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故事,估計大家都聽說過。英雄的事蹟廣為流傳,英雄的精神更是一代接一代的延續。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就湧現許多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陶少文就是其中之一。
陶少文出生於雲南,是一名苗族小夥子。他入伍前一直崇拜董存瑞,非常想成為一名英勇的解放軍戰士,但是母親怕他吃不了苦不肯同意,面對母親的不理解,他苦苦懇求,終於在第七次懇求後,母親被其打動,同意其參軍。陶少文入伍後,被分配到尖子班當機槍射手。
少年心懷報國壯志,為了不辜負組織的信任,他每天都刻苦的訓練自己的射擊技術,每次射擊成績都在良好以上,他的爆破技術也比較熟練,連裡就讓他當班、排的爆破小教員。而領導為了給他分配更加艱鉅的任務,決定先讓他下炊事班餵豬,來鍛鍊他的毅力。陶少文沒有任何猶豫,迅速投入到了新的任務中去,30頭豬在他的餵養下,個個膘肥體壯,連上很是滿意。
隨著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暗中支援越南對中國進行敵對行為,在我國邊境地區(中越邊境)不斷遭受越南士兵的挑釁與入侵,百姓苦不堪言,我軍於1978年底開始頻繁往中越邊境進行軍隊調動。
不久,於1979年2月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因此陶少文獲得了上前線的機會,參加對越反擊戰。他們班接到的任務是攻打木桑地區的某高地,陶少文身為副班長,帶頭衝鋒,把越軍打的節節敗退,只能龜縮到一個狹窄的碉堡裡負隅頑抗。這個碉堡四面有孔,而且彈藥充足,背水一戰的越軍頓時來了精神,不斷的開槍掃射,我軍的幾次衝鋒都被打了回來。
而我軍的爆破筒打不到這座碉堡,戰士們氣憤不已。這時,陶少文站了出來,他向班長請示,自己帶著爆破筒前去炸掉碉堡,得到了班長的批准。他揹著衝鋒槍和爆破筒衝了上去,繞到地堡的右後側,把爆破筒從敵人的機槍射孔裡插了進去。可是剛塞進去,敵人就用力推了出來,眼見時機一點點流逝,陶少文也急出了汗。
在緊要關頭,陶少文想起了自己的偶像董存瑞,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裡誕生了。他用雙手死死地握住爆破筒,並且依靠自己的身軀牢牢頂住,敵人用盡了力氣也推不出來。正在大家不知陶少文有何打算時,他向戰友們揮舞了進攻的手勢,然後拉響了爆破筒,用自己23歲的身軀,炸燬了敵人最後一個碉堡,幫助部隊贏得了勝利。陶少文犧牲後,邊防部隊為他追記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英雄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不應忘記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是英雄們曾用生命守護的,他們永遠值得我們緬懷與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