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傑克·雷恩 [英國]

(一)空軍振翼而飛

  1914年8月,交戰國的總參謀部認為飛機只有有限的作用。法國對航空的興趣,只在少數民間運動員中持續下去。霞飛和福煦都對飛行沒有一點信心,後者在幾年前就不予考慮,認為飛行“對運動來說一切都很好,但對軍隊來說沒有什麼用處”。英國軍事當局對飛機作為一種武器的威力,也同樣抱懷疑態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英國戰鬥機

  根據一切軍事上的考慮,德國在空軍方面應該是遠遠領先的。幾年來,德國人為準備戰爭,已經把他們的資源編入預算了。然而,即使是德國最高統帥部,也不過把飛機看作是個觀察哨,在通訊兵中給予空軍一個無足輕重的地位。到1911年,德國有兩個雖小而發達的飛機公司,製造用優良的達伊姆勒和梅塞德斯水冷式發動機發動的阿爾巴特羅斯飛機和阿菲亞蒂克飛機,並且至少還有十四所私立飛行學校。

  歐洲進入戰爭時,最多有三百七十五架可用的戰鬥機。德國有一百八十架適於執行觀測任務的飛機,再加三百架教練機和十三隻齊柏林飛船。法國只有一百三十架,英國是六十五架。這些飛機不是為軍用而設計的,沒有武裝,全都用木料和金屬線製造,機翼和機身用塗上膠的布覆蓋。飛行員比飛機多,但即使如此,只有不到一百個軍人懂得怎樣飛行。航空軍官提出支援地面部隊,屢次遭到拒絕。偵察是騎兵的任務,他們抱怨說,低飛飛機發動機的喧聲,使他們的馬受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德國轟炸機

  沒有本身的傳統,處於萌芽狀態的空軍得臨時湊合和發展他們的技術。空中觀測是一種前所未知的技術。大部分觀測員都是炮兵和騎兵的志願軍官,但飛行員往往是應募入伍計程車兵,他們在看到地上的模糊輪廓時,完全不熟悉行進中的部隊、大炮裝置、彈藥堆集等等的形狀。由於飛機設計上的原因,要準確地看出敵軍集中或運動就更復雜了。觀測員從雙翼飛機上俯視的視線,常被下翼擋住。他向前看的視線,被髮動機、排氣管和散熱器遮斷。從其他角度觀測,也被使雙翼牢固的支柱和金屬線的骨架構造弄模糊了。

  毫不奇怪,大戰最初幾周的航空報告幾乎都是一致不準確的,在已經抱有懷疑的指揮官眼中,這對缺乏經驗的空軍是有很大的不利影響的。德國觀測員也不比法國和英國的觀測員好些。在8月7日那一週,一支十萬人的英國遠征軍開到法國,然後向東北進發,他們行進了十二天,才被克盧克將軍的部隊看見。儘管德國飛機每天出動,飛過這個地區,卻沒有一個空軍觀測員看到英國軍隊。(不久之後,空中觀測員變得如此熟練,以致部隊不得不在夜間行軍。)

  在1914年,空運士兵的生活是愉快的。飛越敵區是愉快的插曲,那時敵對的駕駛員相互輕快地招招手。哪一方都沒有能力做更多別的事情。飛機都沒有武裝,但駕駛員帶有隨身武器,主要表明他們是在服軍役。每個飛行員都有專職的機械士和個人勤務員。他們全都駐紮在防線後面至少二十英里。德國駕駛員的待遇特別好。他們駐在被佔領的法國,挑選不論哪個他們愛好的大別墅或供應豐盛的旅店居住。由於這樣的嬌養,在1914年,駕駛員飛行時經受的不便比危險更多。因為在寒冷氣候下發動機的油凝結到脂肪的稠度,就用不凝結的蓖麻油來代替發動機的潤滑油,這樣煙霧就從發動機裡直接噴到飛行員的臉上。吸入這種煙霧一小時,對人體的影響就和吃了幾湯匙瀉藥一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德國戰鬥機

  由三十七架陳舊的運動用飛機組成的皇家飛行隊,於1914年8月13日飛越英吉利海峽,在亞眠附近著陸。兩週後,皇家飛行隊打落了第一架敵機,象是牧童包圍一條逃跑的小公牛那樣。空軍上尉H·D·哈維—凱利,由他中隊中的兩架飛機陪同,正高飛著作例行的巡邏,看到一架德國飛機飛行在下面幾千英尺的地方。哈維—凱利使他的兩個駕駛員處於戒備狀態之後,向他的獵物俯衝。

  德國人怕野蠻的英國人撞到他,就向地面飛去。當他平飛時,瞥見哈維—凱利就在他的上面和後面。其他兩個英國駕駛員迅即領會了這個戰術,從側翼包圍德國人,迫使他著陸。這個嚇慌了的駕駛員在他的飛機還在滑跑著的時候,跳了出來,在一片樹林裡消失了。英國人把飛機燒燬後飛回基地,把這個機動動作教會他們的同伴。皇家飛行隊一再運用這種戰術對付其他敵機,直到飛機裝上機槍為止。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英國轟炸機

