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無意間聽到一個同事氣吼吼地對著電話嚷:“開什麼玩笑?我又不是人民幣,怎麼可能讓人人都喜歡?”
當時就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
現實生活中,誰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有人欣賞我們,就一定會有人討厭我們;有人讚美我們,也一定會有人責備我們。
在《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這本書裡,作者黃啟團以一位資深心理學導師的身份和讀者們討論了——能被我們看到的,都是他人在意的。
認可與否定
高中同學中,有一位現在是頗有名氣的心內科醫生。我們這些經常帶自己的父母去找他看病的人都知道,他有多受患者愛戴,就連他的一個門診號,常常都需要提前好幾天的預約,才可以掛到。
就是這樣一位醫術精湛、醫德醫風良好的專業人士,卻經常會對自己的父母束手無策,偶爾還會被氣得不行。
這位同學的父母都體型偏胖,很早就出現了心臟方面的問題。同學一直都非常關注他們的起居飲食並且親自指導治療用藥,可兩個老人偏偏就是不肯聽。
記得早幾年,兩個老人就因為偷偷把他開的藥全停了,然後吃了一大堆被人推銷的保健品,結果把高血壓吃成了低血壓,急診被送去住院。
這兩年,我們都被這位同學科普的瞭解了現在所謂的“智慧穿戴醫療裝置”只是一個噱頭。像運動手錶、健康手環等產品,由於存在不少的技術短板,對病況科學識別的準確性還遠遠不夠,也就只能看個大概,不能完全依賴。
但是,這位同學的父親上個月卻因為自己佩戴的健康手環不停報警,連續兩次半夜去醫院看急診,最後都發現只是虛驚一場。
所以,同學有時候也會苦惱。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面對患者,技術是被認可的;而他面對父母,技術卻是被否認的。
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像我同學的父母,就是屬於比較固執己見的那類老人。
他們的孩子明明是嚴謹的專業人士,可兩位老人就偏偏不信,甚至想用盡一切辦法去證明孩子的建議都是錯的,而他們自己的想法或者道聽途說的那些建議才是對的……
有時候,同樣的一篇文章,我看了可能會覺得感人肺腑;TA看了卻覺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同樣的一個榴蓮,我聞著就覺得香味撲鼻;TA聞了卻覺得奇臭無比。
這時,其實並不需要彼此去爭辯,到底誰對誰錯?是香還是臭?
畢竟,每個人都更傾向於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待事物。而立場和角度的不同,也就決定了所得結論的不同。因此,文章還是那篇文章、榴蓮也還是那顆榴蓮,爭來爭去,能有多大意義?
爭到最後,也只不過是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拼命想證明是對的,又恰巧應該正是自己所在意的。
假如能夠想通這些道理,我們就能在面對他人的讚美時,報之以微笑,卻不全當真;面對他人的貶損、攻擊時,不惱羞成怒,也不反唇相譏。
他人的喜歡與討厭,都與我們無關,做我們自己就好。因為,有人討厭我們,就一定有人欣賞我們……
往期精彩內容薦讀:
不吃回頭草的馬,真的是好馬嗎?
改變不了別人,改變自己對嗎?
我們想要的那份安全感,該如何獲得?
情緒只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
風風雨雨中,做個溫暖而有力量的人,怦然心動地過一生
如何在交流中施加影響力給對方?這三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