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啥?除了春節以外,就屬中秋節了。
中國人對月亮似乎一直有種執念,幾千年前,就安排了大美女嫦娥姐姐奔月而去,這成了現在“有據可查”的登月第一人,最關鍵是去了就不回來了,給了國人幾千年來年年在月圓之夜祭拜狂歡的理由。
在國外,月圓之夜總是會預兆著發生點不好的事情,比如狼人,再比如吸血鬼。
而國內,月圓之夜清輝滿人間,代表著思念,美好和闔家團圓。
其實,最早的中秋節並非是現在這樣的全民節日,大家舉杯共祝,只是文人墨客的一場單方面狂歡。
早在周朝,周人就有祭月的傳統,這一習俗流傳下來,到了秦漢時期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皇家禮制。
魏晉時期,不敢妄談國事,只敢清談的文人們盯上了這一祭月傳統,賞月,對月抒懷的作品大大增加。這時候所說的中秋跟我們現在所說的“中秋節”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此時的中秋只是指秋天的第二個月。
這時秋高氣爽,糧食豐收,確實是一個值得狂歡慶祝的時刻。
到了唐朝,中秋一詞又發生了些微妙的變化,基本跟現在一樣了,指的是八月十五月圓之夜。
為啥選到了八月十五?唐朝詩人歐陽詹說的好,因此此時:
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
八月於秋,季始孟終; 十五於夜,又月之中。
看到唐朝人多會享受了吧,想要“玩月”,冬天太冷,夏天太熱,八月不冷不熱正好。
而且十五又是一月之中,月亮最圓最大,所以就選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來把玩月亮。
唐朝浪漫主義盛行,月亮也被唐朝的文人們賦予了朦朧的美,玩出了新的境界和高度。
翻開全唐詩,詠月的詩句比比皆是:
最愛寫月亮的當屬李白:
無聊喝酒時,他這樣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喝暈睡覺時,他又感慨: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童心大發時,李白還如此回憶: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但是把月亮寫到極致的還真不是李白,而是張九齡。
作為盛唐宰相,張九齡的成就主要在政治上,文學上建樹並不多,但是他卻因一句描寫月亮的詩句在文壇流芳千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今天的華人,有不知道這句詩的麼?它所寄託的深深思念之情,成了千年來中國人過中秋時的一種情感寄託和寫照。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經典,那麼唐人還有詩詞巔峰之作,堪稱“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這首長詩中,幾乎句句都帶“月”字,成了詠月詩中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唐人愛月,賞月,玩月,把中秋節固定成了一個詩詞相和,陽春白雪的節日。
可以說,最早的中秋節就產生於唐代,但是此時的中秋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節日。
因為參與的人並不多,基本就是文人墨客的風月之舉,算是高雅人群的小眾愛好。
當然,我們並不能說唐代的老百姓就沒有一起賞過月,只不過在各種文獻資料中,都找不到相關的記載。只能說這時的中秋節還是曲高和寡,沒有走進千家萬戶。普通老百姓對中秋只可遠觀,而無法“褻玩”。
究其原因,我想還是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關。
唐朝雖然號稱盛唐,但其實強盛的主要是國家,普通平民百姓並沒有什麼積蓄,尤其是安史之亂以後,更是國力大減,民不聊生。
手頭沒有餘錢,每日裡為了生計奔波,自然也就談不上風花雪月,過什麼節日了。
所以中秋節在唐朝並沒有真正走入平凡人家,是文人的遊戲。
到了北宋,一切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首先是大家有錢了,北宋商品經濟得到極大發展,老百姓生活有了很大提升。雖然近代有不少專家學者透過各種論證來證明,北宋人民的生活並沒有形象的那麼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比唐朝有了長足的進步。
人們手中有了閒錢,也就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一年只過一個春節明顯不夠,於是在一年之中的中秋節首當其衝,成為了大家宴飲娛樂的最佳選擇。
這股風潮最早產生於宋朝計程車大夫階層,相較於唐朝計程車大夫,宋朝的文人更接地氣,更願意與民同樂,比如宋詞,其實就是起源於妓院這種場所的小曲。
因此北宋計程車大夫給唐朝詩人的賞月吟月增加了更加娛樂的內容,聚眾暢飲,輕歌曼舞,甚至像春節一樣打起燈籠營造歡樂氛圍。
很快,這等習俗就從士大夫階層擴充套件到了全社會,大家開始一起歡度中秋佳節。
這可不是我編的,宋朝人自己就是這樣說的,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對中秋節前的熱鬧景象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書中是這樣說的:
中秋將至,大小酒鋪就開始了最繁忙的時刻,他們忙著重新裝飾店面,掛起促銷招牌,吸引客人。而市民們更是瘋狂,還沒到下午,酒就基本搶購一空,隨處可見開懷暢飲之人,就算那些沒錢的,也會把身上衣服當掉換上幾兩美酒,在這一天,沒有煩惱,只有歡樂。
不光是酒鋪,販賣各種時令水果的水果店也是生意火爆,大戶人家會在中秋夜登高暢飲,撤去門窗的遮掩賞月,普通市民也是通宵達旦的逛鬧市,小朋友更是追逐嬉戲,盡情撒歡,跟現在的狂歡夜毫無二致。
北宋的中秋節,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狂歡的節日,並沒有很明確的象徵意義,在這一晚,你可以思念親人、朋友,或者情人,故人。當然,你也可以悲天憫人,黯然銷魂。
比如蘇軾,就在中秋夜想起了許久未見的弟弟蘇轍,寫出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這樣難以超越的詞句,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等感慨。
還有柳永,則是在這個月圓之夜愁腸百結,揮毫立就:“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這樣的千古名句,表達了對情人的無限眷戀,依依不捨。
那麼中秋節是何時被賦予了闔家團圓的主題呢?這就要從南宋說起。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極少有的慘劇,靖康之難後,北方國土盡失,大量漢人衣冠南渡,在江南成立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
終南宋一朝,北伐,收復故土始終都是所有人的執念。
尤其是那些士大夫們,絕大部分更是把靖康之難視為奇恥大辱,畢生都在期望著能夠國家統一,能夠再見當年留在北方的那些父老鄉親。
南宋著名詞人陸游的那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就是這種思想的最典型體現。
金甌已缺,何時能圓呢?沒有人知道,你看那天上的圓月,多麼希望自己的國家也能夠像中秋的月亮一樣,圓滿無缺啊。
我們能看到,南宋以後的詞作中,有關中秋的作品裡,大量出現了團圓、圓滿的概念。這既是對親人團圓的期盼,更是對國家完整的盼望。
比如南宋詞界的扛把子辛棄疾,就在中秋夜寫了首滿江紅,裡面有這樣的句子:
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可恨的明月啊,你為何總是不順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真的是希望,人們永遠能夠團團圓圓,化那些離別的愁緒變成歡聚的暢飲。
也就是從南宋起,中秋節不再是單純的文人唱和,市民宴飲的節日,而有了更加深重的內涵,那就是“團圓”,不光是家,還有國,都應當是圓圓滿滿,像天上的明月一般。
一千年過去了,中秋節每年都在過,而我們的國家也在經歷了近代的支離破碎後逐漸崛起,逐步復興。也希望我們的國家早日圓滿!
最後,還是送上那句話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惟願金甌無缺,惟願明月長圓!祝各位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