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我國西南部的重慶,1940年9月6日被國民政府定為中華民國的陪都。之後,這裡成了國民黨的軍政重地,直到抗日戰爭結束,該黨派才還都南京。同年,國民黨和我黨在重慶進行了43天談判,史稱“重慶談判”。解放戰爭末期,我黨收復了大部分領土。1949年10月11日,國民黨再次轉移到重慶辦公。
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大肆屠殺被關在渣滓洞、白公館的我黨同志和愛國人士,製造了震驚中外的“11·27大屠殺”。其中,有一個叫楊欽典的特務,參與殺害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一家,親手殺害了“小蘿蔔頭”。然而,楊虎城將軍的孫子楊瀚在本世紀初找到隱姓埋名幾十年的他,祝他活到100歲。面對殺害祖父的兇手,楊瀚為什麼能如此大度?楊欽典為什麼解放後沒有受到懲罰?很多謎團,需要解答。接下來,請大家跟隨我們一起去了解答案。
楊欽典
楊欽典,河南省郾城縣人。1918年,他出生在周莊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當時,中國處於軍閥混戰時期,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十分艱難。小時候,他吃了不少苦。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的鐵蹄踏上了中華大地,在這塊土地上燒殺劫掠,無惡不作。1937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了挽救國家、民族,無數人投身抗日戰爭,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儘快將侵略者趕出去。
1940年4月,22歲的楊欽典為了能吃上一口飽飯,選擇去當兵。這是那個年代很多人的真實寫照,有的人參軍是為了保衛祖國人民,有的人則是為了能活下去,因為當兵不僅可以吃上飯,還能拿到軍餉,補貼家用。即便戰場上很危險,他們為了生存也顧不了那麼多。而楊欽典呢,考上了國民黨重要將領胡宗南開辦的西安軍校七分校教導團,學習了一些軍事技能。
1942年,楊欽典從軍校畢業,被分配到胡宗南部的某騎兵隊。由於他在騎兵隊表現比較突出,所以被老蔣看中了,成了其警衛團中的一名警衛。沒過多久,他又被調到四川擔任交警總隊特務隊班長。之後,楊欽典當過國民政府政要孔祥熙等人的安全警衛。由此可見,他為國民黨服務了好幾年。1948年,楊欽典的工作再一次出現調動,被派往歌樂山集中營當白公館看守班的班長,主要負責看守國民政府所謂的“重要犯人”。
歌樂山渣滓洞
眾所周知,重慶渣滓洞和白公館是抗日戰爭時期,美帝國主義特務機關與國民黨合辦的一所監獄,被用來關押我黨的成員以及進步青年、愛國人士。曾與張學良一起發動兵諫,逼老蔣放棄執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聯合我黨進行抗日的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以及他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秘書宋琦雲一家三口,都被關在這裡。
提到楊虎城將軍,相信絕大部分人對他都不陌生。這位刀客出身的陝軍將領,在24歲那年看著國內軍閥混戰,寫下了著名詩句“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黃河後浪推前浪,跳上浪頭幹一場”。從護國戰爭開始,他率領自己組建的十七路軍參加了很多知名戰役,在國軍中打出了名氣。楊虎城用一刀一槍,拼出了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軍銜,成了陝西省主席,其勢力遍佈陝西、甘肅兩省大部分地區。
雖然楊虎城將軍戰功赫赫,硬實力擺在那裡,但是國軍中還是有很多人瞧不起他。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為他不是老蔣的嫡系部隊,老蔣也沒有特別重用他。國軍中內鬥非常嚴重,講究“嫡庶尊卑”,嫡系部隊瞧不上其他部隊,不過表面上還是維持著平靜。
