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的海上中西文明交流絕對是一大證據,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中國古代航海技術的發達。只是,為何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那麼發達呢?其實是因為中國的造船歷史非常早,有多早呢?
根據考古顯示,中國古代的居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製造船隻了。比如,浙江的河姆渡遺址、山東榮成郭家村、浙江吳興、福建連江等沿海地區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都發現有木船或木漿的遺存。
到了春秋時期,吳越的船軍制度已經相當完備,造船技術也已經十分可觀。到了秦漢和隋唐時期,造船技術進一步發展,基本趨勢就是船隻不斷增大增高,載重量不斷增加。古籍《物原.器原》中記載“伏羲始乘桴,軒轅作舟楫。”
此外最典型的是船舵技術的出現。根據考古發現,很有可能早在戰國時期,船就已經配備了“舳”和“艫”。船舵的發明,無疑是造船技術發展的一個標誌,這一技術在中國出現比西方早四百年。而且,早在西漢時代,造船技術就已經達到了可以遠端航海的能力。到了唐代,中國的船隻就因為載重量太大,吹水太深,在西亞的很多港口都無法停泊,只好將貨物先用小船運到屍羅夫(今伊朗附近),在轉裝到中國船隻上。
到了宋代,江蘇崇寧製造了一種遠洋航船,稱為“防沙平底船”。船型方頭方尾,載重量達4000——6000石,約500——800噸。這種船甲板寬,船底平,吃水淺,不易擱淺,多桅多帆,穩定性好,而且不怕風浪,很適合遠洋運輸。而福建制造的“海舟”則是四層尖底船,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吃水深達四米,也以航行遠海著稱。
而上述的宋代兩種船隻,基本可以視為宋代遠洋船隻的基本型別。除了載重量增加外,宋代的海船製造技術上也有不少創新,如設定水密隔艙,增強抗沉性和橫向強度,改革以前使用木錨的傳統而換為鐵錨。寧波發現的宋船還有舭龍骨,這是一種固定於船體中段舭部(即船底和船側間的彎曲部分)外側的縱向鰭狀的構件,可以在航行中防搖抗震。
到了元代,中國所造船隻的比先前製作的更加龐大、堅固、運載量大。當時,船舶主要製造地有揚州、上海、紹興、泉州、廣州等地,泉州和廣州所造海舶更是聞名於世。明代,海舶在前代的基礎上越發向堅固、龐大、和運載量大而發展。
比如,鄭和下西洋時期所用的寶船就是一種大船舶,根據《明史》和《瀛涯勝覽》記載,這種寶船長約四十四丈,寬約十八丈。而明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1尺,所以這種大船約長160米,寬約66米。可是那可是幾百年前的明朝,這樣的船不僅能帶著大量的貨物遠達大西洋,甚至還能被當做帶有武裝力量的軍備大船,無疑是厲害的。
而這些也直接證明了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有多麼的先進,多麼的高超。這也引來了西方國家的效仿,同時造船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為中西方淮海路交通的發展和創造了必要條件,但這僅是遠端航海所必需的條件之一,磁瓦還需要導航、定位技術、動力技術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