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擁有140萬軍隊的宋朝,與契丹的81場戰爭中,為何只贏了1場

說起宋朝,不得不得提到幾個常見的詞,“積貧積弱、冗官、冗兵、冗費” 。這是後世史學家對南北宋最常見的評價。

“積貧”和“冗官、冗費”是政治經濟,暫且不表,今天重點來說說北宋的軍事實力,其中“積弱”形容的是北宋孱弱的軍事實力,而“冗兵”指的是龐大的兵士隊伍。一邊是龐大的軍隊,一邊卻是孱弱的戰鬥力,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從屍山血海中殺出重圍的宋朝,為何會在歷史上留下了與“強漢”相對應的“弱宋”之名?宋朝真的很弱嗎?

擁有140萬軍隊的宋朝,與契丹的81場戰爭中,為何只贏了1場

宋朝給人軍事弱的印象,主要是來自於宋朝的三大強敵,讓大宋吃盡苦頭的契丹,讓宋室南渡的女真,以及最後覆滅南宋的蒙古,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時不時冒出來給大宋放血的西夏,對,就是虛竹的夢姑所在的國家。

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篇》259卷記載,宋朝與契丹打81場戰爭,竟然只贏了1場。

例如公元979年,宋太宗親征遼國,兩軍戰於高梁河,宋軍大敗;

公元986年,宋太宗又派軍北伐,結果在歧溝關大敗而退;

公元1041年,西夏大軍南下攻宋,宋軍於好水川遭遇埋伏,結果幾乎全軍覆沒;

公元1081年,西夏內亂,宋神宗發動五路大軍,結果被西夏用騎兵抄劫糧草並水淹宋軍,大宋20多萬士兵陣亡。

公元1115年,女真崛起,宋廷派使節自山東泛海赴金,簽訂了共同滅遼的軍事合作盟約, 但結果就是金國連戰連勝,宋軍屢戰屢敗,雖然最終遼國被滅,但金國也看破了宋軍的弱小。

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敗壞,國力和軍力不振的情況下,遭強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帶的領土,釀成靖康之變,立國167年的北宋滅亡。

多年以後,宋軍又被蒙古軍吊打,僅僅牙山一戰,宋軍20多萬人,就慘敗於蒙古2萬人,從此宋朝的歷史就此結束了。

擁有140萬軍隊的宋朝,與契丹的81場戰爭中,為何只贏了1場

1、“積弱”由“杯酒釋兵權”始

大宋的“積弱”,溯源頭我們看到了杯酒釋兵權,“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這種軍事政變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時常發生著。趙匡胤本人就是透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趙家天下。正因如此,在北宋建立之初,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將們成為了趙匡胤的心腹之患,而且終其一生,趙匡胤對武將都有著深深的戒備,畢竟自己都是武將出身,也沒有人比他更懂武將了。

他曾對趙普說過:“朕令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意思是選派一百來個文官去擔任地方大吏,哪怕他們全部變成貪官汙吏,也比不上一個武將可能帶來的危害。

在趙普的幾次三番的建議下,趙匡胤下定決心收回兵權,他用了一招“杯酒釋兵權”成功地讓那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回鄉做了富家翁,而那些次一級的軍官則用一些資望較淺容易駕馭的人物充任。

為了進一步防止出現唐末藩鎮割據的重演,趙匡胤開始著手軍事制度的改革,開創了特有的

“更戍法”,按照“更戍法”的規定將士需常加以易置和調換,如此一來便可以做到“將不知兵,兵不知將”,藉以防範士兵和將領之間發生深厚的關係。

這樣雖然徹底了消除唐末五代軍事將領以武力稱雄一方,威脅到朝廷的隱患。但也造成了將領們尤其是主將並不熟悉所率領各部隊的特性與戰鬥力,對下屬部隊亦無威嚴可信,極大地影響了戰鬥力。

2、“以文馭武”終致覆滅之憾

趙匡胤陸續收回了兵權,制定了“更戍法”,到他弟弟那裡,則開始把以文馭武發揚光大了。

北宋蔡襄在《端明集》卷22《國論要目》中說:“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錢穀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雖有武臣,蓋僅有也。”

