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2021年度動物,是誰?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如果

為剛過去的2021年選一個

年度動物

你會想到誰?

是黑龍江進村的東北虎

是青海誤入羊圈的雪豹

還是杭州出逃的花豹?

在星球研究所看來

無論是關注度,還是影響力

2021年度動物

“大象”莫屬

雲南北遷的象群

讓大象徹底走進了我們的視野

(非洲稀樹草原上的大象,攝影師@黃力生)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當你凝視大象

一定會被它

1.9~4米的高度,2.4~6噸的重量

所震撼

(一頭出現在雲南普洱某處茶園的成年亞洲象,巨大的體型能給人強烈壓迫感,攝影師@何新聞)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當你深入大象的內心世界

一定會被它

為新生欣喜,為離去哀悼的情義

所感動

(一頭年輕的非洲草原象正用鼻子抓起一把植物舉到眼睛處,或許它是在用其驅趕蚊蟲,攝影師@賈紀謙)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當你回望大象的家族歲月

一定會被它

從微末到輝煌

又從輝煌到微末的跌宕往昔

所吸引

(請橫屏觀看,大象家族圖譜,製圖@漢青&陳隨/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就讓我們一起

凝視、深入、回望

大象的煙雲往事

重新認識這個

神奇的陸地巨獸

01

象族崛起

大象所屬的

長鼻目

因長鼻而得名

但回到6000萬年前

已知最早的長鼻目類群

磷灰獸

Phosphatherium spp.

並沒有長長的鼻子

體型也遠不及如今的大象

根據殘缺的化石碎片推測

它只是個10-15千克

小個子

(圖為在家人的巨大身軀庇護下的新生非洲草原象,剛出生的小象體重已經接近100千克,已經碾壓星所的所有小夥伴了,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然而

氣候環境的改變

讓這個小個子意外找到了

一個翻身發家之道

變大

(位於非洲北部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的北部地區是長鼻目動物的起源地,包括磷灰獸在內的眾多早期長鼻目成員都發掘於此,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約4000萬年前

非洲大陸的北部還沒有撒哈拉沙漠

相反,這裡是一片溼潤的湖泊溼地

生活在此的長鼻目動物類群

始祖象

Moeritherium spp.

依然沒有長鼻,它們形似家豬

肩高不足1米,體重200多千克

水中柔嫩的水草是它們的主食

(始祖象曾被認為是最早的長鼻目動物,是大象的祖先,並因此得名,直到磷灰獸的發現,改變了這種認知,但始祖象的名字卻一直保留下來,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此後氣候日益乾燥

湖泊溼地逐漸被森林草地取代

柔嫩的水草越來越稀缺

長鼻目動物為了果腹

只好改吃岸上糙硬的植物

新食物比水草更難消化

為了延長消化時間

更充分地吸收草葉中的營養

有著更大消化系統的個體佔了上風

因此它們的體型隨之越長越大

(正在進食樹葉的大象,攝影師@段黃德)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約2000萬年前

長鼻目動物的體型

已接近今天的大象

此後1000多萬年時間裡山河劇變

它們從非洲出走其他大洲

發展出更多成員,演化出更多類群

開啟了長鼻目的黃金時期

(長鼻目的歷史擴散路線,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黃金時期

嵌齒象科動物

遍及歐亞非,還有美洲大陸

其中的

嵌齒象

Gomphotherium spp.

下頜又尖又長

如同“嵌”在上頜的兩根長牙之間

(嵌齒象的復原示意圖,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嵌齒象科中有一類極為特別

它們下頜極度拉伸

加上前方扁平的下門齒

形同一個巨大的鏟子

可以用於鏟食樹皮等食物

被形象地稱為

鏟齒象

Platybelodon spp.

(鏟齒象復原示意圖,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同一時期的歐亞非大陸上

還生活著一個長鼻目的古老類群

恐象

Deinotherium spp.