(二)磚塊、投箭和手槍

  1914年9月的一天,一位駕駛員認識到戰爭是殘酷的遊戲,拔出他的手槍,向一架飛過去的敵機射擊,而不是招招手。此後不久,雙座飛機的法國觀測員開始攜帶步槍,但烈風和發動機的劇烈震動,大大地損害了它們的準確性。其他觀測員帶了磚塊去扔德國的螺旋槳——甚至去扔駕駛員。有些觀測員則用一筒筒的投箭——鉛筆形的小鋼箭——武裝起來,去投擲敵機飛行員。畢竟,這些東西還是用於投箭比賽比較成功。

  試用小炸彈和手榴彈獲得有限的成功。那時還沒有投彈瞄準器,駕駛員或觀測員是在飛機邊上拿著發射物用眼睛瞄準的。沒有考慮到速度或風力影響。皇家飛行隊的調查表明,結果是令人沮喪的——為使部隊調動陷於癱瘓,曾用一百四十一顆炸彈對鐵路車站進行襲擊,只有三顆炸彈獲得成功。

  氣球觀測員用過降落傘,但飛行員和他們的觀測員沒有用過。飛機座艙太小,容納不了降落傘,也沒有人想到把飛機的座艙設計得大些,足以容納它們。如果一架損壞的飛機不能平安地滑行到地面,駕駛員往往就死在飛機殘骸裡。為了保護飛行員不受低飛敵機或地面部隊的子彈射擊,他們坐在鑄鐵的火爐蓋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德國轟炸機編隊

  隨著步槍和手槍相互射擊的日益增加,有些協約國駕駛員開始裝置機槍。因為還沒有人想出辦法來透過旋轉的螺旋槳發射子彈,機槍被裝在雙翼飛機的上翼,或裝在推進式飛機的前面,這種飛機的螺旋槳是裝在後面的。劉易斯機槍的沉重重量,往往使協約國飛機不能飛到非武裝飛機所能達到的高度。德國駕駛員不久就學會了不去理睬看不到有機槍的協約國飛機,而對於那些看上去有武器的飛機,則飛在它們的前面和上面。

  1915年2月某時,四架返航基地的德國雙座觀測機,看到一架單座法國飛機對著它們飛來。因為它沒有飛行觀測員,也看不到有武器,八個德國人在這架飛機飛近時,唯有好奇地看著它。使他們大吃一驚的是,突然透過螺旋槳迸發出黃色的火焰。第一個回合就打死一名德國駕駛員,他的飛機往下旋衝,在火焰中摔毀了。

  法國飛機稍稍機動一下,把第二架德國飛機打得爆炸起來。子彈打裂了它的燃料管路,使汽油噴向發熱的發動機,大部分易損的機身在殘骸碰到地面之前已經燃燒起來。其餘幾架飛機看夠了。它們掉轉機尾,趕快飛回基地,所講的情節受到聽者的懷疑。誰聽說過子彈會射過旋轉的螺旋槳呢!簡單的數學告訴他們,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所有機槍發射子彈的速度是一分鐘六百發。根據任何標準來計算,這樣一串子彈是不能透過一分鐘旋轉一千二百轉的雙葉螺旋槳的。



法軍戰鬥機

  以後幾周內,其他德國飛機也被颼颼地穿過法國螺旋槳的子彈擊落。不論編隊的德國飛機有多少,一見法國飛機對著它們飛來,所有飛機都急忙飛回基地。但幾周以後,戰爭的好運給德國人以青睞了。一架法國單座飛機在前線巡邏時,由於發動機爆裂和停止轉動,飛機迷失了所在的高度。駕駛員慌張起來,滑翔到敵人防線後面著陸。在他還來不及把飛機燒燬時,德國士兵向他猛撲過來。

  他是羅朗·加羅斯,戰前就以表演特技飛行的駕駛員聞名。他的飛機裝備一挺霍奇基斯機槍——由一個美國人發明——裝在座艙前面,徑直向木製螺旋槳瞄準。面向著槍口的葉片,用楔形的鋼片保護著,使打在螺旋槳上的子彈轉向。這種設計對於駕駛員幾乎象對於他的敵人一樣的危險,因為反跳的子彈會擊毀發動機或駕駛員。直到他無可奈何地著陸為止,加羅斯已經用他的新奇技術擊落了六架德國飛機。

  加羅斯的小小的莫拉內飛機,是因汽油管路阻塞而被迫降落的。這根管道弄乾淨後,用飛機載往柏林,以備參謀部軍官和從德國北部什未林飛機工廠趕來的一位青年荷蘭平民的檢查。把一件標準步兵武器,即一挺帕拉貝盧姆氣冷式機槍給了這個荷蘭人,要他在四十八小時內復演法國駕駛員的絕技。安東尼·福克被公認為那時歐洲最好的飛機設計師,但他從來沒有處理過機槍,更不要說射擊了。然而在規定時間內,福克和他的機械士試製了同步機槍,能夠射過螺旋弧而不致擊中葉片。他的發明包含一個凸輪系統,容許武器只在螺旋槳不和機槍成一直線時射擊。福克和他的助手都從未進過機械工程學校。每個問題都是靠高度的機械才智解決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德國偵察機

