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最後一週,不太忙,就在下午加個瑜伽練習,比平時的放鬆體式和冥想多了幾個跳牆。等我滿意地結束練習時,發現已經快2個小時了。
OMG,時間過得好快,我只是在墊子上玩耍了一會兒,感覺還有很多嘗試沒來得及做。看來,下午的練習是非常愉悅的,我已然陶醉其中。
先來說跳牆,這是12月突然迸發的想法,想試試看自己如今是幾斤幾兩。試過才知道,原來自己還是之前那個大棒槌,依舊跳不上去。好吧,跳不上去,就繼續練習,只是每次我會注重熱身,無論是用拜日式AB,還是幾個vinyasa串聯。畢竟,雙臂撐地,要先把手臂和肩膀的力量啟用。
今天選擇的是五遍拜日式A和三遍拜日式B,外加肘板支撐。做完後,身體是熱了,但內心有點涼涼。原來,我對跳牆還是有恐懼的,那更要練習了,直面恐懼,看看自己何時能克服。
擺好手的位置,讓身體做好準備,跳吧。我不會忘記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的!”不然,我估計自己一輩子也跳不上去。跳過幾次後,呼吸還是一貫地急促,我發現後腰離牆很遠,那種上牆的感覺完全沒有,同時手臂竟然在起跳瞬間會彎曲,這怎麼行?
趁著嬰兒式放鬆,我又回憶了跳牆的要領,繼續再戰。不過,我單獨加了2個直腿單腿跳牆,我知道自己上不去,或者說我害怕自己跳上去。靠牆手倒立,雙腿伸直到牆上,只靠雙臂支撐,這想想就恐怖,但用這樣的方式,我似乎能找到肩膀啟動的感覺。
重新回到跳牆時,輕盈了一些。跳到最後,雖然我還是沒成功,但我想得開,只要肩膀有感覺就好,只用雙臂支撐身體的那種感覺,我偶爾還是能體會到。就這樣,不拋棄不放棄,終有一天會上牆的。
我突然想起有位老師說她練習頭倒立時,都是挨牆做的。想到我的頭倒立,身體總是伸不直,那我也試試完全靠牆練。然後,我有點傻眼了,手確定已經抵到牆根了,怎麼雙腿離地之後,臀部就無法貼牆呢?怎麼努力都無果?我試著把雙腿伸直向上,但身體的部位依舊沒碰牆。這是怎麼回事?明明堅實的牆壁就在我身後,但我卻不敢往後靠,一點兒都不敢,膽子小這個弱點,簡直暴露無遺。
面對各種倒立,說我自己膽子小,還是好聽。若細想,就是怕死。起初,我會試圖掙巴狡辯一番,但若誠實地面對自己,可能就是怕死,其他的理由無非都是藉口。就像在遊樂園裡,我對過山車那類專案避而遠之,也是同樣的原因。我猜,那些喜歡各種過山車的朋友們,是不是做起倒立來更為順手呢?
本該進入到常規放鬆體式,我又欠欠地在牆邊試了下後彎。起因是下午讀了一篇站立輪的文章,講了一些練習方法,我就莫名其妙地想試試。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此高難度的體式,我既沒好好熱身,也沒有好的身體底子,我這是哪裡來的勇氣?我不是一貫小心謹慎嗎?怎麼還會做這種頭腦發熱的事兒?
也許是好奇害死貓,我雖然不會使勁硬凹,只會量力而行地淺嘗輒止,但後彎時,感覺左邊腰部不太舒服。內心冒出一句,這下老實了,自食其果。
仰臥束角式算我最喜歡的瑜伽體式,只是躺在抱枕上,呼吸就能慢慢平穩下來,變得慢且深長,而肩膀處更為神奇,胸腔會逐漸被開啟,肩胛骨更多貼近身體裡,肩膀會變得輕鬆起來。有時,我會睡著,更多時候,我是醒著的,在心中默唸Yam,心輪的種子音,期待著啟用心輪的能量。
椅子上的肩倒立,我每次都是數自己的呼吸次數,呼吸會變短,數數也會變快。提醒自己,感受肩膀的開啟,雙腿收緊,蹬向遠方。當腿痠爽過後,放鬆時就很舒服。每次做肩倒立都有點微微發熱,放鬆時,有點累了,迷迷糊糊的,從內在感受著身體。我不覺得自己睡著了,腦海中似乎浮現出了某種畫面,有一座山,山上有雕刻的佛像,神奇的!我正要一探究竟,鈴聲響了。
最後是Kriya Yoga到冥想,坐了30分鐘。我沒有專門計時,就是看自己內心和身體狀況而定。我發現,自己安靜坐著的時間似乎慢慢延長了,但半小時左右時,腿部會有酸痠麻麻的感覺,那時意識就有點難集中。有機會,我要設定個鬧鐘,從半小時開始往上累計,我總是要突破腿麻的尷尬境地。
其實,我每次練習完,都會簡要記錄一下練習感受和感想,沒想到今天的思想活動如此豐富,足以寫成一篇“流水賬”,供瑜伽練習者們參考。希望它是有趣的,也能給您一些啟示,或者在您的心上有一次輕輕地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