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五帝,是歷史還是神話?
一
同樣,“五帝”也未必僅僅就是五個“帝”。
之所以流傳下來的只有五帝,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個是當時雖然已經出現了象形文字,但還不足以用於紀事。人們對歷史的記憶主要靠口耳相傳。三、五之類的數字便於記憶。而且對於勉強能吃飽飯的古人來說,五帝與六帝、七帝的意義是一樣的,沒有實質區別。
另一個更關鍵的原因,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五行”學說。此說主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黃帝代表中央土德,白帝代表西方金德,青帝代表東方木德,赤帝代表南方火德,黑帝代表北方水德。這五種德行迴圈相生,永無止境。為了宣傳該派學說,他們強行給上古的幾位著名首領奉上了“帝”的尊號,以證明本派源遠流長。當時的儒家已經“祖述”到了堯。為了蓋過儒家一頭,五行家便“祖述”到了更早的軒轅氏,將其尊為“黃帝”。其他各學派也不甘落後,也紛紛把本派的祖師上溯到了黃帝。於是,“五帝”就這麼產生了。為了讓人信服,他們還給每一位帝王制定了明確的在位時間表(諜記)。但各家造出來的諜記不一致,相互懸殊較大。有些造得很離譜,動不動就在位“一百年”。個別學派的諜記上,黃帝的在位時間甚至達到了“三百年”!
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時侯,也見到過這些上古帝王的“諜記”,但因相互之間出入太大,根本不敢引用到《史記》中。為了避免誤導後世,他還不忘在《史記·三代世表》中提出自己的疑惑。但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則沒有這些顧忌,他直接採用了五行家們的“諜記”。按照《帝王世紀》,黃帝在位100年、少昊在位100年、顓頊在位78年、帝嚳在位75年,帝挈在位9年、帝堯在位98年、帝舜在位22年(含避位丹朱3年)。但就算這些帝王都是超級壽星,也有一些說不清的問題。例如:伯鯀是顓頊的兒子,帝堯在位60年左右才讓伯鯀去治水,則此時的伯鯀至少已有150歲了。活到這個年紀還要出去抗洪搶險,也真夠為難他的。但也沒辦法,當時在朝為官的,又有幾個不是百歲老人呢?所以相比之下,後來“七十遇文王”的姜子牙只能說是少年得志了。
因此,如果從黃帝到夏禹真有500多年的話,就肯定不止五個“帝”。相比後面的兩個朝代,夏朝不足500年,但有19個“後”。商朝稍多於500年,也有17世31帝。所以,在夏朝之前的500年中,至少存在過15—20個帝。但是,這眾多的“帝”中只有五個最有名,所以就被五行家選中了。然後他們的事蹟就得到了加工改造。
但是,無論你怎麼加工,也不敢完全虛構出一個“帝”來。為什麼呢?因為除了五行家之外,當時還有諸子百家在旁邊盯著嘞。你五行家要是敢天馬行空地造假,隨時都會有人指出來,成為他們攻擊你這一派的口實。所以,“五帝”雖然是被選出來的,但他們又是在上古真實存在過的。你可以對他們的事蹟作適當的誇大,但你不敢毫無根據地去虛構。所以,除去那些神話色彩,和那些違背生理學的在位時間,其他史實基本上是可靠的。相對來說,在眾多史籍中,《史記》關於五帝的記載可信度最高。這個判斷是基於他對史料的慎重態度。雖然司馬遷也採用了一些神話成分,還漏掉了很多個“帝”。但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因為“神道設教”是當時史學家的責任之一。何況他在當時能見到的也只有那些文字資料。此外,就是一些雲裡霧裡的傳說。你讓他如何選擇?
二
我們先來看一看五帝之首的“黃帝”。現在基本上可以確定,“黃帝”這個稱號是戰國時的五行家強行給他安上去的。他的真實姓名叫“公孫軒轅”,是有熊氏首領,住在渭水流域一帶。
至於他是如何登上歷史舞臺的?這還得從神農氏說起。
綜合各種史料可知,神農氏在當了幾百年的中原老大之後,實力出現了衰落,各氏族部落開始破壞規矩,為爭奪財富和土地大打出手。而神農氏沒有力量去制止。於是,對於一個不管理的老大,他們也就沒有必要再向他進貢了。但是,那些實力強大的氏族不進貢也就算了,連那些實力弱小的氏族也不進貢,這也太不把神農氏首領炎帝放在眼裡了。於是,他非常惱火,對那些弱小的氏族發起了進攻,以武力強迫他們交納保護費。但卻不對他們履行保護職責。這種只收費不服務的做法引起了各氏族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向陝西渭河流域的有熊氏首領求助,請他出面主持公道。
有熊氏以“熊”為圖騰,在血源關係上也屬於中原族群。他們以善於製造“車”而聞名於世,此時正處在實力上升的階段。他們的首領公孫軒轅(還是稱“黃帝”方便一些)是一位精明強幹的領導人,很善於團結部眾,在20歲時就被推舉為氏族首領了。
有熊氏族此刻正在尋機向東發展。當黃帝收到請求後,便把以熊、羆、貔、貅、□、虎為圖騰的六個氏族組織成一支聯軍,向炎帝發起進攻。戰鬥主要發生在一個名叫“阪泉”的地方,經過三大戰役後,炎帝損失慘重,便投降認輸了。神農氏起源於姜水,和有熊氏的渭水相距不遠,雙方的血源關係很近,平時還有親戚往來,所以雖然打了戰,但還是決定坐下來和平相處。炎帝與各氏族首領協商,共同推薦黃帝為整個中原族群的首領,尊其為“天子”。大家統一向他進貢,由他發號司令,協調中原族群的內部關係,領導大家抵禦外來侵掠。至此,中原族群演變成了頗具社會組織性的炎黃集團。
