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內,知網都是學術權威的代表,但現在,知網的壟斷地位,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行為和影響,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詬病。天下苦知網久也?對於知網的抱怨,已經是延續很多年的話題了。知網的壟斷地位,讓教育界、學術界怨聲載道。
知網是國內最大的知識資料庫,具有壟斷地位,只要學歷到本科階段,每個學子都需要用知網查文獻,論文查重。知網已成為教育領域不可避免用到的基礎工具。雖然國內也有其他知識資料庫,但網站資源、權威性和知網差距巨大,根本不在一個水平。
一個付費平臺,又有行業壟斷地位,它提供的服務還是無數人繞不過的剛需,那它可做的事,可賺的錢就多了。
近年來,兩件事讓知網推上輿論中心。一次是演員翟天臨直播時,有人提到“知網”,他反問到“知網是個什麼東西”,作為一個有博士學位的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引來了網上對其學歷造假的質疑。事件的結果是,北大取消對翟天臨博士後錄取,北京電影學院收回他的博士學位,翟天臨也成為汙點藝人,被動離開演藝圈。
其次,就是最近的中南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老師維權事件,趙教授發現,自己有160多篇文章未經本人同意,就被知網收錄,包括自己本人在內都需要付費才能下載,他卻沒收到來自知網的任何稿費。於是,從2013年起,趙教授就透過法律途徑維權,案件勝訴,獲得了70萬賠償。
但事情到此並沒結束,知網在敗訴後,將趙教授的文章全部下架不再收錄。知網作為國內最權威的知識資料庫,個人的文章有沒有被知網收錄,已經成了一種評價標準。被知網收錄,就能在最廣範圍內傳播該文章,增加作者影響力。知網下架別人文章這種事,肯定會對作者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很明顯,知網下架文章這事,有打擊報復懸疑。知網也再次被推上輿論風口,受到前所未有的指責。關於其收費過高,也被很多人抱怨。
知網始建於1999年,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在國家各部門支援下發展起來,到今天,已經是國內收錄論文最多,最具有權威的平臺,成為教育、文化、傳媒領域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它的收費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很多機構和個人的負擔,從而不能便利使用它。知網作為如此重要的基礎工具,這般高昂的收費顯然不合理。
知網的內容來源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相關學術期刊,其二是高校的畢業論文。而客戶群體主要包括個人和高校組織。靠著壟斷,知網收費年年漲價,年漲幅高達20%,平臺年營收超11億。而論文作者卻只能從平臺收到很少的稿費,甚至沒有。知網每年花一兩千就能獲得一個期刊內容收錄許可權,這麼少的錢如果再由期刊分給作者,則完全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對國民如此重要的平臺,其規範合理執行,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應該加強對其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