侵略者入侵,老蔣和國民政府不是想辦法先趕走敵人,而是忙著內鬥,加大力度打壓我黨。老蔣“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其中包括張學良和楊虎城。他們倆多次電告老蔣,請他暫時放棄對付我黨,先對付野心勃勃的日寇,其他的事情等趕走侵略者之後再從長計議。可老蔣不但不聽,反而下令讓楊虎城率部隊繼續“圍剿”紅軍。
老蔣執迷不悟,一系列“騷操作”讓楊虎城、張學良對該政權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矛盾,楊虎城暗中和我軍聯絡,表達了聯手抗日的想法。對於愛國人士,不管他是屬於哪個黨派的,我黨都十分歡迎。經過一系列的準備,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他和張學良找了個藉口誘哄老蔣來陝西督戰,然後發動震驚中外的兵諫——“西安事變”,扣留了老蔣以及前來西安的“中央”要員。
事變發生後,國民黨內部的親日派要求立即出兵攻打張楊二人,救出老蔣,被其他人阻止。楊虎城和張學良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讓老蔣同意“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出兵抗擊日寇。隨後,周總理等人趕往西安,商量如何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老蔣迫於無奈,答應與我黨聯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既然他已經答應抗日了,楊虎城、張學良沒有再扣留他,後者還親自護送他和妻子宋美齡回南京。
“西安事變”是我國近現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我國社會的發展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鬥志,是從內部戰爭到抗戰的重要轉折點,粉碎了日本人以及親日派的陰謀,為後來抗日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張學良、楊虎城2位將領,功不可沒,成了名垂千史的“民族英雄”。然而,2位英雄之後的處境卻令人唏噓不已。張學良送老蔣夫婦回去的時候,就被軟禁起來。自此,他失去了自由,在國民黨的監視下生活了幾十年,直到老蔣的兒子蔣經國去世後,他才重獲自由,活到101歲才去世。
張學良的結局,相較於楊虎城將軍的來說是不錯的。“西安事變”後,老蔣一直懷恨在心,而他又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不久,楊虎城將軍被老蔣剝奪了軍權,十七路軍被其他派系瓜分,並被派到國外“考察”。說得好聽一點兒是去歐洲各國考察,宣傳抗日,實際上老蔣是將他趕到了國外,不讓他再參與國民政府的相關事宜。對於老蔣的用意,楊虎城心知肚明,多次批評國民政府的做法。
1937年7月,“七七事變”,整個中國陷入危難之中。遠在國外的楊虎城將軍心急如焚,數次電請老蔣,要求老蔣同意他回國,允許他帶兵上戰場抗擊日寇,但還是被老蔣用各種藉口拒絕。眼看一座座城市被日寇佔領,他再也坐不住了,決定偷偷回國參加抗日戰爭。同年12月,他悄悄回國,結果在南昌被老蔣設計逮捕軟禁。與他一同被捕的,還有秘書宋琦雲夫婦、他妻子和家人。此後,他們多次被帶到其他地方軟禁。期間,妻子謝葆貞生下了小女兒。1947年,妻子不堪敵人的折磨,不幸病逝。妻子的離開,令他非常傷心。
本來,楊虎城將軍有機會活下去的,但很可惜那幫特務最終害死了他。1949年,李宗仁曾下令釋放他,可特務們並沒有執行,繼續關押著楊將軍和秘書一家。先前提到過,楊欽典在1948年被調到白公館看守所,負責看守的“犯人”中,就有楊將軍等人。宋琦雲知道他的出身後,認為他可能本性不壞,為國民政府做事也是生活所迫。於是,他們決定從楊欽典的心理入手,突破他的防線,感化他,使他棄暗投明。
宋琦雲等人開始給楊欽典講明當下的局勢,以及國民政府內部有多腐敗等等,勸說他不要再為該政府賣命,不值得。後來,羅廣斌等人被關押到白公館後,也積極策反他,勸他棄暗投明。這個羅廣斌,就是寫下著名小說《紅巖》的那個羅廣斌。在眾多人的開導、勸說下,楊欽典有些動搖了。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他為羅廣斌等人傳遞訊息,延長“犯人們”的放風時間,盡力給予他們方便。十分遺憾的是,楊虎城將軍沒能等到他棄暗投明的那一天。