  福克是荷蘭籍,對於提高飛行機器的效能早就表現出顯著的才能。1910年,他在二十歲時,就製造和駕駛當時最快和最堅固的單翼飛機。他先把這架飛機獻給荷蘭軍隊,但只遭到冷遇,他然後轉向法國、英國和俄國。象在荷蘭一樣,軍事當局對福克的年輕和缺乏技術教育,比對他的飛機的固有價值要注意得多。只有德國人承認他的能力,在他們國土上為他提供生產裝置。

  1915年初,雙方都在生產專為軍用設計的新的改進的飛機。這是一個作用和反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項革新都被防禦的或進攻的發展所抵消,使新的有利條件歸於無效,不論它是一架飛得較快、較高的飛機或是一件新武器。福克E-1型單翼飛機及其同步機槍出現六個月後,德國人也以法國人的同樣方式,喪失了他們在戰術上的優勢。為了防止協約國知道福克的機槍的秘密,甚至禁止德國駕駛員飛近前線。但一位飛行員在霧中迷失方向,在協約國領土上著陸。象加羅斯那樣,他沒有來得及燒燬自己的飛機就被俘了。

  數週後,法國和英國飛機都裝備了美國發明的劉易斯氣冷式機槍,這種機槍能同步射過旋轉的螺旋槳。後來,當福克E-111型裝備雙管施龐道機槍時,德國人暫時恢復了他們的優勢。德國在飛機方面的領先,大部分歸功於福克,他在1914年和1918年間,設計了近六十種不同型式的飛機。英國人遲遲地認識了他的才能,向他書面提出,如果他到英國來為皇家飛行隊設計飛機,就送他一千萬美元,但福克直到大戰結束後才知道這件事。德國情報機關截獲了這封信,當然把它扣留了。

  如果說空戰最初未給將軍們留下深刻印象,它卻很快抓住了公眾的想象。空中力量在那時還不能成為勝利的決定因素,但它卻有軍方預見不到計程車氣價值。德國最高統帥部首先認識航空英雄能使平民群眾很高興。航空功績被突出地加以報道,報紙上的宣傳運動鼓勵民間與王牌駕駛員通訊。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空戰

  奧斯瓦爾德·伯爾克和馬克斯·伊梅爾曼都是首先吸引公眾注意力的人,隨後是比較不知名的愛德華·馮·施萊希,綽號“黑武士”,因為在一位親密戰友戰死後,他把他的阿爾巴特羅斯雙翼飛機漆成黑色。他在大戰中倖存下來,獲得了三十五次空戰勝利,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德國空軍的一位將軍。在空戰中,伯爾克打死四十個人,伊梅爾曼打死十五個人。

  協約國也產生它們的空戰英雄。法國宣揚,勒內·豐克的記錄是七十五架敵機;喬治·居內梅,五十四架;夏爾·農熱塞,四十五架;還有許多較小王牌駕駛員。但英國和加拿大的英雄不大著名,因為典型的英國人的緘默,對他們的名字不予張揚。只是在後來,英國公眾和全世界才知道他們偉大的空中戰士的名字:愛德華·曼諾克,七十三次勝利;加拿大人威廉·畢曉普,七十二次;雷蒙德·科利肖,六十次;還有一批別的戰士。

  當戰爭拖長到1916年時,雙方厭戰的人民都被新生英雄的功勳激起了熱情。1916年,報紙登載拉斐德飛行分隊美國人的混戰的篇幅,要比登載凡爾登和索姆關鍵性戰鬥——如果失利,形勢將變成於協約國不利——的篇幅多。在美國成為交戰國後,前汽車比賽者埃迪·裡肯巴克上尉(二十六次勝利)的許多傳奇,一再被人添油加醬地傳說。

  對美國工業力量的信心,使法國人和英國人振作起來,他們熱切地注視著天空,指望天空會被來自西方的飛機巨傘所遮暗。可是,當美國宣戰時,它的空中力量合計只有一百零九架飛機,大致由海軍和陸軍的訊號兵平分。每架飛機都是為訓練目的而設計的,沒有一架經受得起即使是短暫的戰鬥。

  航空的騎士風度,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始終。開頭,飛行員對他們的盟友和敵人,都同樣以騎士身份來對待。駕駛員的不成文法,可以馬克斯·伊梅爾曼舉例來說明,那時他擊傷的一個英國飛行員被強迫著陸。在附近著陸後,伊梅爾曼把他的敵手從殘骸中救了出來,並照料他的傷勢。這個英國人裡德中尉被帶往伊梅爾曼的指揮部,他在那裡所受的待遇,與其說是俘虜,不如說是客人。兩天中間,裡德和他的俘獲者一起吃飯,喝最好的法國酒。舉行了慶祝活動後,這個英國人被軟禁在為被俘飛行員準備的俘虜營的舒適營房裡。當伊梅爾曼於1916年被擊斃時,德國為之舉哀。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空戰

