督教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前七次大公議得到了東西方教會的共同承認和遵守。第一次: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召開時,基督教會已成為羅馬帝國境內最大的宗教組織。第二次:381年,君士坦丁大帝死後,繼位的君士坦丁二世支援阿里烏派。在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死後,繼位的狄奧多西一世於公元380年入教,狄奧多西一世反對阿里烏教派,更頒佈一系列法令支援基督教,會議重新確認了《尼西亞信經》,並加入聖神與聖父、聖子同性同體的內容。狄奧多西是最後一位統治羅馬帝國東西兩部分的皇帝,他一世生活在米蘭赦令後的羅馬,而且還生活在一個基督教家庭,這也是後來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80年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原因,並且還在十三年後徹底廢止了不符合基督教神學觀念的奧運後,直至十五個世紀後才被顧拜旦等人重新復興。
第三次:公元431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舉行的第三次基督宗教大公會議,其主要議題是關於聶斯脫利派為關於瑪利亞神性之爭,尊瑪利亞為聖母的天主之母教義。聶斯脫利過分強調耶穌的人性,淡化了他的神性,這是基於「基督分成神人兩性」的主張。同時,他不主張將瑪麗亞稱為「聖母」,只視之為「耶穌之母」,因為瑪麗亞賦予耶穌的為人性。會議將聶斯多利及追隨者定為異端並革除職務。確定耶穌為神性,瑪麗亞所生為形作耶穌的上帝,因此是名副其實的聖母。第四次:西元451年第四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卡爾西登會議,此會議產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此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最後,會議制定了今天基督教著名的信經——迦克墩信經。
第五次: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將“基督一性論”視為異端。教宗拒絕參加此會議,卻在其後核准了此次會議的結果。第六次:680-681年,第三次君土坦丁堡公會議,會議判處“基督意志單一說”為異端,宣稱耶穌乃天主的“道成肉身”,具有天主性和人性。第七次: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這會議是基督教歷史上第七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此會議主要討論聖像崇拜問題,現今一些基督教會的教義,是此會議的結果。此會議在對聖像敬禮的傳統奠下了重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