連邊防大帥都由文官擔任,可見,武官已經屈居於文官之下。據史料記載。北宋一共有73位樞密院正職,其中由文官擔任的,就佔了四分之三。就連在“樞密院”和三衙等掌管全國的禁軍和廂軍的機構漸漸被文官掌握,武官相對低位低下。

擁有140萬軍隊的宋朝,與契丹的81場戰爭中,為何只贏了1場

狄青在定州做副總管時,有次韓琦要殺狄青的舊部焦用,他立在階下為焦用求情說:“焦用有軍功,好兒。

”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就在他面前把焦用殺了。

到後來,狄青憑著赫赫戰功坐上了樞密使的位置,得到了士兵和百姓的擁戴。朝臣們紛紛上書,要求罷免他,其中出力最大的是清廉正直的歐陽修,他要求仁宗“戒前世禍亂之跡”,“銷禍於未萌,轉禍而為福”。儘管狄青在樞密院謹言慎行,謙恭忍讓,但在強大的輿論攻勢下,疑心頗重的當政者還是拋棄了他,將他發配到陳州當地方官,不過半年他就鬱鬱而終。

軍官所受到的待遇都是如此刻薄,就更別提軍士了,宋朝沿襲五代的制度,會在士兵臉上刺字,並且形成了“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輿論,凡是當兵的都是最低賤的人,因而有了賊配軍的說法。由此引起整個社會風氣重文輕武,普通百姓階層不願當兵。隨著武人地位的急速跌落,宋軍的戰鬥力自然也極大地弱化,成為北宋王朝長期被動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冗兵”中的禁軍和廂兵

冗兵之象應由宋代計程車兵分類說起。宋代計程車兵可主要分為兩類:禁軍和廂軍。士兵服役從中

央到地方有不同的職責和管理。禁軍就是宋朝的正規軍隊,負責守衛京師,征戰屯戍。而廂軍則是負責勞役。

由於天災人禍,經常會導致流民的誕生,如果無法妥善處理很容易激起民變。“可以利百代者,惟養兵也。 方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生變,則有叛兵而無叛民’’。所以編列流民入廂就是常用的手段。

大宋會將流民當中,身體強壯的人吸納進廂軍部隊,以減少這部分人造反的可能性。而流民當中有手藝的人,比如泥瓦工,木匠之類的,也會通通吸納進去,就近安置。這些因素會造成廂軍數量極其龐大,而戰鬥力卻很是差勁。宋朝的廂兵從事各種勞役,諸如修建﹑運輸﹑郵傳等等,勞役極其沉重,軍俸卻很微薄,死亡和逃亡現象嚴重。

擁有140萬軍隊的宋朝,與契丹的81場戰爭中,為何只贏了1場

在《水滸傳》當中,宋江等梁山好漢,最終接受招安,北宋賜給這些頭領的軍事職務,也都是廂軍的編制。這些對於維護北宋民間穩定,延續王朝統治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不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據主管財政的三司使蔡襄說,宋朝有禁兵為六十九萬三千三百三十九人,廂兵為四十八萬八千一百九十主人,共計一百十八萬一千五百三十二人。沒有戰鬥力的廂軍數量幾乎佔到全部軍隊的一半,所以也不難理解,擁有百多萬軍隊的大宋,為何戰鬥力不高了。而且“冗兵”必然帶來“冗費”的問題,最高峰時期,宋朝用來養兵的費用,竟達全國財政收入總數的十分之七八,也間接拖垮了宋朝。

擁有140萬軍隊的宋朝,與契丹的81場戰爭中,為何只贏了1場

不過話又說回來,宋朝的弱也是相對的,放在整個世界來看,其戰鬥力也是名列前茅,大宋的幾個對手,都不是簡單地“番邦”或者單純的遊牧民族,而是體制完備的國家政權。而且宋對西夏有幾次慘敗,但戰略上始終壓制西夏。後來河湟開邊後,對西夏取得全面戰略優勢,差點就把西夏滅國了。而且蒙古軍隊幾年之內就用12萬人殲滅了歐洲60萬軍隊,可是南宋軍隊卻硬扛了40年之久,足以證明宋軍比歐洲軍隊強悍。

