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九一八,日寇犯中華。軍民數萬殃,魂啼不歸家。烈士留英名,血染江山花。日寇盡退兵,慰魂黃泉下。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緬懷先烈,不忘國恥,團結奮發,強我中華!
在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幾十年後,一個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拿著他曾經因為一次勸降日軍而獲得的紅星勳章,在電視節目中對眾人說出了一件不為人知的秘密。
他說,這枚紅星勳章並不屬於他,而是屬於一個叫嘎麗婭的花季少女。
嘎麗婭,這是一個被塵封了60多年的名字,她沒有墳墓,沒有傳記,沒有烈士的名份,甚至在過往的歷史中,人們根本不知道這位花季少女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和犧牲。
如果不是這位蘇聯軍官,嘎麗婭或許將一直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嘎麗婭的事蹟被曝光之後,引起了中俄兩國的共同悲鳴,後來俄羅斯總統普京還親自給為她專門修建的紀念碑題詞,並建議在紀念碑刻上這樣一段話:
俄中友誼就是相互理解、信任,我們將銘記過去,展望未來。
而中俄混血兒嘎麗婭也成為了中俄友誼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回顧嘎麗婭的一生,是令人悲痛的,她的生命之花凋謝在17歲那年,那一年,她為了綏芬河的解放,上山勸日軍投降,結果卻被日本人粗暴地拖入洞中,自此音訊全無,屍骨無存,而在她遇難的那個山上,前去搜尋的人們,僅僅只找到了她留下的一塊頭巾。
她的故事令人淚目,我們一起來看。
01.
20世紀初,一個名叫張煥新的樸實山東人,早年為了謀生便去了東北,後定居在中國黑龍江省邊境城市綏芬河市,並做起了“跑崴子”的職業。
在常年奔波的過程中,張煥新認識了一位名叫菲涅的女子,她是白俄後裔,兩人日久生情,並喜結連理。
1928年2月18日,對於這對夫妻來說,是一個非常高興的日子,因為他們的小女兒出生了,當時中國大地正值戰亂時期,為了保護女兒的安全,兩人經過商議決定為她取個俄名:
嘎麗婭·瓦西里耶夫娜·杜別耶娃。
作為混血兒的嘎麗婭,具備了一切混血兒該具備的優點,漂亮、聰明……
父母非常疼愛嘎麗婭,也非常重視對她的教育,在她十幾歲的時候,便以優異地進入了綏芬河露西亞俄喬學校。
在學校裡,嘎麗婭表現優異,不僅能歌善舞,還學會了俄語、日語兩國語言,嘎麗婭14歲那年從學校畢業,由於備受學校老師的賞識,便將她留在了學校裡擔任音樂課和日語課的老師。
不過沒過多久,張煥新便讓嘎麗婭叫回家中幫助自己打理生意,但這並不影響嘎麗婭在學校中影響力。
02.
時間一晃又過了三年,17歲的嘎麗婭,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身材苗條,眉清目秀,一米七的個子,讓她在人群中總能佔據C位。
但她不知道,噩夢和死神已經悄然走近她的身邊。
1945年8月9日零時10分,為了徹底將日本關東軍給擊潰,蘇聯150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4000多公里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
當時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面對這種打擊,自然一路潰敗,日本當地的指揮官石島長吉帶領450名日軍,並裹挾著三千餘人,其中包括很多婦女和兒童,退守綏芬河天長山要塞。
天長山海拔700多米,自從日本侵略者佔領綏芬河之後,便以天長山為中心,將此地修築成為了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塞。
這要塞一度是日軍對抗蘇聯的東部防線,相比較西方著名的馬其諾防線而言,此地在當時也號稱是東方馬其諾。
日本雖然退守其中,但蘇聯人自然也不會輕易罷休,但是經過幾次強攻之後,蘇聯士兵傷亡頗重,蘇聯長官思來想去,覺得強攻也不是辦法,最後他決定勸降。
一來不僅能減少蘇軍士兵的傷亡,二來也能儘可能地保護當地的居民和要塞中日本婦女兒童。
03.
