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厄三七:大漢四百年國運,早已被劇本提前安排好
漢靈帝在位的時候,喜歡在皇宮西園遊玩嬉戲,與宮女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漢靈帝讓宮女扮做酒店老闆,自己則扮做經商的客人。漢靈帝進入酒店後,宮女會安排下酒菜,請漢靈帝吃。漢靈帝邊吃飯邊以調戲宮女為樂,玩得不亦樂乎。因為漢靈帝的荒唐行徑,民間開始流傳出漢朝即將滅亡的流言。不久之後,黃巾起義爆發,天下大亂,漢朝也受此影響,走向滅亡。
有一本古籍,對於漢朝江山的發展做了預言:“赤厄三七,當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盜短祚,極於三六,當有飛龍之秀,興復祖宗。又歷三七,當復有黃首之妖,天下大亂矣。”當時人們都不是太理解這段預言的意思,直到漢朝滅亡,才明白這段話的含義。根據五行理論,漢朝是火德,火德的代表顏色是赤色,三七指的是二百一十年的年數。整個預言暗示漢朝每過二百一十年,就會經歷一次劫數,對於王莽篡漢,赤眉起義,光武興,黃巾之亂都做了準確的預言。從漢高祖劉邦登基稱帝,到漢平帝末年,漢朝立國恰好二百一十年,然後就發生了外戚王莽篡漢自立的事情。十八年後,山東盜賊樊子都等人發動起義,因為起義的人都把眉毛染成赤色,這次起義又稱赤眉起義。這期間光武帝劉秀剿滅群雄,消滅叛亂,復興帝業,中興漢室。等到了漢靈帝中平元年,五斗米教張角率領教眾發動起義。為了便於指揮,張角將幾十萬教眾分為三十六方。因為張角的信徒皆頭裹黃巾,所以天下稱這些人為“黃巾賊”。道教服裝,也受此影響,傳承至今。黃巾軍用“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召集百姓參加起義,張角首先在鄴城起事,隨後各路人馬在真定會合。在鄴城起事,是天下大亂的開始,等到黃巾軍在真定聚集,很多聽信口號和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紛紛加入黃巾軍。黃巾軍的勢力,在荊州、揚州擴張得尤其厲害。由於黃巾之亂,人們紛紛拋棄家產,躲避戰亂,在逃難的路上,死傷無數。黃巾起義從二月開始,到當年冬天十二月,全被鎮壓下去。從光武帝中興,到黃巾軍起義,天下大亂,群雄逐鹿。等到漢獻帝退位的那一年,三七的運數正好再一次得到應驗。
小評:所謂的漢朝“赤厄三七”的命運,在今天看來,很有可能是後人根據漢朝四百年的國祚,倒推出的一套理論。這裡補充一個知識點,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是遵循陰陽家的金木水火土五德輪迴原則的。即每一個正統王朝都有屬於自己的德,這種德按照陰陽五行劃分,一共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透過一德克一德,完成不同朝代之間的更替。說通俗一點,五德輪迴的原則就是“土德後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拿歷史事件舉例就是,夏朝是木德,因為金克木,所以夏朝被金德的商朝取代,又火克金,所以代表火德的周朝可以取代商朝。後來劉向、劉歆父子覺得五行相剋理論殺伐氣過重,不是太和諧,就主張五行相生理論。順便對五德重新排了一下序。劉向父子認為周是木德,木生火,所以漢朝是火德。至於為什麼秦朝不是火德,是因為劉向父子認為秦朝國祚太短,不在五德之列。關於漢朝的五德屬性,先後有過水德、土德、火德的說法,但因為王莽大肆搞封建迷信活動,最終將漢朝是火德的觀點傳承下來。東漢光武帝開國後,也沿用了這一說法。
原文:漢靈帝數遊戲於西園中,令後宮采女為客舍主人,身為估服,行至舍間,采女下酒食,因共飲食,以為戲樂。是天子將欲失位,降在皂隸之謠也。其後天下大亂。
古志有曰:“赤厄三七。”三七者經二百一十載,當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盜短祚,極於三六,當有飛龍之秀,興復祖宗。又歷三七,當復有黃首之妖,天下大亂矣。自高祖建業,至於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蓋因母后之親。十八年而山東賊樊子都等起,實丹其眉,故天下號曰“赤眉”。於是光武以興祚,其名曰秀。
至於靈帝中平元年,而張角起,置三十六方,徒眾數十萬,皆是黃巾,故天下號曰“黃巾賊”。至今道服,由此而興。初起於鄴,會於真定,誑惑百姓曰:“蒼天已死,黃天立。歲名甲子年,天下大吉。”起於鄴者,天下始業也,會於真定也,小民相向跪拜趨信,荊、揚尤甚。乃棄財產,流沉道路,死者無數。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自光武中興至黃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亂,漢祚廢絕,實應三七之運。
宣告:《搜神記》是東晉史學家幹寶(?—公元336年)創作的小說,就創作年代來說,距今也有將近1700多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中國的神話故事也是個不斷演化和補全的過程,記述的角色形象和現今的主流形象難免會有所偏差。因此本文主要是針對搜神記原文做的讀書筆記,以原文翻譯加腦洞補足為主。由於個人知識水平有限,部分詞彙的翻譯難免不夠準確,另外對於文中的一些人物故事在《搜神記》以外的記載,瞭解的也不是太全面,敘述的時候難免有所疏漏,錯誤之處,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