1949年6月,南京解放,劉鄧大挺進西南地區,直逼重慶。國民黨開始瘋狂屠殺被關在監獄中的革命人士,還在做困獸之鬥,以此報復我黨。9月6日,老蔣放棄重慶前夕,突然想起了被關押在白公館看守所的楊虎城將軍和秘書一家。在他看來,只有處死楊將軍才能解心頭之恨。所以,他命特務頭子毛人鳳處理掉楊虎城等人。
毛人鳳
楊欽典等人接到了毛人鳳的直接命令,被告知立即殺害楊虎城將軍一家、宋琦雲一家等人。軍統特務楊進興、林永昌、王少山、熊祥4人,殘忍地用匕首捅死了楊虎城將軍,他的小兒子和小女兒,宋琦雲和妻子徐林俠、兒子“小蘿蔔頭”。楊欽典也參與了這場屠殺,他和另一個特務用雙手掐死了年僅8歲的“小蘿蔔頭”。事後,為了抹去犯罪證據,特務們用硝鏹水毀滅了屍體。
殺害楊虎城將軍等人後,國民政府繼續在重慶作惡,屠殺白公館、渣滓洞中的革命人士,製造了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重慶11·27大屠殺”。11月14日,老蔣和毛人鳳乘坐飛機從中國臺灣省飛往重慶。緊接著,毛人鳳召開會議,命軍統特務們執行老蔣的命令——在重慶搞屠殺、破壞、遊擊、潛伏。特務們接到上級命令後,第二天便開始行動,江竹筠等30位我黨同志在歌樂山電臺嵐埡被殺害。
27日,解放軍即將解放重慶。國民黨潰逃前夕,大規模屠殺了被關押在白公館等監獄的我黨同志。這一場大屠殺中,近200人壯烈犧牲。特務們離開前,還一把火燒了渣滓洞男牢房。“11·27大屠殺”,令全國上下以及國外都十分震驚,無不痛國民政府和特務們太殘忍。當時,重慶的幾所監獄中關押了400多人,僅有10多人倖免於難。
這10多人之所以能活下來,要歸功於楊欽典。當“11·27大屠殺”發生時,他似乎突然醒悟了,或許是認清了國民黨殘暴的真面目,或許是因為良和人性在這一刻發揮了作用,他偷偷拿起鑰匙打開了牢門,使得羅廣斌等19人成功逃了出去,沒有犧牲在特務們的屠刀下。混亂之中,其他特務沒有發現他的行為。正是因為他的這一舉動,救了19條鮮活的生命,才有了後來的《紅巖》小說,獄中黨組織充滿血和淚的囑託才得以儲存。同時,楊欽典也拯救了自己。
30日,楊欽典和羅廣斌來到重慶市公安局,他主動向人民政府交代了自己曾經犯下的罪孽,表示自己現在後悔不已。在羅廣斌等人的證明下,證實他在關鍵時刻將功補過,人民政府決定寬大處理他,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安排他在市公安局工作。楊欽典認為自己罪孽深重,參與殺害了楊虎城將軍等人,愧對祖國和人民。人民政府沒有審判他,已經是格外開恩了,自己沒有顏面再享受政府的優待。他表示自己離家多年,非常思念家鄉,所以婉拒了人民政府的提議,回到了河南老家務農。如果楊欽典沒有開啟牢門,救出19位革命人士,那麼國家和人民肯定不會放過他,他也不會善終。
隨後,楊欽典拿著政府給的路費,離開了重慶。1968年前後,因為歷史遺留問題,他被判刑20年,關押在四川省。等他再回到家裡時,妻子早已病逝。此後,他雖然過著隱姓埋名的務農生活,但內心始終充滿了內疚和自責,有對楊虎城將軍一家的愧疚,也有對家人的歉疚。為了彌補過錯,楊欽典從1998年開始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祭拜先烈,宣傳愛國教育,儘自己所能為人民和社會做些事情。他顫顫巍巍地蹲在先烈們墓前,一邊哭,一邊說著“我對不起你們”。
楊瀚是楊虎城將軍大兒子楊拯民的第二個兒子,從小就知道了祖父的事蹟,對祖父充滿了敬仰。長大後,他一直在為祖父正名和祖國統一而四處奔波著,要求臺當局正視歷史,對楊家和宋家道歉,為祖父和宋琦雲一家平反。當楊瀚得知楊欽典還在世後,2006年4月特意找到楊欽典,聽他含淚講述祖父當年的英雄事蹟、遇害經過等事情。
面對殺害祖父的兇手,楊瀚沒有多大恨,與楊欽典交談一番後,他握住老人的手,祝福他長命百歲。因為在老人的身上,他看到了人性的複雜。楊欽典年輕時,做了很多錯事,是被生活所逼,但這不是犯罪的理由。他能在關鍵時刻迷途知返,及時醒悟,並救出了19位同志,說明他心中還存有善意。或許是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無論生活有多麼困難,他都沒有申請政府補助。至於楊欽典的功能不能抵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2007年11月17日,楊欽典在河南老家病,時年89歲。雖然楊虎城將軍已經犧牲多年,但當代人不應該忘記他曾為國家和人民所做的貢獻!銘記歷史,以史為鑑,才能更好地激勵我們前行!
今天的文章結束了,喜歡的朋友請不要忘了點關注。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