蘇聯長官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實施起來就很有難度了,因為當時的蘇軍中,沒人會說日語。
為此蘇軍便在綏芬河當地釋出訊息,尋找精通日俄兩國語言的人。
綏芬河就那麼大,這樣出色的人,說來也好找,很快蘇聯長官就找到了嘎麗婭,並且請求她跟隨蘇聯士兵上山勸降日軍。
嘎麗婭的母親聽到之後,立即回絕,因為在她看來,自己的女兒還太小,日軍的野蠻行徑早已有目共睹,讓自己的女兒上山,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不過天真的嘎麗婭卻覺得,自己不會出事,畢竟只要能勸降日軍,綏芬河便能和平解放,這又會讓很多人避免犧牲,嘎麗婭覺得她應該去試試。
在母親的多次表示拒絕下,嘎麗婭勸母親不要擔心,畢竟要塞中還有很多她的日本同學,她堅信只要自己上山,便能說服這些同學和她一起下山,從而避免生靈塗炭。
母親看到嘎麗婭堅定的眼神,她明白女兒已經長大了,便將自己的頭上帶的花頭巾摘下來,親自戴在了女兒的頭上。
隨後,嘎麗婭跟隨蘇聯士兵,走向了天長山,只不過,誰也沒想到,嘎麗婭這一去便再也沒有回去。
04.
上山勸降這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畢竟日本人是豺狼,去勸降無疑是九死一生,但嘎麗婭還是跟著四位蘇聯士兵進了山。
嘎麗婭第一次進山的時候,與要塞內的日軍進行了短暫的交涉,但是日軍並沒有打算投降,嘎麗婭並沒有放棄。
之後,她又第二次進山,在她的據理力爭之下,日軍答應給他們一點時間,之後便繳械投降。
可是嘎麗婭一行人,等來等去都沒有等到日軍投降,嘎麗娜只好再次進山。
這一次進山之後,日軍看著漂亮的嘎麗婭起了歹念,不由分說,將與嘎麗婭同行的蘇聯士兵全部開槍射殺,並且將嘎麗婭拖入到了一個山洞中。
至於在洞中發生了什麼,我們不難想象,可憐這位花季少女,腦海中幻想的和平解放,最終成為了埋葬她的地獄。
山下的蘇軍一直在等待著嘎麗婭下山,也一直等待著日軍投降,可是等來等去都沒有見到這位花季少女走下山來。
蘇軍長官恍然覺悟,嘎麗婭或許已經出了事情,於是便下令對山上進行炮轟。
1945年8月15日,被炮轟過的天長山要塞裡的日軍向蘇軍舉手投降,只不過此時要塞內原本的3000多人,僅僅只走下來了26位,其餘的人皆將性命永遠地留在了天長山上。
要塞內日軍遭到這般結局,其實也是咎由自取,他們的野蠻行徑,註定要付出血的代價。
日軍投降之後,家人上山搜尋嘎麗婭,可是一無所獲,只在一個山洞內,找到了嘎麗婭母親親手戴在她頭上的頭巾。
05.
嘎麗婭輕輕地走了,她沒有帶走一片雲彩。
在日軍投降之後,蘇軍也很快地撤出了綏芬河,他們沒有在意為了和平而犧牲的這位17歲的花季少女,也沒有將她的事蹟進行宣揚。
想想也是,嘎麗婭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容易被遺忘的普通人。
而在當地的留下來的歷史資料中,也僅僅只有一句話:
張煥新的混血姑娘三次上天長山勸降。
歷史有時候就這麼無情,以至於可以模糊一個本該被褒揚的花季少女,好在這位叫菲多爾琴科的蘇聯軍官,沒有忘記嘎麗婭,雖然他將這個秘密藏在了心中幾十年,但他還是說了出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的人們才得以知道,曾經有一位少女,為了綏芬河的解放,上山勸降日本人,最終卻慘遭毒手。
日本人曾經的野蠻行徑,再次引起了人們的口誅筆伐,他們犯下的滔天罪孽,將永遠被歷史銘記。
現如今,人們為了緬懷嘎麗婭,便將她的雕像雕刻在了綏芬河的和平廣場上,享受著後來人的祭奠。
她的事蹟將會一直流傳,不會再被人們遺忘,而她凋謝在花季妙齡,同樣警示人們要銘記前人為了和平而做出的巨大犧牲,更要熱愛現在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日正逢九一八,將日軍暴行再次公佈天下,願吾輩銘記國恥,強我中華!
參考資料:《和平天使嘎麗婭》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