  並不是所有駕駛員都具有伊梅爾曼的豪俠品質。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男爵是德國最大的空中英雄,據他的日記透露,他有兩個愛好——殺人和殺動物。由於他的阿爾巴特羅斯雙翼飛機漆上深紅色,他被稱為“紅色男爵”,里希特霍芬常請假到德國森林去獵野豬和牡鹿。他還擊毀了八十架協約國飛機,打死了八十七人,這是這次大戰中任何飛行員最高的紀錄,每次勝利之後,他訂購一隻銀盃,上面刻有擊落飛機的日期和型式。

  這個二十六歲的紅色男爵,於1918年4月被擊落,英國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他的棺材由六名上尉(里希特霍芬的軍階)和一隊駕駛員護送,一個榮譽鳴槍隊向他致告別敬禮。他的滿蓋花卉的墳墓的照片和訃告,由一名英國駕駛員投扔在德國防線後方。

  把紅色男爵擊落,據稱歸功於兩個協約國人。皇家空軍歸功於加拿大人羅伊·布朗,但據澳大利亞官方歷史,里希特霍芬是由第五澳大利亞師第五十三炮兵連的地面炮火把他擊落的。

  據協約國第四等王牌駕駛員雷蒙德·科利肖——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皇家加拿大空軍的空軍副元帥——回憶,沒有比法國和比利時泥濘戰場上空戰鬥的駕駛員的表演更能吸引觀眾注意了。

  科利肖把空中敵手描繪為“跳華爾茲舞的舞伴”,閃避相互發射的子彈,他回憶道,“當雙方的駕駛員戰士表演給從下面塹壕裡向他們歡呼的步兵觀眾看時,舞臺就在雲端。當一架飛機釘住另一架飛機的尾部,華爾茲舞開始了。兩架飛機飛行的圈子越來越小,直到最後有一架飛機能向另一架飛機開炮,舞蹈才告結束。敵機駕駛員堅守住飛機不放,即使翼隔靠攏,也拒不離開,就象山羊被蛇呆住那樣,直到他被擊落。”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設計出來的最著名的機動動作,是所謂伊梅爾曼轉。駕駛員在躍升中看來好象要翻筋斗,但在頂點時卻來一個半滾,然後改平飛,向與預料相反的方向疾馳。在人名辭典、百科全書和有些軍事歷史著作中,這一機動動作被歸功於伊梅爾曼。但許多幸存的戰鬥機駕駛員聲稱,伊梅爾曼從未完成過這個機動動作。

  在這樣說的人中有科利肖。他寫道:

  “皇家飛行隊的駕駛員總知道,伊梅爾曼並沒有發明這個歸功於他的機動動作,而是著名的皇家飛行隊第六十中隊的特技表演者阿姆斯特朗於1916年設計出來的。伊梅爾曼轉開頭並不包含迅速躍升迴轉,到了環飛頂點時繼之以半滾。開頭,它用滿方向舵迅速躍升,當飛機在迴轉的頂點失速時,它向地面降落,以恢復飛行速度,在這樣做的時候飛機來了個向後轉。

  “在1918年發展的所謂伊梅爾曼轉,又被認為是皇家飛行隊的阿姆斯特朗設計出來的。1918年的說法包含在環飛的頂點來一個半滾。目的是迅速改變航向。索普威思·卡梅爾式飛機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允許在遭到攻擊時採取這種機動動作,旨在對一個敵手轉守為攻,這個敵手……那時會發現自己處於不利地位。

  “1918年的駕駛員,特別是卡梅爾中隊的美國人,把1916年所謂伊梅爾曼轉的動作和作用,同1918年在環飛頂點作半滾混淆起來,所以他們稱1918年的機動動作為‘伊梅爾曼轉。’”

  科利肖繼續寫道:

  “1916年的福克式艾因德克爾(伊梅爾曼的飛機)在結構上太脆弱,經不起在環飛頂點作半滾的機動動作。可是,更為肯定的是,福克式單翼飛機所裝的發動機,其馬力不足以擔當這個動作。

  “從趣味上來講,人們可以說,在環飛的頂點作半滾,並不是一個從事實戰的戰鬥機駕駛員為了要打亂敵人的槍炮瞄準所高興做的事情。遭到攻擊的駕駛員得到的最初警訊,往往是敵彈的響聲和衝擊。受攻擊的駕駛員會立即採取猛烈的閃避動作——往往造成頃刻的失去控制,但這可以有效地抵消敵駕駛員的瞄準。當攻擊來自背後時,從容地把機頭向下,以得到作一次環飛和半滾所必需的速度,這顯然是愚蠢的。敵駕駛員只要壓低他的機頭,並輕而易舉地跟蹤他的目標,直到它轉向上飛開始環飛為止。在遭到射擊時,需要的是瞬即採取迅速的閃避動作。”