宋朝對武人的壓制,雖然在內部確實實現了君權的穩定,很少有謀權簒位的情況出現,然而在對外戰爭中,卻長期處於“師惟不出,出則喪敗,寇惟不來,來必得志”的局面。

最終導致了讓整個北宋蒙羞的靖康之變,以及讓南宋王朝繁華落盡,十萬人悲愴投海的崖山之戰。

分類: 汽車
時間: 2022-01-04

相關文章

特斯拉前員工推出自動駕駛電動拖拉機

特斯拉前員工推出自動駕駛電動拖拉機
編譯 / 馬曉蕾 編輯 / 塗彥平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Forbes 作者:Ed Garsten 在加州山火.極端天氣.昆蟲氾濫.疫情蔓延.農產品價格下跌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國加州的農民生活 ...

SIXT和Mobileye聯手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蔚來ES8入選

SIXT和Mobileye聯手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蔚來ES8入選
在慕尼黑車展期間,眾多的汽車品牌都在竭力展示它們在智慧化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替代出行方面的發展成果,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汽車租賃公司SIXT,該公司已經與英特爾Mobileye達成協議,將在德國市 ...

自動駕駛出租車賽道擁擠,駛入商業化落地有多難?

自動駕駛出租車賽道擁擠,駛入商業化落地有多難?
文/周雄飛 編輯/子夜 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Robotaxi),已成為一條熱門的賽道. 9月12日,百度Apollo在上海正式啟動自動駕駛示範應用,即"蘿蔔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正 ...

高通擬逾40億美元收購瑞典汽車技術公司 劍指自動駕駛
財聯社(上海,編輯 胡家榮)訊,近年來,多家科技公司紛紛轉戰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就連晶片公司也來湊熱鬧.據訊息人士透露,高通公司正式提出以超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典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技術商Veoneer, ...

Robobus投資火熱,自動駕駛安全該如何設計

Robobus投資火熱,自動駕駛安全該如何設計
PIX "使用鐳射雷達很蠢.任何依賴鐳射雷達的人都註定要失敗,昂貴的感測器是不必要的,這就像是一大堆昂貴的附屬品".馬斯克在"特斯拉自動駕駛開放日"活動上的話一 ...

智慧座艙域和自動駕駛域“領跑”,汽車域控制器處在量產“前夜”| 中國汽車報

智慧座艙域和自動駕駛域“領跑”,汽車域控制器處在量產“前夜”| 中國汽車報
東軟睿馳釋出兩款新一代標準化域控制器,諾博科技宣佈智慧座艙域控制器現投入量產,均勝電子計劃2023年量產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最近一段時間,汽車域控制器領域好不熱鬧.在其背後,一場由汽車"新四 ...

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的執念

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的執念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引領汽車技術的革新,汽車智慧化趨勢越發明顯,汽車與乘客的互動性成為車企宣傳新品的一大亮點.現在的汽車革新正經歷著如手機從功能機向智慧機過渡的階段,很多車企在設計汽車過程中,若不新增& ...

法拉第未來半卡車概念L5級自動駕駛

法拉第未來半卡車概念L5級自動駕駛
由 Daniel Pokorný 設計和視覺化,法拉第未來半卡車總體上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了一個非常新穎的方向.半卡車配備了一套硬體以及人工智慧升級,使其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人工智慧的支援下,卡車 ...

馬斯克再放豪言,自動駕駛安全性將超越人類10倍?

馬斯克再放豪言,自動駕駛安全性將超越人類10倍?
自動駕駛安全性,將超越人類10倍? 9月17日,在海南舉辦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馬斯克透過影片發言表示:未來的自動駕駛可以透過視覺神經網路實現,並且比普通人駕駛有10倍以上的安全性. 自動駕 ...