它們早在始祖象時期

就與其他成員分道揚鑣,獨自演化

下頜長著一對獨特的向下彎曲的象牙

可以用來掘根或剝去樹皮

這個類群中的一些成員比如今的大象還高大

巨大的體型和奇特的象牙

使它們有了“恐怖野獸”之名

(恐象的復原示意圖,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黃金時期一直延續到

大約500萬年前

此時的氣候變得越發乾冷

山海劇變,草木異色

對原環境的高度依賴而沒能反應過來的

鏟齒象等許多長鼻目成員

紛紛止步於此

隨後

家族主力的接力棒傳給了一個

短下頜無下門齒頭骨短平

的長鼻目類群

象科

Elephantidae

(對比長下頜與短下頜,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象科成員,巨星閃耀

大約300萬年前

在我國的甘肅等黃河流域地區生活著

師氏劍齒象

Stegodon zdanskyi

黃河古象

它們身高可達4米、體長近8米

是長鼻目中體型最大的成員之一

它們的象牙長達2米左右

如同兩把長劍一般

(師氏劍齒象復原示意圖,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約20萬年前

在我國的長江、黃河等地區生活著

納瑪象

Palaeoloxodon namadicus

根據1834年印度的一塊股骨化石推測

納瑪象可能超過5米,體重超過20噸

這是如今大象的3~4倍重

它們的象牙動輒3米多長

可能是大象家族的體型巔峰

是有記錄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之一

(納瑪象巨大的股骨化石,股骨素材來源@Wikimedia Commons,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而象科最有名的史前巨星當屬

猛獁象

Mammuthus spp.

龐大的體型、巨大的象牙、濃密的長毛

是大多數人對猛獁象的全部印象

但事實上

除了廣為熟知的長毛象,即真猛獁象之外

猛獁象還有許多種類,它們大小各異

從西伯利亞冰原到歐陸海島

都有猛獁象的身影

(“猛獁”之名源自西伯利亞地區的韃靼語,有“地下居住者”之意,下圖為體型各異的3種猛獁象的復原示意圖,設計@漢青/星球研究所,地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然而

隨著全新世以來氣候變化造成的

棲息地和食物的銳減

以及早期人類的捕殺

大約4000年前

最後一頭猛獁象

倒在了西伯利亞的寒風中

(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館展出的南方猛獁象(Mammuthus meridionalis)骨骼化石,來源@Wikimedia Commons)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至此

偌大的長鼻目家族就只剩下

如今的大象們

(長鼻目主要物種的演化示意圖,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它們被分為

3個物種

乍一看

長鼻大耳,難辨你我

但其實它們大有不同

(請橫屏觀看,3種象的形態對比示意圖,注意現實中象牙的形態差異並不顯著,僅供參考,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如今的大象們

是如何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它們究竟有著怎樣的本領?

02

“大”顯身手

首先

大象有一條長而靈活的

象鼻

它們的頭骨重量

幾乎佔整個骨架的1/4

因此長頸鹿般的長脖子並不適合大象

而作為替代方案

長鼻應運而生

(對比大象和長頸鹿如何取食高大的金合歡的樹葉,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攝影師@程曉敏)

2021年度動物,是誰?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象鼻是上唇和鼻子的結合

它由超過40000塊肌肉組成

是人類全身肌肉數量的60多倍

這使得重達100多千克的象鼻

剛柔並濟,功能強大

既能探觸、交流,又能抓握、吸水

單次的吸水量可達12升之多

(正在取水的非洲象的象鼻,末端可以看到兩個明顯的鼻突,攝影師@戴頻)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其次

大象發展出一對特殊的上門牙

象牙

它不僅是打鬥時的重要武器

還在日常中兼備刀叉撬鏟等多種用途

(兩頭打鬥中的非洲草原象,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再者

象牙之外

大象口中的上下左右

各長著1顆巨大的磨牙

臼齒

大象的臼齒擁有強大的咀嚼能力

並在一生中有5次換新的機會

(亞洲象口中的臼齒,圖中所見的左右兩邊的各是一整顆臼齒,臼齒上的脊突是一種區分和鑑別長鼻目物種的重要形態特徵,也是研磨食物的關鍵結構,來源@視覺中國,製圖@漢青/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象臼齒的換新方式十分特殊

和人類牙齒從下往上的生長方向不同

大象的臼齒是從後往前生長的

就像在牙床底安裝了一條傳送帶

新牙從後往前替換掉舊牙

亞洲象的最後一顆臼齒

大約在40歲左右完成替換

此後隨著這副臼齒磨損殆盡

它咀嚼食物的能力逐漸喪失

生命也隨之走到了盡頭

(大象臼齒的替換示意圖,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在臼齒的幫助下

大象的食譜廣泛

野生亞洲象的食譜有近240種植物

狗尾草、野芭蕉和各種竹子等等

花花果果,草草木木

幾乎都是大象的盤中餐

大象還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每天要花約8個小時進食

一天要吃掉160-300千克的食物

是我們一天食量的100倍之多

它們不是在吃,就是在找吃的路上

(進食中的亞洲象,攝影師@黃力生)

2021年度動物,是誰?