編隊飛行

(三)齊柏林飛臨倫敦

  德國齊柏林飛船於1915年1月開始空襲倫敦,但只取得零星的戰果。它們的任務是飛臨英國大城市和投彈,企圖迫使政府把部隊和武器撤離法國,以保衛英國。倫敦在5月31日夜間,遭到林納茨上尉指揮的LZ—38飛船的第一次轟炸。探照燈不能照到飛很高的飛船。德國炸彈使七人喪生和三十人受傷,還破壞了一些住宅區和商業區的建築物。林納茨證明是一個說到做到的人。在前一次進攻中,他沒有能夠飛到首都,襲擊者丟下了一張紙片警告說:“你們英國人。我們已經來過,而且還要再來。不投降就是死。德國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齊柏林飛艇

  這個時期被稱為“齊柏林大恐慌”。可是,德國人所指望的這種恐懼,由於和二十五年後同樣的原因,在1915年也失敗了:英國人這個民族,是不會發生恐慌的。而況齊柏林飛船的施虐能力,被它們固有的不利條件所抵消:齊柏林飛船隻能在最有利的天氣飛行。而且,德國最高統帥部認為,他們的比飛機飛得高的齊柏林飛船,是英國戰鬥機攻擊不到的。實際上,這些“超級武器”完全是沒有防禦能力的。追擊飛機不可能達到硬式飛船的高度,但在巨大的飛船能高飛到安全的高度之前,它們能夠輕易地用燃燒彈把它打得滿是窟窿。一點火星碰到了非常易燃的氫氣,就會使飛船變成地獄,連鋁製框架都要熔化。

  大飛船還不能在大風中維持穩定。十一艘齊柏林飛船於10月20日夜間飛往倫敦,有三艘一去不返。強風使它們毀滅了。一艘飛船丟下炸彈未獲效果,被吹往法國,在那裡被高射兵器的火力打落。另一艘在皮卡迪利廣場丟了一顆炸彈後,也被吹得失去控制,在法國南部摔毀。第三艘被陣風颳過法國森林,切斷了前吊艙及其乘員。然後它被吹往高空,最後看到它在地中海上空失去了控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最初對齊柏林飛船的防禦表明,英國當局沒有對它們予以重視。原來的高射兵器都是向上瞄準的步槍和機槍,沒有人相信一架裝備機槍的飛機能消滅這個空中巨物。戰術是在反覆試驗中發展的。曾企圖飛到齊柏林飛船上面投擲小炸彈,但這些炸彈往往滾離了飛船。

  英國情報機關在戰前從未去了解齊柏林飛船是如何建造的。倫敦被炸後的某些時候,英國人根據沒有邏輯的理由,認為每艘齊柏林飛船在外層和內層之間有厚厚一層惰性氣體,也許是氮氣,因此可以耐火。當他們最初的轟炸嘗試未能使飛船爆炸時,他們又感到迷惑了。後來,進攻飛機裝備了十六磅有尖叉的燃燒彈,結果就不同了。同時,有人發明了燃燒(機槍)彈,許多飛抵倫敦的齊柏林飛船就此一去不返。一艘艘飛船象燃燒著的柴堆那樣落下去了。

  中尉利夫·魯賓遜在埃塞克斯上空看到第一艘齊柏林飛船的被擊落,他的兩挺機槍都裝有開花彈和燃燒彈。當飛船浮在厚厚的雲層下面觀察目標地區時,魯賓遜飛在上面,沿著船身扣兩挺機槍的扳機。飛船在一片火焰中垂直落向地面。由於這一功勳,魯賓遜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這一週終了前,L—32飛船又被F·索厄裡中尉以同樣方式擊落,得分增加了。第三艘飛船L—33,同時同時成為飛機和地面高射炮火力的目標。飛船不可思議地沒有燃燒,帶著微傷著陸了。

  英國空軍首腦決定最好的防禦是進攻,派出幾架飛機到齊柏林的國內基地去消滅它們,其中一個基地位於比利時的埃維爾。中尉J.P·威爾遜和J.S·米爾斯駕了法曼式飛機,剛好在黎明前到達齊柏林根據地,在這個地區盤旋以等待有了足夠的光線去轟炸機庫。地面部隊認為它們都是友機,不射擊它們。當最初的日光勾出長長的棚廠的輪廓時,兩個駕駛員都在二千英尺高度。威爾遜用眼睛瞄準,向這個建築物的中心扔了三顆六十五磅的高爆炸彈。然後米爾斯把火力對準目標,但被高射火力牽制住了。他升高到五千英尺,徑向他的夥伴轟炸升起的煙柱飛去,丟了四顆二十磅的炸彈。一陣眩目的閃光照亮了地面,棚廠裡被擊中的齊柏林飛船,碎成一堆不成形狀的金屬。被擊中的飛船是L-38,它的指揮官曾於幾周前在英國留下了他的拜訪名片。

