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初的一天,在河南焦作九里山鍊鋼廠內的一處宣傳欄旁邊,一位女青年指著一個小夥子的鼻子質問道:“你真的是周總理的侄子嗎,為什麼不早告訴我,為什麼要欺騙我?”
小夥子自知理虧,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小聲說道:“我沒有騙你啊,總理的確是我大伯,可是我大伯是我大伯,我是我,我沒有必要把大伯掛在嘴邊。”
女青年聽小夥子這麼說,內心的火氣小了一些,隨後嘆息道:“這事,你應該早和我說,要知道你是總理的侄子,我說什麼也不會答應和你談朋友。俺爹媽都是農民,咱倆門不當戶不對,太不般配了,我看咱倆的事還是算了吧。”說完女青年轉過身,頭也不回地走了。小夥子手裡還拿著沒有貼完的標語,愣在原地一動不動。
周家長孫,總理親侄,卻在鋼廠當了一名普通幹事
說了半天,可能很多朋友會問這個男青年真的是周總理的侄子嗎?周總理的侄子怎麼會在河南的一個鋼廠工作?沒錯,這位名叫周榮慶的小夥子的確是周總理的親侄子,不僅如此,他還是總理子侄輩中年齡最長的,可以說是總理家族中的長孫。
我們都知道,周總理夫婦一生為革命事業奉獻了全部,而且因為革命,二人還失去了為人父母的權利。不過二位老人雖然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是對自己的幾個侄子侄女都視如己出,不僅如此他們還收養了很多烈士遺孤。
周總理有兩個親弟弟,大弟弟周恩溥和小弟弟周恩壽。而周榮慶正是總理大弟弟周恩溥唯一的兒子。說起周榮慶的身世,還是十分坎坷的,他的父親周恩溥1944年在山東淄博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反動派逮捕周恩溥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在他的嘴中得知周恩來的下落。要知道那時候還在全民抗日,國民黨此舉更加暴露出他們內心最陰暗的目的,那就是反共,他們妄想在抗日戰爭結束前,控制住所有中國領導人。
然而,周恩溥雖是一介書生,內心卻是十分堅強。儘管敵人對他百般摧殘,對於哥哥周恩來的行蹤,他始終隻字未提。後來,敵人迫於無奈,只得把已經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周恩溥釋放。
在出獄後的不久,身心遭到極大摧殘的周恩溥便含恨離世。此時的周榮慶只有十五歲,他的母親王蘭芳在埋葬了丈夫以後,便把周榮慶送回了淮安老家,而她自己則隻身一人去了東北,繼續參加革命工作。
然而,兩年後年僅17歲的周榮慶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了壯丁,幸好周榮慶是個十分機靈的小夥子,不久後他就抓住了一個機會,在一次戰鬥中趁著混亂,脫離了魔爪,來到了解放軍的部隊,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可以說周榮慶雖然是周總理的侄子,但是他從小的經歷是十分坎坷的。
新中國成立後,周榮慶和母親王蘭芳都被安排到北京工作,母子倆分別多年,終於可以生活在一起了。周總理內心也是十分疼愛這個侄子的,經常會到弟媳和侄子家中看望。尤其是弟媳王蘭芳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傷病十分嚴重,身體非常不好。後來王蘭芳聽從總理意見,為了不給國家造成負擔,提出了提前退休。總理夫婦得知弟媳退休後生活拮据,便每月拿出自己的工資的一部分來貼補弟媳。
1957年,國家提倡機關幹部下到基層鍛鍊,那時候很多開國元勳都讓自己的子女響應號召帶頭到基層鍛鍊。一天,總理把侄子周榮慶叫到家中對他說道:“榮慶、你們也都到基層去吧!不要當官,當個工人最好,最光榮。”
周榮慶非常崇拜自己的伯父,對於他的建議完全贊同。不久後他就帶著母親來到河南焦作九里山的一個鍊鋼廠安了家。為了方便照顧母親,他便在鋼廠附近租了兩間民房,從此母子二人便在基層紮下了根。
邂逅愛情
來到鋼廠工作的周榮慶已經是一個28歲的大齡青年了,和他年齡相仿的工友孩子都上小學了。母親王蘭芳嘴上不說什麼,但是心裡卻很著急,她多希望有一個善良賢惠的姑娘,能代替自己來照顧兒子。此時的王蘭芳身體非常不好,根本無法照顧兒子的生活和起居。讓人欣喜的是,不久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周榮慶真的邂逅了愛情。
那時候廠裡為了擴大生產,招收了12名女工,還特意把她們編成一組,成立了“三八”鍊鋼爐。在這12名女工當中,有一個名叫晉菊清的女工,不僅漂亮而且十分能幹,於是大家背後都開玩笑地稱呼她為“爐花”。
不久後周榮慶也聽說了晉菊清的大名,也對這位美麗能幹的姑娘充滿了好奇。有一次他來到“三八”鍊鋼爐進行採訪,剛進廠房就聽到一群工友在車間大聲地說笑著,並指著一個滿臉爐灰的姑娘一口一個“爐花”的叫著。
只見這位姑娘絲毫沒有城裡姑娘的扭捏,一邊用手抹著臉上的汗水,一邊指著火紅的鋼爐說道:“別瞎叫,俺可不是啥爐花,這才是爐花呢。”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周榮慶,也被姑娘的大方和幽默打動了,便隨聲說道:“對,這才是爐花。”晉菊清這才注意到眼前多了一個戴著眼鏡的年輕人,晉菊清以為周榮慶在取笑自己,便有些生氣得說道:“你是誰啊?俺又不認識你,你這是笑話俺嗎?”