此外

大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

象耳

大象的面板平均厚達2.5-3cm

是人類面板厚度的10倍

而且體表大部分面板沒有汗腺分佈

加上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

這讓降溫成了一個大問題

(大象是典型的厚皮動物,非洲的大象面板上有深深的褶皺,這些皺紋具有保水等神奇的功效,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這時巨大的象耳就尤為關鍵

大象透過扇動耳朵,給流經的血液降溫

而隨著血液迴圈全身

也就達到給全身降溫的作用

(一頭非洲草原象幼崽有著巨大的耳朵,攝影師@劉思堯)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除此之外

大象把象鼻當作沖涼花灑

還會進行草浴泥浴沙浴

多樣的防曬降溫活動

(泥浴既能降溫又能驅蟲,是大象非常喜歡的社交活動,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象鼻、象牙、象耳

這些特殊的外在器官幫助大象

在嚴酷的環境、漫長的時間裡

生存下來

而更重要的是

大象們還有豐富的

內在世界

03

“大”有頭腦

大象的大腦

平均重達5千克,是人腦的4倍

是如今陸生動物中的最大大腦

(亞洲象的智力水平是已知的3種大象中最出色的,它們的頭部隆起還被形象地稱作“聰明瘤”,攝影師@賈紀謙)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雖然大並不等於聰明

但根據評估動物智力水平的

腦化指數(encephalization quotient, EQ

大象的確是很聰明的動物

亞洲象是大象中最聰明的一種

它們的EQ超過2.0

雖與人類7.0的EQ還有差距

但已經2倍於哺乳動物的平均水平

與黑猩猩的智力水平相當

(生活在非洲叢林中的黑猩猩是與人類的遺傳關係最近的動物,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象出色的大腦

首先表現為超凡的

記憶力

大象能記住象群的每一個面孔

這使得“刷臉通行”在象群成為可能

它們還能記住上百公里範圍內的水源位置

幫助它們完成長途遷徙

(請橫屏觀看,水塘邊喝水的非洲草原象象群,攝影師@周偉東)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其次大象具有出色的

邏輯能力

通常我們認為

使用工具”是靈長動物的特長

然而大象對此表示毫無壓力

它們能熟練地使用樹枝等工具

驅趕蚊蟲、撓癢,甚至修腳

不僅如此

想象力

在大象身上同樣表現驚人

它們能讀懂“指向性動作”的含義

能順著所指的方向延伸出去尋找被指物

這個看似簡單的行為

是研究人員評估動物想象力的重要指標

是連黑猩猩也不具備的能力

(一頭成年亞洲象正伸直鼻子,攝影師@賈紀謙)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象腦中發達的海馬體

讓大象能表達出

豐富的情感

它們會同情其他動物的悲慘遭遇

並有拔刀相助的“正義感”

(人們曾多次記錄到非洲的大象幫助其他動物脫困的事件,攝影師@滕洪亮)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在路遇動物屍骨時

對同類的屍骨會表現出更強的興趣

而當更親近的家族成員離世

象群甚至會守在屍體邊數天

併發出悲慟的哀鳴

就像一場隆重的葬禮

(一頭成年非洲草原象正守在一頭小象的屍體旁,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象有情有義,也愛恨分明

如果象群成員遭到人類的襲擊

它們很可能就會襲擊人類村莊

就像執行憤怒的報復行動一樣

(一頭非洲草原象彷彿正在醞釀感情,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象能有如此豐富的內在

關鍵不僅在於一顆出色的大腦

更重要的是它們有和人類相似的

社會性

(奈米比亞的非洲草原象象群,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象群是一個母系社會

由經驗豐富的年長母象帶領

由未成年的小象和成年的母象組成

而公象在成年後就被趕出象群

或獨行,或組成小規模的“單身漢團伙”

只在繁殖期才會與象群有所交集

(一頭落單的成年雄性非洲草原象,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象群的規模從幾頭到上百頭

家域面積從幾十到上萬平方千米

這使得象群的團隊協同能力尤為重要

而如何才能維持象群協同一致呢?

