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鬥中的閩西兒女系列故事
抗美援朝立新功
1948年11月,藍文兆(武平縣人)任東北野戰軍第45軍134師政治部主任。1952年10月該師改編為第54軍134師,藍文兆任政委。1953年5月2日,134師入朝作戰,6月下旬開赴金城前線,參加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夏季反擊的第三次攻擊,攻擊目標是朝鮮金城。
金城以南突出部,山巒起伏,河水湍急。敵人第一防禦地帶為一座橫斷山,山勢陡峭,居高臨下,整個地形易守難攻。敵人的工事由戰壕相連線,陣地前布有十幾道鐵絲網。
7月13日21時,楊勇一聲令下,訊號彈劃破夜空,分佈在縱深幾十裡的各個山頭上的上千個炮口,同時噴出火柱,遼闊而又寧靜的夜空,迴盪著滾雷般的炮聲,炮彈像暴雨一樣,往敵人陣地傾瀉。
火炮過後,坦克部隊、步兵兵團3個突擊隊,向李承晚軍4個師25公里防禦陣地正面,展開猛烈進攻,一小時後捷報頻傳。
西路突擊集團突破敵前沿後,快速插向敵人縱深。
134師佔領洗浦裡。
130師配屬68軍,在朝鮮梨船洞、北嶺亭之間向李偽軍發起攻擊。當日攻佔424高地。
135師配屬67軍,由慶坡山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敵發起攻擊,不久,佔領866高地。
金城開戰,對李承晚軍之打擊,從美國通訊社戰地記者的前線報道中可見一斑:
“韓國4個師沿著金城突擊地帶後撤,守望山已經失守,指頭嶺亦差不多失守。”
“共軍步兵,從無數小山谷裡衝出來,包抄和襲擊被斷絕道路的南韓部隊,標誌著‘南韓軍榮譽’的首都師被擊得頭破血流。”
“被打垮的一個團裡,相信沒有一個營長還活著。”
“整夜都有傷員川流不息地從被打得一塌糊塗的前線湧回來。”
藍文兆所在的54軍面對的是南韓的精銳首都師,在金城之戰中,打得異常激烈,也付出了重大犧牲。
在梨船洞、蘆洞裡等地的戰鬥中,第404團1營3連2排排長麻俊坤,在自己被敵人炮火打斷雙腿的情況下,硬是不下火線,忍著劇痛趴在坑道上繼續指揮戰鬥。該排連續打退敵人十餘次衝鋒,陣地保住了,而麻排長卻倒在了清川江江畔的小山上,再也起不來了。戰後,54軍及志願軍總部授予他“二級戰鬥英雄”稱號。3營7連在367高地,連續打退敵人40多次攻擊,全連只剩30多人,仍出色完成堅守陣地、阻擊敵人的任務。戰後,被人民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戰鬥英雄連”稱號。
7月27日,金城戰役勝利結束。此戰之後,確定了最後軍事分界,它較6月16日第二次劃定的軍事分界線,向南推進了192.6平方公里。正處在拉鋸中的朝鮮停戰協定朝著有利於中朝方面發展。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明確表示“保證停戰條款將被遵守”。毛澤東在中央高階會議上對金城之戰予以高度評價。
1953年10月,朝鮮停戰。54軍在西起橋田裡,東至北漢江地段,擔負三八線前哨陣地的守衛任務。為防止美軍和李承晚偽軍撕毀停戰協定、重新挑起戰爭,藍文兆率領部隊投入緊張的戰備施工。1953年11月,54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編,增加了9個營的兵力。部隊擴充後,戰鬥力大大增強。整編後,丁盛任軍長,謝明任政委,藍文兆任134師代師長兼政委。
1954年4月中旬,奉志願軍司令部命令,54軍將金城池地區防務移交朝鮮人民軍,移防至元山北玉坪、文川、龍潭裡、高源、永興地區,擔負守衛東海岸的任務。
1955年3月,54軍又將東海岸防務移交朝鮮人民軍,調防守衛西海岸。
1958年7月,54軍完成使命奉命回國。
回國後,藍文兆先後任第16軍46師政委,解放軍防化兵部隊參謀長,總參軍務動員部部長,蘭州軍區副政委。
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藍文兆大校軍銜,榮獲二級解放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八一勳章。1964年晉升少將。(林瑞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