L3/L4自動駕駛何時到來?絕對定位是瓶頸

L3/L4自動駕駛何時到來?絕對定位是瓶頸
作者:周彥武 除了地圖標準問題外,定位也是面臨難題.地圖和定位是一體的,沒有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毫無意義. 有關無人車的定位有兩種,一種稱之為絕對定位,不依賴任何參照物和任何先驗資訊,直接給出無人車 ...

自動駕駛的爭議與未來,北斗專家如何看?

自動駕駛的爭議與未來,北斗專家如何看?
中新網客戶端長沙9月17日電 (記者 張旭)9月16日,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湖南長沙舉行,學界業界共商北斗的現在和未來,應用和願景. 今年8月,31歲企業家林文欽駕駛蔚來ES8汽車並啟用NOP領 ...

中國車企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引領者?

中國車企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引領者?
1925年8月,紐約街頭如往常一樣,晨間的陽光輕盈地灑在左右兩側的豪華建築群,處處彰顯著高貴和奢華.20世紀的美國在經歷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真正走上了世界的巔峰,一輛名為"美國奇蹟"的 ...

汽車轉向系統研究:EPS主導市場,SBW為完全自動駕駛做準備

汽車轉向系統研究:EPS主導市場,SBW為完全自動駕駛做準備
汽車助力轉向系統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發展出HPS.EHPS.EPS.SBW等四類.目前,HPS(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EHPS(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商用車,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

通用汽車領投Momenta新一輪融資,老牌車企敲開中國自動駕駛大門

通用汽車領投Momenta新一輪融資,老牌車企敲開中國自動駕駛大門
1.Momenta 拿下新融資,通用汽車領投 4 億美金 中國自動駕駛市場成為了國際車企爭相佈局的熱土. 近日,汽車之心獨家獲悉,中國自動駕駛獨角獸 Momenta(初速度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具體數 ...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未來將進入智慧網聯、自動駕駛、共享的汽車社會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未來將進入智慧網聯、自動駕駛、共享的汽車社會
開欄語: <廣東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高起點謀劃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為我省新發展格局打造戰略支點. 為推動我省戰略性支柱 ...

這家德國公司準備用“遠端駕駛”替代“自動駕駛”
記者 | 周純粼 編輯 | 儘管自動駕駛汽車的概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提出了無縫.無需人類接管的駕駛體驗概念,但只有鳳毛麟角的願景變成了現實.行業的"前輩們"會對今天的屏顯技術 ...

觀點 | 馬斯克: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安全性比普通駕駛員高出10倍

觀點 | 馬斯克: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安全性比普通駕駛員高出10倍
文:懂車帝原創 常思玥 [懂車帝原創 行業] 2021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開啟了高速的推廣模式,在這一大背景下,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於9月15日在海南海口召開.3天的活動包含 ...

試駕寶駿Valli頂配,瓦罐風格+L2自動駕駛,配1.5T引擎長途不差!

試駕寶駿Valli頂配,瓦罐風格+L2自動駕駛,配1.5T引擎長途不差!
詩和遠方的夢想很多成年人都有,但要行將踏步,就需要有一臺可靠的駕駛工具.瓦罐車是很多人想買的物件,但是往往合資瓦罐車價格高居不下,最終很多人還是會轉而購買轎車或者SUV.當然隨著國產品牌崛起,屬於國人 ...

沒有方向盤才叫“自動駕駛” !現代聯手百度打造標準“北京癱”

沒有方向盤才叫“自動駕駛” !現代聯手百度打造標準“北京癱”
如果給你一輛無方向盤的車你會有什麼反應,我想大部分在看文章的朋友都會說這個小編腦袋有問題.其實並不是我在這兒「天方夜譚」,因為百度與現代的合作讓我確實看到了希望.未來可能你並不需要考駕照,只需要精通國 ...

自動駕駛的安全難題,“元宇宙”能解決了?

自動駕駛的安全難題,“元宇宙”能解決了?
110億英里 --自動駕駛安全的必經之"路" 最近,智慧汽車的安全問題被廣泛討論,如何保證智慧及自動駕駛車輛的行駛安全性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同時也是產業落地的關鍵點.早在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