(請橫屏觀看,乞力馬紮羅雪山前的非洲草原象的象群,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象的答案是

溝通

象群依靠一套獨特的語言系統溝通

它由氣味聲音動作組成

這套“象語”讓它們無論相隔多遠

都能維持緊密的協同關係

(象群成員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密,它們擁有一套複雜的溝通方式,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面對面的時候

大象會有豐富的肢體語言

快速扇動雙耳

通常是大象愉悅和放鬆的表現

象鼻指向對方的嘴

通常是它們互相示好的訊號

(非洲安博塞利公園中,一頭年輕的草原象正在向另一頭示好,攝影師@滕洪亮)

2021年度動物,是誰?

昂首挺胸甩起腦袋

也許是它們感受到了威脅

準備放手一搏了

(南非馬迪克韋野生動物保護區,一頭成年草原象勇敢地驅趕非洲野狗群,保護家族中的幼崽不受這些捕食者威脅,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當距離相隔百米

大象能透過氣味等方式溝通

非洲象的嗅覺感受基因數量

是狗的2倍,是人的5倍

能輕鬆聞到百米之外的氣味

時刻掌握著百米外的風吹草動

(雲南普洱的茶園裡,一頭野生亞洲象正抬起鼻子嗅探周圍的情況,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如果相距千米

聲音便成了主要的溝通方式

數十千米的距離需要很強穿透力的聲音

例如頻率在20Hz以下的次聲波

其實鯨魚等許多動物都能感知次聲波

但既能感知又能發出次聲波的動物寥寥無幾

大象就是其中一類

(鯨魚和大象一樣也能感知到次聲波,圖為北部灣海域的一頭布氏鯨正在張大嘴巴進食,攝影師@賴建)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而如果距離更遠

大象是否就無計可施了呢?

並不是

象腳極為敏感

能感知到百公里外的地震波

或許京津兩地的大象每天都在秘密傳信

研究人員推斷,透過這樣的方式

大象能預判遷徙路上的降水和食物狀況

並提前做好出行規劃

(乞力馬紮羅雪山前的非洲草原象群,攝影師@陳小琳)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骨骼精奇,身懷絕技

足智多謀,有情有義

這樣一種“寶藏動物”

值得我們人類好好珍惜

然而

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04

“大”不如人

如今在地球上生活著

40萬頭非洲草原象

6-15萬頭非洲森林象

以及約4-5萬頭亞洲象

它們加在一起還不及人類的

萬分之一

(一頭雌性非洲草原象帶著兩頭小象,大象通常一胎只生一頭小象,雙胞胎較為少見,攝影師@黃力生)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在人類的足跡遍佈世界的同時

大象的分佈範圍

卻從橫跨歐亞非美

一直縮小到非洲亞洲南部

(全球的大象分佈的變化示意圖,地圖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其中

非洲草原象的分佈最廣,數量也最多

它們生活在廣袤的非洲稀樹草原

是媒體上最常見到的一種大象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裡廣袤的稀樹草原是非洲草原象的典型棲息環境,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而同樣分佈於非洲的森林象

只生活在非洲中部茂密的叢林

由於長期被非洲草原象的光環遮蔽

它們直到1900年才首次被科學描述

(非洲森林象的典型棲息環境,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亞洲象顧名思義在亞洲

如今它們只在亞洲南部的叢林中活動

是分佈在我國的唯一一種大象

我國的雲南南部是它們分佈的北緣

(一位來自雲南西雙版納野象谷的“象爸”正帶領他的“學員”進入叢林開展野化訓練,作者/來源@康平/中新社/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然而回到商周時期

你甚至能在河北地區看到野生亞洲象

春秋戰國時亞洲象能到淮河一帶

唐代則來到長江以南

宋代已退至嶺南

(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內的商代青銅象尊,頭頂的凸起和相對較小的耳朵是典型的亞洲象特徵,可見在商代,亞洲象的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攝影師@見書)

2021年度動物,是誰?

19世紀在兩廣還有野生亞洲象的記載

可僅僅過去200年時間

就只有雲南南部還有野生亞洲象了

亞洲象在這3000年的時間裡

0.5緯度/100年的速度向南退縮

究竟發生了什麼?