  當威爾遜和米爾斯在炸燬L-38時,另一位駕駛員雷金納德·沃內福德中尉負有破壞比利時的第二個齊柏林基地的使命。沃內福德於6月7日午夜飛近奧斯坦德,使他驚異地眨眼睛。一艘齊柏林飛船徐徐地在前面巡航。這艘新L-37正在進行夜間試驗,一批從齊柏林飛船工廠來的工程師和設計師,都登上飛船檢查技術上的細節。五百二十一英尺長的飛船由二十八位乘員運轉,飛船的浮起靠充了九十五萬三千立方英尺氫氣的十八個副氣囊。駐守在每座發動機吊艙內的機槍手不使沃內福德接近,有幾粒子彈打穿了他的飛機的不重要部位。

  半小時後,他偷偷地飛在“齊柏林飛船後面,但比它高得多”,後來沃內福德在他的飛行日誌上寫道,“那時高度到了一萬四千英尺,關閉了我的發動機,向它的上面下降。當接近……七千英尺時,我丟下我的炸彈(六顆二十磅的燃燒彈),在丟最後一顆時,一陣爆炸把我的飛機舉了起來,翻了個身。”著火的飛船摔毀在根特附近的女修道院,死了兩個修女。齊柏林飛船的乘員,除一人外,統統死了。

  沃內福德被迫在敵人防線後面著陸,他決定沒有出現德國人就不燒燬飛機。檢查了飛機,發現發動機只有一根汽油管折斷了。他趕快用自己香菸嘴上的金屬包頭,臨時湊成一個接頭。一個人靠轉動螺旋槳來開動發動機不是容易的,因為發動機沒有空轉的速度———只有斷斷續續地轉。在飛機轟鳴著起飛之前,一個單幹的駕駛員必須以極大的敏捷躍進座艙,但沃納福德都對付過去了,安全回到國內。英國感激地授予他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可是十天後,當他從一架新的法曼式雙翼飛機的座艙裡被丟擲來時,摔死了,那時安全帶仍然很少。

  轟炸倫敦的最後一艘齊柏林飛船是L—31,由德國最使人害怕的襲擊者、機長海因裡希·馬蒂中尉指揮。W.J.坦佩斯特中尉在一萬四千五百英尺高度時,看到飛船在十五英里外陷入十二道強光探照燈閃光的包圍中。為了飛到他的目標那裡,坦佩斯特得飛過“一片爆炸炮火的真正的地獄”。在他離開目標只有五英里時,向油箱供應氣壓的機械燃油泵停止轉動了。這位駕駛員改用緊急備用的手力唧筒,這在一萬五千英尺高空是需要巨大的努力的。(那時在空氣稀薄的高度還沒有氧氣系統來支援飛行員。)

  這位駕駛員全憑決心,繼續用手打氣直到他飛進射程,但齊柏林飛船剛剛投棄了它的炸彈,飛得很快。坦佩斯特盡他的餘力“給我的油箱以極大的抽動,對飛船筆直俯衝,射出一陣炮火……在我進入射程的時候。當我從它的下面飛過時,我又射出一陣炮火,然後使我的飛機傾斜飛行,在飛船的尾部下面佔了位置,沿著飛船下層拼命地把子彈向它打過去。當我正在掃射時,我注意到飛船內部開始變成紅色,象一盞巨大的中國燈籠。我已經使飛船燃燒起來。它噴出火焰有二百英尺左右,停了下來,在我來得及避開之前,發出呼嘯聲直對我衝下來。我竭盡全力垂直俯衝,齊柏林飛船隨著我猛闖過來”。坦佩斯特“設法盤旋避開,那時飛船象火爐一樣轟鳴著,從我旁邊掠過”。當L-31在一叢火花中墜地時,他把飛機作水平飛行,在空中注視著它。

  到1916年10月,德國最高統帥部認識到,飛船戰是無效的。在十八個月中,只進行了五十一次襲擊,在此期間投下了一百九十六噸炸彈,炸死了五百五十七人,傷了近一千三百六十人——在人力和物力嚴重不足時期,付出這樣巨大的代價簡直是不值得的。估計有八十般飛船被毀於協約國的炮火和暴風。在報酬遞減法則對齊柏林飛船襲擊生效之前很久,柏林戰略家已在制訂計劃,製造比空氣還重的轟炸機了。

  倫敦是德國喜歡轟炸的目標。除由於倫敦是帝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外,還因為它是武裝部隊的重要中心。到1917年6月,德國人已經有足夠的新轟炸機來恢復轟炸襲擊了。戈塔式飛機是當時的巨型飛機,可載一個駕駛員和兩個炮手,其中一個兼任投彈手。它的翼展近七十八英尺,機身長四十一英尺。它由兩具二百六十匹馬力的發動機發動,能載運半噸炸彈飛到一萬二千英尺的高度。

  十四架轟炸機飛離比利時根特基地,編成菱形隊形,飛往有一百七十五英里航程的倫敦。在中午的明朗陽光下,它們投下了炸彈,造成近六百人的死傷。約有九十五架驅逐機起飛,但已卸重擔的戈塔機迅速獲得高度和速度,逃之夭夭。可是,這個宏大戰略又一次弄巧成拙。企圖迫使英國撤出大陸保衛倫敦,最後差一點造成德國空軍的災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戰役——第十六章:空戰

