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DIY市場簡直太魔幻了。
遊戲玩家從2020年9月開始,一路看著英偉達釋出3090、3080,3070、3060Ti和3060,從買不起高階原價卡到買不到平民原價卡,不甘心加價的遊戲玩家罵罵咧咧地等到了2022年。
等了這麼久,基本該戒遊戲的也都戒得差不多了,唯一能激起裝機慾望的恐怕就是年末上市的十二代酷睿了。
十二代酷睿採用大小核設計,要效能有效能要續航有續航,一些朋友懷著激動的心,顫抖的手裝起了新機。
要說這2021年年底,除了顯示卡以外,別的配件似乎都值得升級。
記憶體升級到了DDR 5,PCIe 4.0和PCIe 5.0介面也出現了,Wi-Fi6模組也普及了,每一個升級都在呼喚你去剁手,這會兒,已經有等等黨把預算留給了40系顯示卡了,逢人就說:買U一定要帶獨顯。
2021年,我也裝了新機,一開始只有一塊512GB的M.2固態盤裝系統,分割槽後完全不夠用,隨後另外一個M.2插槽也裝了Crucial P5 Plus,容量做到了基本夠用,但遠沒到容量自由。
最近,拿到一塊4TB的美光英睿達MX500 SATA SSD,拿到手裡感覺分量挺足的,似乎比之前用的2.5寸SSD重了那麼一丟丟,當然,也可能是外殼的質感好,畢竟是鋁製外殼,也可能是大容量固態盤就是沉吧,畢竟之前沒用過,誰知道呢。(開個玩笑)
MX500是Crucial家的消費級固態盤,產品定位上比BX500高階一點,該系列產品已經推向市場好幾年了,但作為一款2021年的SATA SSD,效能已經完全不是它的重點,容量和價格(價效比)才是重點。
如今的SATA盤像水一樣,很常見,但也很重要,只不過話題性太少,本來也沒什麼可聊的。而且,一般這種有顆粒的SSD廠商本身品質比較可靠,也很難找出點什麼硬傷,搞點大新聞。
從使用者的視角看,當一塊固態盤大到4個TB的時候,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本文先介紹一下這款4TB的SSD,然後,分享使用4TB固態盤的一些經歷和心得。
1,拆硬碟看內部構造
4000 GB的大容量固態盤,開始拆。
每次拆SATA SSD都得感慨一次,2.5寸盤外殼跟精巧的電路板相比,尺寸差的確實有點大,就好像一個人住著三室一廳一樣。
拆下來看看,背面也有兩塊美光顆粒,為了加強散熱,還貼了兩個散熱貼。散熱貼柔韌性不太好,一碰就碎,不知道是不是比原來那種散熱更強一些。
把散熱貼挪開,能看見用的是慧榮的SM2259 SATA3控制器,旁邊的一小塊是美光的DDR3快取,這裡有兩塊美光顆粒,看來每一個就是1000GB吧。
拿著NY135去美光官網上查BGA資訊,但是沒查到更多具體資訊,其實我就是想了解下到底是不是176層的3D NAND,是TLC還是QLC。
最後,在www.relaxedtech.com看到了一篇介紹,博文中附上了上圖,看來該系列用的都是慧榮2258控制器,容量越大,配的DDR快取也更大。
快閃記憶體顆粒方面,全系列用的都是64層的TLC,原本以為這個容量會上QLC呢,畢竟普通使用者寫滿一次4TB還是挺費勁的。
既然還是TLC,那就更可以高枕無憂的隨心所欲的用了。雖然QLC其實也沒啥問題,但TLC比QLC更可靠總是站得住腳的,所以,我真的沒有在黑QLC。
2,簡單跑分
測試環境是:
CPU: AMD 5800X
記憶體:4×8 32GB DDR4 3200
顯示卡:技嘉魔鷹3070 Gaming OC
散熱:微星360水冷
主機板:微星迫擊炮 M450
AS SSD Benchmark:
Crystal Disk Mark:
ATTO Disk Benchmark:
Windows複製影片檔案:
從C盤複製到MX500,前幾G的容量,用的寫快取的容量,速度肉眼估計大概是2GB/s,穩定後寫速度時470MB/s。
從MX500複製到P5 Plus,速度460MB/s,穩穩的速度,幾乎沒有抖動。這裡的速度受限於MX500的讀速度,只能達到460MB/s。
這裡就簡單跑跑分,也不去搞什麼安全擦除,測試僅代表這次跑分測試本身,不代表你插在電腦也是這個跑分,不代表快寫滿的時候也是這個效能表現。
3,使用心得
硬碟溫度變化
我偶然發現幾塊硬碟溫度差別還是挺大的。閒時溫度表現如上圖,CD盤和E盤都是直接插在主機板上的M.2固態盤,F盤就是今天的主角:SATA口的MX500。
CD盤靠近CPU,但是有馬甲,溫度36,比MX500高出約十度。E盤被壓在顯示卡下面,沒有馬甲,溫度更高一些,有41度,此時,摸魚狀態的顯示卡溫度大約也有38度左右。
而在玩遊戲時,機箱溫度會明顯上升,靠近CPU的CD盤大約是47度,靠近顯示卡的E盤,溫度達到了54度,此時顯示卡的溫度大約在50-60度左右,而在機箱底部安裝的MX500溫度還是隻有三十度,好像吃瓜群眾一樣。
大體上,靠近顯示卡的E盤可能受顯示卡影響,溫度會高一些,不過,也不用擔心,即使是玩遊戲,即使顯示卡快70-80度了,M.2盤大多數時候也都處於安全範圍內。
英睿達官方的資訊顯示,“固態硬碟的溫度都在70℃以下,大部分固態硬碟的正常工作溫度都在50-60℃範圍內,如果SSD的溫度長期高於70℃,那麼就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這不僅會影響讀寫速度,久而久之也會造成卡頓,宕機,甚至資料丟失的問題。”
M.2盤的效能比較強,但是溫度也普遍比SATA盤高出不少,不過,只要不是高強度的跑分折騰,正常使用,溫度也不會有什麼危險。如果對溫度特別敏感焦慮,同時對極致效能沒什麼追求的話,可以選SATA盤。
(2)4TB的SSD要不要分割槽?
