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一個在中國考古史上極為耀眼的名字。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崗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漢族先民所創造。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佈於豫西、豫中,北至晉中,西至陝縣、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區,南至湖北北部,東至開封、蘭考一帶地區。
迄今為止,二里頭遺址發現了大規模的宮殿建築群和宮城、都邑中心區主幹道網以及官營作坊等重要遺蹟,出土文物數萬件。這處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遺址不斷帶給考古人驚喜。
有學者認為,以中華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論,二里頭文化就是重瓣花朵的花心。
在二里頭遺址,考古人員發現了多項“中國之最”:最早的宮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鑄造作坊,以及一件長70釐米的綠松石龍形器——被視為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曾長期主持二里頭遺址發掘工作的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認為,二里頭是“最早的中國”。
二里頭文化的文明底蘊透過商周時代王朝間的傳承揚棄,成為華夏文明的主流。據考古研究,早在夏代,二里頭文化已影響長江以南乃至長三角地區。二里頭文化以偃師為大致中心,北至山西省臨汾—晉城一線,向西延伸至陝西西安、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區,南至河南與湖北交界地帶,往東至少到達開封、蘭考一帶地區。
從考古學層面上說,二里頭文化南傳,終結了南方地區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本地文化的發展軌跡和模式,開啟了宏觀上伴隨中原地區文化變遷節奏而發展的新階段。同時,二里頭文化南傳給業已衰落的南方地區文化強烈的外部刺激,促使南方各地域文化以新的面貌復興。
記者:路雪
責編: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