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0年10月志願軍奔赴朝鮮,至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議》簽訂。時長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始終令我們津津樂道,這場戰爭既提升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讓新中國獲得了寶貴的軍事現代化發展的經驗,也弘揚了新中國國威。
但是,我們同樣都知道參戰雙方武器裝備的先程序度天差地別。畢竟美軍同我們曾經打贏的日軍、國民黨軍隊都不一樣,日軍有現代化軍隊的雛形,武器裝備水準也都先進,但與我軍而言並無太大優勢,國軍雖然有美國的支援,卻無現代化軍隊精髓。
而美軍不光火力比我軍強,更是有十足的戰鬥經驗和現代化軍事經驗,加之有制空優勢,而蘇聯前期並不肯出動空軍幫助,因此,志願軍在裝備上十分劣勢。但是,隨著戰鬥的持續進行和國內經濟的發展、蘇聯的援助,志願軍的炮兵團也開始讓美軍大驚失色。
雖說在火力和裝備程度上差距甚大,但志願軍的兵種仍然是齊全的,炮兵等這種技術兵種也是有的。
志願軍的前身是四野和其他一些參加過抗日和解放戰爭的將士,但那個時候由於時局不穩;再後來抗日、解放戰爭連續爆發,民眾根本沒有安定的時間好好學習,而參軍的也有很多是沒有讀過書的農民,加之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熟悉彈道學,又怎能夠會調整炮彈發射地點,切入敵軍薄弱點那?
火炮裝備本就落後,加之炮兵也直來直去,只懂得“大炮拼刺刀”戰術——即與敵軍相互發射炮彈,誰發射的炮彈多,誰的火力猛,誰就有優勢。但美軍炮兵都經過正統訓練,文化水平也都足夠,懂得“彈道學”會遠端輔助近戰士兵,因此,這個戰術在前期令志願軍受了不少挫折。
但是,隨著戰線越拉越大,志願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逐漸將美軍的優勢拉低,連吃敗仗的美軍重新縮回了大韓民國,形成陣地對峙狀態。但也由於戰場形勢不順,聯軍主帥麥克阿瑟同總統杜魯門意見相悖,美國國內對這場戰爭和政府的意見越來越大,麥克阿瑟被召回換成了李奇微。
但美國國內逐漸有了反戰聲音,而美國對於朝鮮戰爭的軍隊、資金投入也使得對迅速結束這場戰鬥的渴望愈演愈烈,李奇微決定開始議和。
但“議和”的首要前提也是聯合國軍佔優勢——為了佔據優勢贏得更大的話語權,李奇微決定發動“秋季攻勢”。
這個“秋季攻勢”是什麼呢?聯合國軍調集人員,對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形成包圍之勢,用火炮衝破志願軍陣地的防禦再迅速攻佔。
由於戰局的變幻和中央多次與蘇聯商談,並不想正面與美軍作戰的蘇聯,終於決定向中方輸送大量先進武器和大火力的火炮——其中就包括喀秋莎火箭炮。
蘇聯不僅送來裝備,且還派出專家專門教導炮兵使用。而炮兵自知與美軍炮兵素質差距大,都努力研習彈道學,懂得了許多炮彈發射方法;另一方面,軍委決定開始為這些“技術兵”補課,開展掃盲活動大量教習軍事知識。
隨著志願軍武器的升級,在東線集中大量兵力的美軍被迅速擊敗,此時的李奇微認為東線已不可控,決定發展西線。
接連失敗的聯合國軍迫切地想要在西線將優勢奪回,便趁著志願軍主力部隊都在東線作戰時,向兵力薄弱的西線偷偷前進。在有制空優勢的空軍掩護偵查下,美軍王牌部隊騎一師騎上摩托,迅速前往西線接連攻佔了永平、華川等地。
之所以攻佔這幾個地方,目的是對附近的鐵原形成三面包圍之勢。志願軍的後勤運輸中心便是鐵原,很明顯,一旦鐵原被佔領,志願軍定然處境堪憂,美軍決定先攻打鐵原最前端的天德山陣地。
守衛天德山的是47軍141師422團的2營5連,都是參加過抗日和解放的老兵了。美騎一師依然決定先以遠端火力大範圍炮轟,衝散陣地後再掩護步兵衝鋒,瞭解美軍戰術方針的5連以防禦戰為主,接連打退美軍十多次進攻。
但戰鬥帶來的人員損耗也是巨大的,5連更是在連長犧牲,全連只剩下指導員、兩名傷員和一名通訊員的情況下,仍然不肯後退堅持守衛天德山。
就在這個時候,兄弟部隊的支援終於到來,同樣來的還有一個好訊息——84號戰車來了!
“喀秋莎”終於上戰場了!