  由於連續襲擊,飛機的損失增加了,最後迫使德國人停止所有的白晝轟炸。改進了的驅逐機和更有力的高射炮,使戈塔機飛得這樣高,以致轟炸又回覆到早期的丟了就跑。接著英國人制造了四架大轟炸機,即漢德利·佩奇O/100,以資報復。他們的飛機和建造是拼命保密的;但1917年1月飛往法國的第一架飛機,原封未動地在一個德國機場著陸。駕駛員犯了航行上的錯誤。

  到停戰日,已有五十多架飛機襲擊倫敦,投下七十三噸炸彈,炸死了差不多八百六十人,傷了二千零六十人。雖然英國人為擊退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他們在法國的兵力,但德國也幾乎沒有得到好處。英國人變得更加決心打到底了,並且認識到建立一個空軍部的必要。直到那時為止,空軍有兩個獨立的部分,由沒有執行權的空軍委員會指導。空軍元帥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反對建立一個獨立單位,擔心“空軍部會用不切實際的理論來進行管理”。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沒有扮演主要角色,可是,它在以後的戰爭中引進了決定性的立體戰爭。 (未完待續)

分類: 娛樂
時間: 2021-12-14

相關文章

拋棄富豪前夫,嫁給淨身出戶的張國立,鄧婕如今過得怎樣?

拋棄富豪前夫,嫁給淨身出戶的張國立,鄧婕如今過得怎樣?
提到鄧婕也許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都是王熙鳳這個角色,鄧婕也因為出演<紅樓夢>裡王熙鳳一角一炮成名,後來也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演員. 作為一個辣妹子,鄧婕與飾演的角色王熙鳳的確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

6位不生孩子的女星,選擇丁克她們是否後悔過?

6位不生孩子的女星,選擇丁克她們是否後悔過?
明星中,不生孩子的夫妻還真不少.她們或者本來結婚就晚,或者都有過幾次婚姻,或者本意就是不想要孩子.那麼,時過多年,她們的內心是怎麼樣的呢,有沒有後悔呢. 因為被光鮮亮麗籠罩,這些明星們往往在年輕的時候 ...

25年過去,《笑傲江湖》演員現狀,有人直播,有人出家,有人離世

25年過去,《笑傲江湖》演員現狀,有人直播,有人出家,有人離世
與83版<射鵰英雄傳>.古天樂版<神鵰俠侶>一樣,呂頌賢版<笑傲江湖>也被稱為最經典的一版.無論是劇情改編,還是演員的選擇都最為貼切,將笑傲江湖的豪情與陰暗展現得淋 ...

張國立:拋棄糟糠妻,簽署不生育子女,迎娶心上人

張國立:拋棄糟糠妻,簽署不生育子女,迎娶心上人
一提起張國立,大家會最先想到的是"皇帝專業戶", 他在<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將體恤百姓,勵志治國的的皇帝演繹得淋漓盡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國立作為演藝圈內的老戲骨 ...

“老實人”王迅:拋棄糟糠妻,娶小18歲嬌妻,前妻去世被罵上熱搜

“老實人”王迅:拋棄糟糠妻,娶小18歲嬌妻,前妻去世被罵上熱搜
曾經國民綜藝<極限挑戰>可以和同期的<跑男>一較高下, 不僅有呆萌的小鮮肉張藝興,還有壞叔叔孫紅雷和黃渤, 那時的羅志祥人設還沒有崩塌,黃磊每每都能猜中節目組的套路. 如今的' ...

16年過去了,那個說要幫傅彪養兒子的葛優,履行承諾了嗎?

16年過去了,那個說要幫傅彪養兒子的葛優,履行承諾了嗎?
文 | 一十七 編輯 | 嘈坊 他曾是馮氏喜劇的御用綠葉,也是葛大爺的金牌搭檔. 他一生出演配角無數,和老戲骨張國立是多年老友,丁志誠.李晨和張涵予當紅前受了他不少照顧,演員王勁松,更是一提起他就掉眼 ...

張國立的御用搭檔,三德子帶超模嬌妻回深山養雞,法印後來怎樣了

張國立的御用搭檔,三德子帶超模嬌妻回深山養雞,法印後來怎樣了
大家還記得<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三德子"和"法印"嗎?24年前,他們是張國立的兩位御用搭檔. 如今,張國立已經成為一位德藝雙馨的老戲骨,而&quo ...

金無怠:在美潛伏40年,差點成中情局二把手,被叛徒出賣慘死

金無怠:在美潛伏40年,差點成中情局二把手,被叛徒出賣慘死
1985年,美國中情局接到一個陌生人的電話,直言要和局長通話,有機密情報相告. 美中情局不敢大意,立刻通知局長,在局長和神秘人互相試探一番後,神秘人才道出他是中國情報部門的俞某,之前負責對美國方面的工 ...

每30秒出生一個缺陷兒,高齡女性生育“緊箍咒”怎麼破解?優生優育的建議在這裡

每30秒出生一個缺陷兒,高齡女性生育“緊箍咒”怎麼破解?優生優育的建議在這裡
[每30秒出生一個缺陷兒,高齡女性生育"緊箍咒"怎麼破解?優生優育的建議在這裡!] 一般來說,35歲以上的婦女妊娠為高齡孕婦.這個年齡段的女性的生育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超過45 ...