這個問題我搜了知乎以及各種論壇,都沒有看見正式回答,或者讓我覺得有道理的回答,可能普通使用者真的沒幾個用過這麼大容量的,所以,沒幾個人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吧。
所以,我結合本人的體驗做一點建議。
理想中,我是希望不分割槽,希望少一些目錄層級,這樣管理檔案的效率會更高。因為,除了少數常用的檔案路徑會記得,而有些曲徑通幽處的檔案,很容易被遺忘。
手裡有個4TB的磁碟,每次開啟存了大量檔案的資料夾之後,每次開啟硬碟後的讀取速度都會特別慢,磁碟效能比較吃緊,而換成固態盤,效果會好很多,固態盤不分割槽會提高管理大量檔案的效率。
有人說,固態盤分割槽會影響效能,這裡也粗糙地做個小實驗,再次測試一下分割槽前4TB盤的效能表現,還有2個2TB分割槽的效能。
然後測一下分割槽後的資料:
不能說一樣,至少簡直看不出來有什麼變化,所以,大容量固態分割槽對效能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但是,不分割槽的風險比較大,分割槽之後,如果某分割槽中毒或者故障的話可直接格式化,而不影響其它分割槽。
從保守的使用體驗來說,還是建議按照用途和檔案內容進行分類,比如電影和圖片放在一起,應用程式放在一起,遊戲放在一起。
分割槽也得有限制,分割槽越多會導致空間浪費,還可能會出現分割槽錯位的情況,注意檢視是否4K對齊,如果不對齊則會影響效能,4K不對齊並不經常出現,我自己也只在克隆系統盤的時候遇到過不對齊的情況。
(3)4TB能幹啥呢?
用我手裡拍照不怎麼樣的小米手機拍照,每張照片大約佔5MB的空間,4TB的硬碟大約能存放8萬張照片。
用迅雷在某電影網站下載電影,平均一部電影大概2GB,大概能存2000部電影,都能開個影吧了。宣告,我連續充值四五年愛奇藝會員,是正版電影的支持者,只不過,在愛奇藝上我很少找到喜愛的電影節目。
用Windows自帶的Xbox Game Bar錄《街霸五》的2K高畫質影片,一小時大約佔了7GB,4TB的盤大約能錄500多個小時,為二次創作剪輯留下充足影片素材。
用Steam、Epic遊戲平臺下載大型3A遊戲,大部分是50GB左右的,少數像《荒野大鏢客2》這種級別的遊戲能超過100GB的,4TB的硬碟隨隨便便也能存幾十個遊戲。
在正常人有限的休閒娛樂條件下,很少有人在幾年內真的用完4TB空間吧,稍微注意點用,就能用很多年,4TB支援的寫入資料量也很大,除非元器件壞掉,不然很有可能成為傳家寶。
當然,也有人說,4TB那得多少錢啊,以某東價格為例,不到3000塊錢,3000塊錢聽著嚇人。
但是,如果要跟蘋果手機對比,裝在蘋果手機上多加128GB就得多加800塊錢,這一對比,SSD簡直就是良心啊,作為個人資料資產的大倉庫也挺合適的。
最後想說的是,不建議大家買大容量的蘋果手機,萬一手機壞了開不了機,那裡面的照片想弄出來可就費勁了。不如在SSD裡備份一份,多一份安全,實在不行再在百度網盤和阿里雲盤裡再備份一下。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一個小米手機使用者為什麼要給蘋果13 Pro Max使用者提建議,但我就是這麼想的。
因為前不久,真的有個朋友的iPhone 11開不了機,當時她說,最心疼的就是裡面的照片,畢竟女生為手機裡的照片花費的心血挺大的,丟了是怪心疼的。
(4)購買建議
那些追求高效能的,特別是主機板上有M.2插槽的,直接上M.2的盤,而日常的硬碟,建議有條件就直接上大容量盤,可以是磁碟也可以是固態,目測固態單位容量成本大約是四五倍的樣子。
再好的手機撐死了兩三年,好的硬碟則是傳家寶,想好了就衝。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大品牌的大容量固態,逢年過節,碰見好價格就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