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新聞,時不時的就會出現XX漲價的訊息,如今雖物價越來越高,但人們對生活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讓不少人暴飲暴食、熬夜、應酬喝酒,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等問題也源源不斷而來。於是就會各種補,補氣、補血、滋陰、壯陽等,結果問題卻沒解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有個說法是“虛不受補”?真是這樣嗎?
所謂虛,一般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類型,結合心、肝、脾、肺、腎五臟,則每一髒又有氣、血、陰、陽虛弱的型別,如肺氣虛、脾陽虛等等。
那麼,什麼是虛不受補?
“虛不受補”一詞,最早見於清代陳士鐸《本草新編》:“或疑需用補劑,是虛病宜於補也。然往往有愈補愈虛者,豈補劑之未可全恃乎。籲!虛不用補何以取弱哉。 愈補愈虛者,乃虛不受補,非虛不可補也,故補之法亦宜變。補中而增消導之品,補內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補而補之,更佳也。”
這是什麼意思呢?虛證之人,在給予補益藥之後,非但達不到補虛的目的,反而會加重病情,原因是患者機體功能不全,對於大補滋膩之品不能受納、運化、吸收、發揮藥效,反而壅(yōng)滯於體內,阻礙氣機,加重機體負擔。
通常脾胃久虛、肝鬱、心情不好、虛實夾雜的人容易出現虛不受補的情況,虛的問題確實有,但是越補越虛!越補胃口越差,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黃帝內經》雲:“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可見,任何損傷胃氣的藥物,不僅會影響藥物本身的吸收,同樣會影響食慾的正常消化,所以會越補越虛,越補脾胃越差!
《金匱要略心典》指出:“欲求陰陽之和者,必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對於陰陽兩虛寒熱錯雜的複雜病症,應少用滋補,當以甘溫建中,平補陰陽為法。
還有一些人,服用補藥之後,容易上火、腹脹、痰多,看看他的方子,皆是溫陽、補氣、補血之藥。
且看醫聖張仲景的腎氣丸(也叫桂附地黃丸)。桂附地黃丸中,有大劑地黃、山茱萸、山藥補肝脾腎之陰,有少量附子、桂枝補脾腎之陽,畢竟有虛實夾雜的存在,故有適量澤瀉、丹皮、茯苓洩肝脾腎之實。
澤瀉、茯苓、丹皮的應用:正如後世清代大家吳瑭《醫醫病書》所言:“如有實證礙手,必當先除其實,不然虛未能補而實證滋長矣。古謂:症有三虛一實者,先治其實,後治其虛,蓋謂虛多實少,猶當先治其實症也。”
所以,分析張仲景八味腎氣丸可知,對於陰陽兩虛、寒熱虛實錯雜的複雜病症,以“補中有瀉、扶正祛邪兼顧”為法,可切中病機。
“陰虛、陽虛、氣血虧虛”要怎麼辦?出自張仲景的“薯蕷丸”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薯蕷丸的組成有:薯蕷,當歸,生地,川芎,白芍,阿膠,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大棗,神曲,乾薑,桂枝,防風,柴胡,桔梗,杏仁,麥門冬,豆黃卷,白蘞。
張仲景對薯蕷丸證治描述:“虛勞,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描述雖然簡介,但是延伸來看,薯蕷丸的主治範圍其實很廣。
(一)補虛之——益氣建中,調和陰陽:山藥,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大棗,神曲,豆黃卷,乾薑。
山藥:味甘,平。歸脾、肺、腎經。有補脾肺腎氣、益脾肺腎陰之效。多用於治療肺脾腎氣陰兩虛之證,屬藥食同源的藥物。
人參:甘溫,大補元氣,是五臟之氣最常用的補氣藥之一,
白朮,味甘、苦,性溫。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止瀉之效。
用茯苓、甘草、大棗,與人參、白朮配合,為補脾氣之名方四君子湯。
乾薑,味辛,性溫熱。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效。多用於脾胃虛寒證。所以,用乾薑取其辛溫散中寒、辛甘化陽氣之性。
以上一組藥物,旨在甘溫益氣建中,緩補平調陰陽,防小建中甘溫建中之意。
(二)補虛之——滋陰養血溫陽:當歸,川芎,芍藥,乾地黃,麥冬,阿膠。
氣血兩虧,四君子湯補氣,當歸、川芎、芍藥、乾地黃為四物湯補血,兩者合稱為八珍湯,有氣血雙補之效,可治療氣血不足之證。方中以四物湯加麥冬、阿膠,是為增強滋陰補血之效。
(三)祛邪之——祛風散邪,攻補兼施:柴胡,防風,桂枝。
疾病的常見傳變規律是,六淫邪氣先犯三陽,再陷三陰,故以桂枝散太陽風寒,用防風去陽明之邪,用柴胡去少陽之邪,邪去則正安。
薯蕷丸中用桂枝,配芍藥、甘草、大棗,取桂枝湯“外證得之,解肌調營衛,內證得之,化氣和陰陽”之意。
桂枝,配乾地黃,阿膠,麥冬,山藥,茯苓,取腎氣丸“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之意。所以,用桂枝的目的,既解太陽之邪,又與乾薑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皆有辛甘化陽之意。
氣血兩虛者,血虛易生內風,正如薯蕷丸原文“虛勞,風氣百疾”,虛勞者,多氣血陰陽俱虧,易生內外風氣諸疾,故用防風祛風。
防風,辛,甘,溫。歸膀胱、肝、脾經。有祛風勝溼之效,可去內外之風,為風中潤劑。與桂枝合用,即可去其溫燥之弊,又善治虛中夾風之病證。
《神農本草經》雲:防風,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痺,煩滿。《本草經疏》雲:防風治風通用,升發而能散。
所以,方中用防風,主要是配合養血藥四物湯養血祛風。後世“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論,應該也是受到張仲景養血祛風法的啟發。
(四)解鬱之——行氣散結,補而不滯:桔梗,杏仁,白蘞。
面對陰陽兩虛、氣血兩虧、寒熱虛實錯雜的複雜病症,治療當遵循:“虛則補之,損者益之”、“扶正祛邪,攻補兼施”的準則。而服用補藥最常見的情況是“虛不受補”,在薯蕷丸諸多補益藥中,應用桔梗、杏仁、白蘞、以及前面提到的柴胡,目的是疏通氣機之鬱滯,消除“補氣壅中、補血滋膩、補陰礙胃、補陽上火”的虛不受補表現。
陰陽兩虛、氣血兩虧、寒熱虛實錯雜共見的情況,而篇中所載的薯蕷丸組方嚴謹,內涵甘溫益氣建中、緩補平補陰陽、滋陰養血溫陽、行氣解鬱散結等法,為現代疾病治療時出現“虛不受補”的困境,提供瞭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