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不斷有人關心,據說倪光南院士也關心過。我關心這個問題,源於我做中國和全球產業結構的比較時,找出163個產業老大和第2-4名的全球領軍企業。因為用的是上市公司的資料,以全球89個股票市場、178個國家的57000多個企業資料為基礎,華為不在此中。根據市值佔0.5,營收和淨利各佔0.25的加權計算方法,我們排出全球163個產業排名前四的652家領軍企業和其中的163家老大企業。美國有領軍企業252家,產業老大73家;中國有領軍企業126家,產業老大23家;日本有領軍企業71家,產業老大19家。中美日的全球產業領軍企業數量和產業老大企業數量都佔全球總量的70%。
在中國產業裡,甚至在全球產業裡,如果沒有華為,有所缺憾,而華為公司參照上市公司的標準,每年釋出財務年報,因此,應該將華為列入產業領軍企業範圍。接下來有兩個問題:一、華為列入哪個產業;二、華為的市值如何計算。我詢問過華為人,現在有ICT產業之通稱,即資訊與通訊技術產業,因為資訊產業與通訊產業正在融合,但是ICT是一個通俗說法,既涵蓋面太大也不標準。在GICS(全球產業分類標準)/WIND分類中,華為可以屬於電腦硬體或通訊裝置產業,據說華為內部分別對標蘋果、三星和思科公司。在證券市場上,蘋果和三星分類在電腦硬體產業,思科分類在通訊裝置產業。從華為的出生和現在的業務構成看,更應該算是通訊裝置產業。
關於華為的市值估算,有三個可比的計算方法,一是將三個對標公司的PE取平均值為24.67;二是將通訊裝置產業的四個全球產業領軍企業(思科、高通、小米、愛立信)的PE取平均值為25.5;三是將通訊裝置產業的中國前三名(小米、中興、比亞迪)企業的PE取平均值為26。這三種演算法的平均值為25.39。因此,計算出華為的市值為2518億美元,按照1:6.5的匯率換算為16367億人民幣。如此,與上市公司中全球通訊裝置產業老大思科相比,2020年末,華為與思科在市值、營收、淨利三個指標的對比分別為:2518億美元vs1891億美元;1367億美元vs493億美元;99.16億美元vs112億美元。按照我們的加權計算方法,華為排名全球第一,思科排名全球第二。即使按照PE為20倍計算,華為的市值為1980億美元,也高於思科的市值,華為的利潤與思科的相差不大,而銷售收入大大高於思科。因此,在通訊裝置產業內華為的地位高於思科似乎是明顯的。如果把華為算為電腦硬體產業,則會排名在蘋果和三星之後的第三名。
華為的地位還在於,它也是全球少有的綜合優秀企業。全球的市值、營收、淨利都超過百億美元的上市企業只有50家,中國有13家,若去除8家金融產業的上市企業(中國這個現象太特殊)則只有5家企業:騰訊、阿里、華為、中國建築、中國移動。少一家就少了百分之二十。
加了華為,中國的全球產業老大企業數量為24家,美國為72家。中美比例為1:3。不斷說這一句話:國家強大的基礎在經濟,經濟強大的基礎在產業,產業強大的基礎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