自從神農氏衰落之後,東夷族群一直在向中原地區擴張,衝在前面的就是蚩尤領導的九黎族。而首當其衝的仍是處在炎黃集團東端的神農氏。
但自從與黃帝幹了一場之後,炎帝神農氏元氣大傷,哪裡還是九黎族的對手。他們被驅趕著向西遷徙,全部地盤落入了蚩尤的手中。炎帝於是向曾經的老對手黃帝求助。
而此刻的黃帝剛當上“天子”沒多久,如果不能帶領大家抵抗住蚩尤的進攻,他將威信掃地,“天子”也就做不下去了。於是他二話沒話,立即向整個中原族群發起了全民動員,將凡屬能拿得動武器的男人都徵集到一起,組成一支空前龐大的軍隊,前去阻擋蚩尤的進攻。
然後,神話就來了。傳說蚩尤兄弟81人都是“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他請動風神、雨神前來助戰,用洪水將黃帝圍困。黃帝則請動了旱魃女神,使洪水消退。蚩尤接著弄起了大霧,讓黃帝伸手不見五指。黃帝於是又發明了指南車,衝出大霧發動突襲,殺死蚩尤,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而事實情況怎麼樣呢?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蚩尤生活在黃、淮下游,那裡到處是沼澤、湖泊,蚩尤肯定是善於水戰的。黃帝處於黃河中游,更適於陸戰。所以當洪水上漲時,黃帝當然是有多遠躲多遠了。後來,洪水消退,蚩尤就不是對手了。
但戰爭進行得非常艱難,說明九黎族還是很能打的。當時的蚩尤也許還佔有優勢。首先,九黎族所在的東夷族群總人口應該比炎黃集團要多,僅蚩尤麾下就有九個氏族,共81個村落。當時每個村落約有100人,所以九黎族人口應該接近1萬。但還有其他的東夷氏族,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會向蚩尤提供武器和物資支援。而炎黃集團只有七個氏族①,總人口估計沒有超過7000人。扣除一半的女人,再扣除2/3的老人和小孩,能上戰場的頂多也就1000人。而蚩尤能動員的軍隊不會少於1500人。雙方的兵力有一定的差距,但還不算太懸殊。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東夷族群很早就掌握了冶銅技術,青銅器也進入了研製階段,士兵都裝備了銅製兵器。而炎黃集團的主要兵器還是木頭和石器,只有高階將領才配備有金屬兵器。
因此,在戰爭的前半段,炎黃聯軍只能以防守為主,被追著打。當時已經大量使用弓箭。黃帝的策略估計是邊打邊退,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為主。他每退到一個地方,就迅速佔據高地,挖好深溝,壘起土牆,引蚩尤來攻。炎黃聯軍則躲在土牆後面放箭,不與蚩尤短兵相接。就這樣,蚩尤每攻下一個據點都要付出一定的傷亡,有生力量不斷減少。當炎黃聯軍退至“涿鹿”山時,黃帝覺得時機已到,便發起了全面反攻,一舉擊潰了九黎族大軍,並殺死了蚩尤。
無論如何,黃帝取勝了。
三
此戰過後,東夷族群一分為二,山東一帶的少昊氏族歸附了黃帝。其他東夷部落則往東南方向遷徙,到達今江蘇一帶,此後他們時而歸附,時而反叛,從來沒有消停過。對已經歸附的東夷各部,軒轅氏將他們和中原氏族一視同仁。
為了管理公共事務,黃帝設定了雲師、左右大監、風后、力牧、常先、大鴻(有說是人名,有說是官職)等政務部門,分管農、林、水、牧等各行各業。中華大地上第一次出現了國家機構。但黃帝沒有固定的都城。他帶著自己的衛隊到全國各地巡視,向東巡視到沿海,登上了泰山。向西巡視到甘肅的“崆峒”,登上了雞頭山。向南巡視到長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向北巡視,驅逐了“葷粥”的進犯。然後在涿鹿山下(涿鹿之阿)的平地上建了一座城邑。這是中國歷史上有記錄的最早的城市。
黃帝去世後,帝位傳給了東方的少昊氏。據說少昊氏是黃帝的兒子,這算是“父傳子”。少昊氏的都城在山東的曲阜,在西周還有“少昊之墟”。但是,當時的曲阜屬於東夷的勢力範圍。一箇中原聯盟首領的兒子為何要跑到東夷來稱帝呢?其實,但在眾多傳說中,少昊應該就是當時東夷族群的盟主,他的名號從“太昊”伏羲氏那裡發展而來的。至於他與黃帝為何成了“父子關係”,這就不得而知了。
少昊之後,帝位傳給了顓頊。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少昊的侄子,屬於同一家族。但在《史記》中,黃帝是直接傳位給孫子顓頊的,沒有少昊什麼事。估計還是為了湊成“五帝”,不然就是《六帝本紀》了。
顓頊傳位於帝嚳。他是顓頊的侄子,仍在一個家族內。
帝嚳傳位於帝摯,屬於父傳子。
帝摯在位的第九年,讓位於自己的兄弟帝堯。到帝堯時,“禪讓制”才真正出現。
關於堯舜“禪讓”的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注:①以熊、羆、貔、貅、□、虎為圖騰的六個氏族,再加一個神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