金庸前妻朱玫:事業上的女強人,婚姻中的失意者,生四孩敗給小三

金庸前妻朱玫:事業上的女強人,婚姻中的失意者,生四孩敗給小三
1998年11月8日,香港灣仔律敦治醫院裡,一位63歲的大媽在孤獨和困苦中走完了後半生,她的名字叫朱玫. 這並不是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但她的前夫卻是金庸--華語世界無人不識的武俠作家.朱玫是金庸的第二 ...

嚴懲不貸!張國立夫婦代言翻車牽扯“命案”,老百姓深受其害

嚴懲不貸!張國立夫婦代言翻車牽扯“命案”,老百姓深受其害
如今娛樂圈的大瓜層出不窮,明星們的天價片酬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們拍一部劇掙的錢,可能是普通打工人不吃不喝幾輩子都掙不來的,但娛樂圈中最應該整治的,並不是明星們的片酬而是他們的代言,這到底是怎麼回 ...

7位“丁克女性”比慘實錄:被拋棄、當後媽、出家、當寡婦!誰苦

7位“丁克女性”比慘實錄:被拋棄、當後媽、出家、當寡婦!誰苦
隨著這幾年"丁克家庭"遭遇大面積翻車,"丁克"這個話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討論. 說到底,"丁克模式"和所有婚姻家庭一樣,是夫妻倆尋求人生 ...

交際女王鄧文迪的“社交手段”

交際女王鄧文迪的“社交手段”
有這麼一種女人,外貌並不出眾,但是卻非常會討男人歡心,輕而易舉就能把人拿捏得死死的. 並且運用自己摸索而來的"社交手段",讓一眾富豪們為其傾倒. 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有著&quo ...

二婚嫁得良人的10位女星,最久已相愛38年,再婚時年齡最大者50歲

二婚嫁得良人的10位女星,最久已相愛38年,再婚時年齡最大者50歲
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鍾曉芹曾說過一句"都想避風,誰當港啊",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也讓大家對婚姻有了更理性的審視. 但其實,現實生活中憧憬婚姻的女人,比例卻遠遠要大於 ...

用36年成就徐克,63歲被離婚,施南生:我比徐克精彩

用36年成就徐克,63歲被離婚,施南生:我比徐克精彩
<長津湖>的成功,讓觀眾再次折服於"鬼才"徐克的才華. 一如既往地,前妻施南生是電影的製片人之一,縱然已經離婚,施南生依然支援著徐克,她說她們的關係如同手足. 金庸曾經 ...

8對撞名的異性明星,誰不紅誰尷尬,有人互幫互助,有人悄然改名

8對撞名的異性明星,誰不紅誰尷尬,有人互幫互助,有人悄然改名
生活中撞名的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兩個字的.在相對來說比較小的娛樂圈,同名的也不少,有的後輩為了沾前輩的光還故意取一樣的名字. 同性之間撞名不足為奇,異性之間撞名就有意思了.上個月有位叫畢文鵬的男網友結 ...

娛樂圈中6位星二代,有人成父母的驕傲,有人是爛泥扶不上牆

娛樂圈中6位星二代,有人成父母的驕傲,有人是爛泥扶不上牆
娛樂圈中的明星們大都光鮮亮麗,歷來都是十分受人矚目的群體,吸引大眾的不光是他們的作品,也包括他們的私生活. 在各行各業中,都有子承父業的傳統,演藝界也不例外,很多人選擇了與父母相同的道路,走上演藝之路 ...

從“世界冠軍”到“豪門闊太”,伏明霞的反轉人生

從“世界冠軍”到“豪門闊太”,伏明霞的反轉人生
文/下凡 1992年, 巴塞羅那奧運跳水賽的賽場上, 中國選手伏明霞以五十分的巨大優勢, 將一眾世界名將遠遠地甩在身後, 拿下了這屆奧運會10米跳臺的冠軍. 當然, 除了伏明霞四次斬獲奧運會冠軍的輝煌 ...

從工廠女工到流量明星,草根女孩楊超越是如何改天換命的?

從工廠女工到流量明星,草根女孩楊超越是如何改天換命的?
窮人家的女孩進娛樂圈還有沒有機會? 看楊超越就知道了. 雖然楊超越是個個例,但還是給普通女孩們燃起了那麼一點點的希望. 不得不說,楊超越在娛樂圈,就是一個奇特的存在. 雖然什麼都不會,但這兩年的選秀節 ...

他倆因《廬山戀》而一戀成名,張瑜至今單身,郭凱敏終獲幸福

他倆因《廬山戀》而一戀成名,張瑜至今單身,郭凱敏終獲幸福
郭凱敏再上廬山,不老"男神"引燃觀眾激情. "七一"前夕,<廬山戀>電影男神,郭凱敏再次回到廬山. 郭凱敏重遊廬山經典景點,助力廬山打造愛情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