喀秋莎是在二戰中蘇聯生產的一種自行火箭炮,通常都裝載在卡車上。裝滿一次彈藥需要十分鐘,但一次齊射就可發射16發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而最大射程可達8.5公里。
運載車速度快,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使用也簡單。往往鋪天蓋地一陣炮彈發射出去就能毀滅敵軍陣地,消滅大量敵軍部隊。二戰中曾被“喀秋莎”給予重擊的德國納粹叫他“斯大林的管風琴”,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恐怖的火箭炮,但使用它的蘇聯紅軍十分鐘愛它,因為火箭炮的身上有個“K”字母,即俄文的共產國際第一個字母,蘇聯紅軍便用傳說里美少女的名字為它命名——“喀秋莎”。
現在,美麗的“喀秋莎”被前來支援天德山的炮兵202團帶上了陣地,隨時等待著轟炸前來攻打的敵軍。
當晚,稍作休息的美騎一師準備乘夜色再次攻打天德山,卻不知道“喀秋莎”在等待著他們。在美騎一師在裝甲車衝向天德山的時候,炮兵團立刻發射火箭炮,伴著“管風琴”樣的反射聲音,無處藏身的美軍瞬間被淹沒在炸藥裡,當場炸死800美國大兵,美軍的陣地也被夷為平地。
而與此同時,志願軍飛速發展的炮兵素質和與步兵的完美結合也令美軍萬分震驚。
美軍在戰史裡曾經評價過志願軍炮兵的這次華麗變身:“中國炮兵像這樣有組織地進行射擊,還是戰爭以來的第一次,實施了從來沒有過的炮兵對炮兵的炮戰,這是中國炮兵從前從未使用的戰法。”
隨即,在兄弟部隊的援助和“喀秋莎”的轟炸下,原本被佔領的城市也被一一奪回。
美國人折騰了一個多月的“秋季攻勢”,最終才奪佔了467平方公里的土地,算下來平均每天才推進60米的戰線。但就這60米,美軍就付出了幾近25萬士兵生命的代價。
戰況之慘烈,收益的微小,惹得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忍不住問身邊的情報人員:“是不是蘇聯參戰了?”
當然,並沒有。但“喀秋莎”和炮兵團發起的火力轟炸,不僅將敵軍士兵炸死,且大量的防禦工程都被摧毀。
本來,志願軍對這種火箭炮很不以為然,因為它體型笨重,架勢大,聲音也巨大,但隨著“喀秋莎”的大顯神威,志願軍的將士們也對它十分喜愛,更給它取了個“炮兵之王”的稱號,使用也非常謹慎愛護,連在路上遇到裝載它的“84”號戰車時也會為戰車讓路。
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也知道“喀秋莎”的威力,專門叮囑炮兵團說:“你們這種火箭炮是美軍都沒有的,所以使用要謹慎,在哪裡使用,配備哪個部隊使用,都得經過我的批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喀秋莎”火箭炮也幫助志願軍奪得多次勝利,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鮮戰爭後期的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發生的時候已經在戰爭尾聲,彼時的美國因為總統更換,國內反戰聲音巨大,開始積極與志願軍聯絡商議停戰事宜。
就在停戰的協議差不多完成以後,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不甘心就此敗落,扣留被俘的兩萬多朝鮮人民軍,宣佈自己會繼續打下去。眼看著和平已露出曙光的總司令彭德懷不願被李承晚破壞掉,決定在金城以南,即李承恩集團軍主要聚集地發動一場戰役,衝破李承晚的陰謀,而毛主席得知後對彭德懷的想法大力支援,認為停戰協議可以推遲簽訂,但李承晚一定要給個教訓。
此時的志願軍經過兩年多的磨礪已和剛入朝鮮時不同,勝利在望,信心百倍暫且不提,蘇聯的空軍也到達戰場提供援助,美軍因此不敢輕舉妄動;技術兵種也經過文化和戰術培訓,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各種先進的裝備也都有了,兵強馬壯,而在朝鮮戰爭中,聯合國軍傷亡人數中67%都是炮彈造成的,這些表現突出的炮兵們更是摩拳擦掌,帶著各種大威力火炮和“喀秋莎”隨時準備最後一戰。
李承晚集團盤踞的金城地區有大量的防禦工程,火力點透過交通壕相連,形成相當堅實的環形防禦體系。只靠步兵強攻當然不行,彭德懷決定在正面的戰場上出動火箭炮轟擊敵方陣地,參戰的部隊則埋伏在兩邊。
戰鬥開始時,“喀秋莎”和其餘的火炮對敵軍陣地進行了長時間的轟炸,伴隨著發射的號令,大量的炮彈冒著滾滾濃煙衝向了敵軍的陣地。
這次戰鬥發出的炮彈一共1900噸,敵軍原本引以為傲的防禦體系,還沒發揮它該有的作用就被鋪天蓋地的炮火摧毀。這場戰役後,志願軍收復了160餘平方公里的陣地。
在抗美援朝戰鬥裡炮兵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殺傷力的“喀秋莎”更讓聯合國軍十分恐懼,但這種火箭炮也並非完美,仍然有許多缺陷,比如發射的準確度不夠高,不如榴彈炮;發射時聲音大,火光也大,很容易暴露志願軍陣地的位置;體型大架勢大,走在路上哪裡都得給它讓路;裝載炮彈的時間也比其他的火炮時間長。而本身“喀秋莎”也如少女之名一樣嬌貴,十分脆弱,完成任務後需要立即撤走。
但幸而“喀秋莎”威力大,基本兩輪炮彈發射出去敵軍陣地基本就會被摧毀,運載“喀秋莎”的戰車速度快,時速可達90公里,加之基本沒有遇到下大雨地面過於泥濘不便撤走的情況,“喀秋莎”始終沒有被摧毀過一門。在後來透過研究“喀秋莎”,新中國的技術骨幹甚至研究出了第一批自制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