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期我們聊了中國古代君王的稱謂,本期我們移步後宮,俗話說後宮佳麗三千,那我們就來看看君王家裡的女眷們都有哪些稱謂。
太皇太后
一般指的是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能夠被尊為太皇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你知道嗎?
-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太皇太后最多的朝代。
- 高祖妾薄氏作為漢景帝的祖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皇太后。
- 清朝的慈禧為中國最後一位太皇太后。
- 漢朝漢哀帝祖母傅氏是唯一一位使用過兩種名號的太皇太后,稱“帝太太后”和“皇太太后”。
太后 | 皇太后
一般指的是在位君主的法定母親的尊稱,也可能是前代君王的正配尊稱。太后一詞應該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在宋朝高承所編寫的《事物紀原》中寫道:
“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說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是秦昭襄王生母宣太后,也就是影視劇《羋月傳》裡的主人公-羋八子,後來趙國的孝成王即位時按照秦國的先例,尊自己的生母為孝威太后,之後太后這個尊號一直被沿用。
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制定“皇帝”作為君主稱號後,太后就升格稱為皇太后。
你知道嗎?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太后,是漢朝的呂雉,在漢惠帝登基之後被尊為皇太后。
- 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皇太后,是漢朝的上官氏(漢昭帝的皇后),15歲即尊為皇太后。
- 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親生兒子廢黜的皇太后,是唐哀帝時的何皇太后。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攝政皇女及被封為皇太后的皇女,是耶律普速(西遼承天皇太后)。她是遼仁宗的妹妹,因遼仁宗死後由於其子尚年幼,因此在遺詔中命其妹耶律普速完權理國事,並改元崇福,稱承天太后。
- 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后,是清朝仁憲皇太后,自1661年開始,到1718年共57年。
- 中國歷史上諡號最長的皇太后,是清朝的慈禧皇太后,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后,是清朝的隆裕皇太后。
皇后
皇后的稱謂和皇太后的稱謂一樣,都是在秦始皇確立了皇帝一詞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之後才出現,因為有了皇帝的出現,將原本的王后升格為級別更高的皇后。在夏朝時期,後是君主的稱號,而妃則是君主正妻的稱號;商朝之後,君王的稱謂變成了王或天子,後也隨之變成了君主正配的稱號。
皇后的別稱也有很多,例如中宮,正宮,元后,梓童,坤極等等。
你知道嗎?
-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是漢高祖的皇后呂雉。
-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是清遜帝溥儀的皇后婉容。
- 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皇后,是漢昭帝的皇后上官氏,當時年僅6歲。
- 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后,是明神宗的皇后王喜姐,總共在位42年(1578年-1620元)。
- 中國歷史上生子最多的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寶炬乙弗皇后,共生育過12名子女。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兩個朝代都被尊為皇后的女性,是晉惠帝司馬衷皇后羊獻容,後又在前趙朝時期被趙末帝劉曜封為皇后。
妃 | 貴妃 | 皇貴妃
妃一般是指君主側室的位號。在夏朝時期君主的正配稱為妃。在周代之後,妃則轉為君主側室的稱謂;到了秦漢時期,皇太子的正室稱為太子妃,後世便一直沿用;諸侯王的正室也被稱為妃。
魏晉時期,魏明帝設立淑妃,位次於皇后,夫人,貴嬪。晉武帝時,淑妃為九嬪之一。
唐代之後,出現了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封號;之後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並稱四夫人,爵位正一品。唐玄宗開元時期短暫地把四妃改為三妃,為惠妃,麗妃,華妃,之後,在天寶年間又冊封了楊玉環為貴妃。唐後期和宋繼續沿用唐初的四妃。
明朝時期,皇妃的封號有很多,多以寓意吉祥或美德的字作為徽號,貴妃仍舊是最高階的封號,僅次於皇后。在明代宗時期(1456年),皇貴妃稱號出現,取代了貴妃稱為了僅次於皇后的稱號。
清朝則在明朝的基礎上形成了定製,皇貴妃定員一人,為後宮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妃嬪之首,貴妃定員二人,妃定員四人。
“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
《清史稿‧后妃》
你知道嗎?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得到認可的皇貴妃,是明憲宗時期的萬貞兒。
嬪
也是中國古代皇帝側室的一種位號,嬪位最早出現於周禮的記載:
“一後(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
在後世的朝代中,雖然稱謂名字不同,但都是沿用九嬪的規制,例如在唐朝九嬪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宋朝的宮制和其他朝代不同,以往的九嬪的確只有九位,但宋朝的九嬪卻有整整十八位:太儀、貴儀、妃儀、淑儀、婉儀、順儀、順容、淑容、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到了金朝,宮制雖幾經修改,但仍沿用九嬪的規制,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
元朝時期後宮位號樸素簡單,只設有簡單的皇后、妃、嬪三個等級,但人數不定。
明朝前期後宮自後妃下雜置諸宮嬪,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位號。明朝中期,自嘉靖帝時規定,嬪位在皇后之下的第四等,人數無定。
清朝初年後宮體制較為簡單,入關前和順治朝用妃、福晉、格格等封號。康熙時期定製,皇后以下為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此時嬪定員六人。
如果大家對此感興趣,歡迎大家在評論裡留言補充~
宣告
本公眾號文章中的資源收集自網路,僅供參考之用,由於部分文章找不到文章出處,只有標明網路,如果無意中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謝謝!如有侵犯任何第三方權益,請附(專利證書、商標註冊證、著作權證書,以及智慧財產權人授權投訴方進行投訴的證明檔案)傳送至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並刪除侵權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