周榮慶一見姑娘生氣了,連忙就要解釋。誰知旁邊有個嘴快的工友打趣道:“你不認識他啊?他是咱們廠工會新來的幹事周榮慶,人家可是文化人,這是到基層給咱們送精神食糧來了。”一句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弄得周榮慶和晉菊清一下子都漲紅了臉。
見到晉菊清後,周榮慶內心再也不能平靜了,這位漂亮能幹的姑娘正是自己內心深處尋覓多年要尋找的伴侶型別,他決定要大膽的去追求這位姑娘。
一次工廠組織員工和家屬看戲,作為工會幹事,搭戲臺等會場佈置任務自然落到了周榮慶身上。得知晉菊清和母親愛看戲,周榮慶便留了一個靠近戲臺的位置。這算是兩個年輕人第一次約會,而且晉菊清的母親對這位斯文秀氣的男青年頗有好感,就這樣周榮慶和晉菊清彼此間也更近了一步。
後來周榮慶響應國家號召,下到工廠第一線蹲點,說來也巧,他蹲點的地方正好是晉菊清工作的三八鍊鋼爐。周榮慶在蹲點期間,和工友們關係處得非常融洽,他經常會幫著同事們拉風箱,添爐料。因為在大家眼中,周榮慶是真正的文化人,所以大家也會要求周榮慶在閒暇時間為大家讀報紙。其實工友們看得出來,周榮慶在追求晉菊清,大家也樂意撮合這一對十分般配的年輕人,所以大家會有意識地留出時間讓他們二人獨處,就這樣二人很快的確立了戀愛關係。
得知真相後,姑娘提出了分手
1958年的5月,在周榮慶的邀請下,晉菊清來到周榮慶的家中見到了王蘭芳。王蘭芳對這位漂亮爽朗的姑娘十分滿意,一見面就拉住了晉菊清的手問長問短,不肯鬆開。當老人得知晉菊清在六歲時就沒了父親,相同的境遇和經歷,更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看到老人對自己真心喜愛,晉菊清也很高興。
吃完飯,王蘭芳故作不知地問晉菊清:“菊清,你談男朋友了嗎?”晉菊清羞澀地低下了頭說道:“阿姨,我才19歲,想再等幾年再談。”
王蘭芳用眼睛看了一下旁邊的兒子笑道:“19歲,已經不小了。”
那個年代雖然提倡自由戀愛,但是父母和單位的意見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天單位領導興沖沖地找到晉菊清說道:“小晉啊,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周榮慶的母親想讓你做她兒媳婦呢。”
晉菊清內心自然是高興的,但是考慮到周榮慶是幹部家庭出身,還是表現出一絲擔心。廠領導見到晉菊清有些猶豫便說道:“小晉啊,別擔心,小周的情況我們已經瞭解了,他很喜歡你,他的母親也很喜歡你,人家可沒你想的這麼複雜,都什麼年月了,咱們不興什麼門當戶對。”
聽到領導如是說,晉菊清徹底打消了顧慮,兩個人終於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而且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場內一些愛打聽訊息的工友便得知了周榮慶的身世。從工友嘴中得知真相的晉菊清驚訝不已,沒想到自己的未婚夫竟然是周總理的親侄子。
想到自己的苦出身,晉菊清猶了,隨後她又有些氣憤,他感覺周榮慶不應該對自己隱瞞身份,欺騙自己,於是便有了開篇的一幕。
晉菊清提出分手後,周榮慶有些不知所措,無奈之下,只好搬出了母親王蘭芳來做未婚妻的工作。王蘭芳不愧是經驗豐富的革命家,做起思想工作絕對稱得上是專家。
說到出身,王蘭芳說到:“菊清,你知道嗎?總理時常教導我們,要向工人階級學習。你嫁到我們家,是我們的榮幸,是榮慶的福分。你也知道,榮慶和你一樣也是苦孩子出身,很小就沒了父親,你們倆有很多共同點,肯定能相互理解的。”
聽到未來婆婆如此深明大義和通情達理,懸在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很快在王蘭芳的催促下,二人的婚期便定了下來,1959年,兩個年輕人終於修成正果,步入婚姻的殿堂。
作為侄媳,一生只見過總理一面,婚後從不提和總理關係
得知侄子有了愛人,總理夫婦自然十分高興,總理親自執筆給侄子寫了祝賀信。伯母鄧穎超給周榮慶夫婦寄來了新婚禮物,一條毛巾被,一條毛毯,和一對繡著鴛鴦的枕頭。
結婚後的晉菊清也和丈夫一樣,從不在外人面前提及和總理的關係,1968年晉菊清和婆婆一起到北京看望了伯父一家。這也是作為侄媳婦第一次和唯一一次見到伯父。總理對這位出身工人的侄媳婦非常滿意,親切地說道:“菊清啊,你是咱們家第一個工人階級,我要向你學習。”這次北京之行讓晉菊清非常感動,沒想到偉大的周總理竟然是一位如此和藹可親的長輩。
此後晉菊清再也沒有見過伯父周總理,甚至總理逝世,作為家屬的周榮慶一家都是遵照伯母囑咐,只在家中祭拜,並沒有去到北京參加告別儀式。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晉菊清依然過著普通的退休生活,她時常叮囑子女,不要提及和總理之間的關係,總理的家風,實在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