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是造物者,微信這個被營造出來的「環境」非常成功。最重要的是,身處其中的我們已經慢慢意識不到這個「環境」是人為創造的,當成世界理所應當的一部分,就這樣接受了"
撰文 | 翟文婷
微信11年,公開課7年。
每年的公開課,是微信闡述產品理念的一次視窗。大家最期待的是張小龍的演說,他曾4次登臺講述,2次影片,1次直播。今年,他沒有出現。
不論是張小龍本人還是各個板塊業務負責人,所講的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宏大敘事,而是著眼於具體,甚至一個功能的細微處,且每年都有新變化。
對於一個擁有11年曆史的產品,還能將重點聚焦在實處,而不是沉迷於概念,側面說明,微信對普通人現實世界的影響力,不僅沒有減退,反而在加深。
張小龍曾說,改變使用者習慣很難,但過去11年的結果告訴我們,微信在某些方面是重塑了我們生活方式。
比如,打電話。
過去我們抄起手機,撥出號碼,放在耳邊,等待對方接聽。誰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溝通節奏和方式。而且大家會不自覺將不同溝通方式的緊急程度做出排序:電話比簡訊緊急,郵件其次。
張小龍流露過個人的喜惡,他認為電話這種沒有經過預約的溝通,是一種騷擾的、強行中斷的行為,讓人不那麼舒服。因為大家預設,電話響了就要接。
他想過做一種新的設計,電話必須經過對方同意才能打。考慮到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影片電話曾經需要經過對方某種程度的認可,比如10分鐘之內,對方給你發過訊息(表示他有空),並且你們正在聯絡,你才可以撥號過去。
他說,「這種考慮對於我們來說雖然也是一種冒險,但卻是挺有價值的冒險。這裡也包含了一個難以理解的技術上的好處。」
我們後來沒有接受微信的這種設計,但是群體自發進行了一種行為演化。
工作場景中,如果希望跟對方進行通話,不再是抄起手機就撥號,而是先在微信中詢問對方「你現在方便通話嗎?」得到對方肯定的回答,或者雙方預約一個彼此認可的時間,通話才會發生。相比之前,每個人對自己的溝通方式和節奏,都更有掌控力和自主性。
再比如,支付。
以前,錢包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材質、款式,都會成為我們購買的重要參考指標。皮夾甚至被當成禮物,互相贈送。但是現在,錢包卻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因為我們使用現金的場合越來越少。出門可以不帶錢包,但是不能沒有手機。過去這是年輕人的行為,現在也是老年人的常態。
我已經想不起來,現金淡出視線的明確時間點,這種變化是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的。只是有一天,我意識到,可以不揹包,拿起手機就出門。走在街上,穿過地鐵站,很多像我一樣肩上沒有負重的女生。與之相伴隨的是,大家開始偏愛那些有大兜的衣服。
支付寶和微信都是移動支付浪潮的獲益者,但顯然,微信支付更容易被喚起。
付款的時候,店家通常會這麼詢問,「微信還是支付寶?」他們沒有偏向。但對使用者來說,這時候可能正在聊天介面,不必二次喚醒新的APP,很自然地就完成付款。
支付的延伸效應是消費方式。肉眼可見的一個現象是,老年人網購愈演愈烈。我的父母已經習慣在拼多多買菜、買衣服,甚至買傢俱。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因為他們學會了移動支付。
微信還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我們越來越依賴朋友圈去了解朋友的動態和近況。如果一個長時間不發朋友圈,我們會猜測,他遭遇了什麼。
你可能想象不到,從推出到現在,每天瀏覽朋友圈的人數一直在增長。2019年張小龍公佈的一組數字是,「每天有7.5億人點進朋友圈,平均一個人要看十幾次,每天使用者瀏覽總量是100億次」。
還有一個數據能側面說明朋友圈的影響力,公眾號大約80%的閱讀來自朋友圈。這也說明分享的重要性。
朋友圈的本質是什麼?張小龍把它定義成「一個廣場」。
你每天花半小時在廣場溜達一圈,豎起耳朵,聽聽別人在討論什麼。看到感興趣或跟你相關的,停下腳步打個招呼或插上一嘴。
從這個角度講,朋友圈是提高了我們的社交效率。很多弱關係,不需要我們耗費太多成本,主動聯絡,尋找話題,朋友圈點個贊,評論互動足矣。
但朋友圈的存在也是一種人設的構建和強化,它是每個人希望別人知道且認可的東西。張小龍對溝通的定義是,「把自己的人設強加給對方的過程。」
所以,有時候朋友圈也增加了我們全面瞭解一個人的難度和成本。我們不知道,一個人在朋友圈更真實,還是現實中更本我。
作為一名自媒體從業者,其實我還想說,微信帶給社會最大的變化是,豐富了創造價值的工具和載體。
公眾號、影片號和小程式,每個產品的亮相,都讓物質和精神消費的供給側帶來革命性變化。
公眾號不必多說,改變了資訊生產的方式,流通的渠道,分發的途徑,對內容創造者的影響是翻天覆地的。
小程式改寫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結構。
過去PC時代,瀏覽器是偉大的發明,因為輸入網址,我們可以無限制瀏覽無數網頁,且隨意切換。PC時代的創業者自然認為,瀏覽器在移動網際網路也是必需品,甚至是入口。事實是,舊地圖打不開新世界。
無須安裝、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無須解除安裝,小程式的這些特性,相當於重新定義了應用程式,APP孤島被破解。張小龍說,我們只想變化一下APP存在的方式。
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微信才是移動時代真正承載瀏覽器屬性的那個角色。
微信生態相當於降低了企業和個人創造價值的門檻,公眾號、影片號和小程式,既是工具也是載體。雖然沒有官方統計,但能直觀感受到,大量自由人的價值依附於微信而存在。
公開課前,我又複習了一遍張小龍的內部講話集結《微信背後的產品觀》,對其中一個小節印象深刻。
他說,人是環境的反應器。我們想的任何東西都是受外界刺激的。對產品來說,要營造一個「環境」,由這個環境決定使用者來做什麼樣的反應,使用者會被你營造的環境牽引。這是決定使用者應該做什麼的重要因素。
張小龍是造物者,微信這個被營造出來的「環境」非常成功。最重要的是,身處其中的我們已經慢慢意識不到這個「環境」是人為創造的,當成世界理所應當的一部分,就這樣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