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給各位大大們帶來了北京竹子最多的公園——紫竹院公園。
北京民間上流傳:先有護城河,後有北京城。先有萬壽寺,後有紫竹院。
紫竹院的前身其實是紫竹禪院,原本是萬壽寺的下院,名字是乾隆賜的。可見清代修建紫竹院的目的是為了能靜心修心,得道開悟。三湖兩島的紫竹院有青、紫、斑、石、壽星、金鑲玉各色品種的竹子54種,只因紫氣東來的紫竹聞名遐邇,故以園中多為紫竹。
紫竹院2006年7月開始,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作為北京一個免費的公園,裡面的管理卻井然有序。進門刷臉就可以自動測溫,體現了科技與生態環境的結合。這樣的智慧化管理的公園,一到週末節假日便會吸引到形形色色的人們。
從東門進來就能看到熱愛跳舞的市民,手挽手跳著交際舞。讓每一個剛走進紫竹院公園的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公園的文化氛圍如此之融洽和諧。
沿著石頭鋪的小路繼續朝西南走,會看到一個大廣場,全是在跳舞的人。這裡的市民有的是伴侶結伴而來,而大部分人都是因愛好相同萍水相逢的“舞友”。不知道他們的老伴知不知道他們在這裡跟其他的阿姨、叔叔跳舞^_^。
穿著時尚的市民正在進行街舞的訓練。如果不仔細看,你絕對不會相信他們都是退休的老人。
在紫竹院的南側,是有名的兒童遊樂園。裡面有各種中小型兒童娛樂設施。每個人的童年回憶都有不一樣的顏色與味道,將會伴隨他們一生的成長。而這些孩子,週末在竹林裡的探險和與父母爺爺奶奶的陪伴,將會嵌入他們的美好回憶當中。
槍打氣球,小時候總覺得槍的準心不準
投飛鏢的男孩
荷花渡碼頭東側的房子院牆外,設立了新聞櫥窗,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更換報紙。這裡成為了關心國事、心繫祖國的老年朋友們聚集地。在明亮的陽光下站立著看報,不僅可以活動筋骨,而且還可以保護頸椎,避免做低頭族。
為響應冬奧精神,在公園的北小湖,設立了第五屆紫竹院冰雪嘉年華活動
在雪地上踢足球的孩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雪地摩托,速度有點慢,但讓孩子獨立操控安全第一
雪地坦克,做一回開坦克的貝塔
在雪場邊造雪球的一家人,雪球已經累成了金字塔形狀
在紫竹院南長河的河岸邊,熱心的市民在投餵鴿子
曾經的老北京城幾乎家家都養鴿子,它們是和平的象徵,在尾部綁哨在天際翱翔發出清脆的哨聲,也是老北京文化的特徵。如今的鴿子搬離了大部分人們的住宅區,遷移到了北京的大部分公園裡。它們也是城市的見證者,飛到樹梢上俯瞰北京的高樓林立、芸芸眾生,樂此不疲。
沿著日月光輝下的這條小路走,便可到達湖中的明月島
夫妻二人對唱情歌,綠水青山帶笑顏
湖面上金光閃爍,在夏天的紫竹院裡,這裡將會變成划船賞景的好去處
南長河北部的小橋上,聚集了投餵鴛鴦的遊人,有年輕的情侶相擁暢談人生理想;有父母與子女享受親子時光;有慈母子孝的夕陽相伴;也有匆匆的過路客。形態各異的人們彷彿在這一刻裡,他們的人生軌跡在這座橋上有了交集。
紫竹院東北角的一塊荷花池邊,一個時髦戴帽的阿姨正在做跳舞直播。網際網路短影片已經影響到了每一個人,阿姨在湖邊火熱的跳舞讓這個冬天變得暖洋洋的。
沿著竹林深度走去,別有一番滋味。
遠離喧囂的幽靜下,浮躁的人會沉澱下來。人們總是活在當下疲於忙碌奔波,卻忘記生活的本質是什麼。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下,突然明白為什麼古代文人君子為什麼那麼愛竹,將竹子與高風亮節、清雅脫俗、長壽富貴相聯。蘇軾曾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林讓人的情緒平靜與安逸,帶給人一種怡然自得、與世無爭的隱士之情。
在公園裡的北京大媽們,她們坐在一起聊著陳年趣事。你若走到她們身邊,她們會非常熱情的與你攀談起來。這種好客愛聊的北京文化不斷影響著這座城的每個人。
竹林深處本以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卻又是一簇熱舞族的市民。她們享受著這片土地的空氣,感受著城市與公園的文化氣息,在紫竹院全民健身舞蹈的薰染下,跳出婀娜多姿的舞姿,綻放出生命的光輝與力量,感染者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們。
在竹林間,偶然間發現了一隻不怕人的喜鵲,它好像在說:這裡也是我的家。人類作為這個地球的主人,善待動物的態度是文明的高度。在這竹山池人鳥間,保護自然、愛護自然,讓我們與生態環境共生和諧相處,是這座城市發展的永恆主題。
責任編輯:鄭博覺
圖片:鄭博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