(我國曆史上的野生亞洲象分佈變化圖,地圖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是正常的自然規律

可大象們的遭遇並不正常

因為影響大象生存的因素

不只有自然,還有人類

(帶著枷鎖和鐵鏈的未成年的亞洲象,馴象人手中的象鉤是讓它乖乖聽話的利器,攝影師@段黃德)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非洲的大象

一直在人類的槍口下掙扎

它們巨大的象牙

是偷獵者覬覦已久的目標

亞洲象的象牙相對較小,加上行蹤更隱秘

因此偷獵象牙對亞洲象的威脅相對較小

在2015年之前

全球每年有近35000頭大象慘遭獵殺

如今,越來越多公象不再長有巨大的象牙

這是人類插手“自然選擇”的結果

(上個世紀,一處存放繳獲的非法盜獵所得象牙的倉庫,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亞洲象

雖然躲過了象牙獵人

卻仍然躲不過瀕臨滅絕的命運

因為在人口密集的亞洲地區

人象衝突棲息地破壞馴養

才是威脅野生亞洲象的主要因素

(在垃圾場覓食的野生亞洲象,作者/來源@人民視覺)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隨著人類活動的發展

大片的亞洲象原始棲息地被佔用

人象頻繁遭遇,人象衝突愈演愈烈

在東南亞的部分地區

人們甚至用燒著的輪胎驅趕大象

或往象食中埋藏炸藥等極端手段來報復大象

衝突已演變成我國和其他國家地區

威脅亞洲象生存的最主要因素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

如今我們開始退耕還林

卻殊不知巨樹成蔭的森林

並非亞洲象的理想棲息地

它們更喜歡散佈著大小空地

生長著豐富的低矮灌叢的

馬賽克式叢林

(林間空地是野生亞洲象最重要的活動場所,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馴養

是威脅亞洲象的另一大因素

它們比非洲的大象更聰明,也更溫順

因此長時間被廣泛地用於

重體力勞動表演戰爭

(甲骨文中的“為”字是由“手”和“象”組成,有“人牽大象去勞作”之意,可見馴象的歷史從華夏之初就已經開始,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大部分的馴象

都來源於野外捕獲

而非人工繁殖

因為亞洲象的懷胎時間接近2年

小象需要3-4年才能形成勞動力

人工繁殖大象的成本和技術都非常高

(尼泊爾地區仍有大量的亞洲象被用於搬運重物,攝影師@何小清)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儘管如今不再需要

大象為我們耕作打仗

但在全球的動物園、馬戲團和旅遊景區

仍然馴養著大約15000頭大象

它們或被囚禁在圍欄裡

或被套上沉重的枷鎖

這是在用它們一生的委屈

換取人們一時的快樂

(在馬戲團表演的亞洲象,攝影師@萬賁)

2021年度動物,是誰?

不僅應該

我們也更需要

重新認識大象

試著找個機會

好好凝視一頭大象吧

那時你更能感受到

象族歷史的滄桑

自然生命的奇妙

以及

人象共有的美好

那些天真爛漫的

那些任性無畏的

……

(非洲草原象母子的背影,來源@視覺中國)

2021年度動物,是誰?

在人類越發強大的今天

巨獸時代雖已遠去

但大象的故事還

遠未落幕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左口

編輯:河邊的卡西莫多

圖片:潘晨霞

地圖:陳志浩

設計:漢青、陳隨

頭圖和1:1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審校:河邊的卡西莫多、張照、鄭藝

專家審校:於秋鵬、黃程、王維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 陳明勇, 吳兆錄, 董永華等. 中國亞洲象研究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6.

[2] 姜志誠,李正玲,保明偉,陳明勇.中國亞洲象取食植物種類統計與分析[J].獸類學報,2019,39(05):514-530.

[3] 李純,曹大藩.中國亞洲象保護歷史回顧與思考[J].林業建設,2019(06):6-10.

[4] 劉民鋼.說文解字——“象”[J].書法,2020(04):137.

[5] [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環境史[M].梅雪芹,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6] 張鋒.大象的起源與演化[J].生物進化,2014(03):29-33.

[7] 周方易.中國大象:一個龐大智慧的家族[J].森林與人類,2019(06):10-31.

[8] Asier Larramendi. Shoulder Height, Body Mass,and Shape of Proboscideans[J].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2016,61(3).

[9] Benz A. (2005) The elephant’sho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defined locations underconsidera-tion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 InauguralDissertation,Vetsuisse-Fakultät Universität Zürich.

[10] Ba Tes L A , Poole J H , Byrne R W . Elephant cognition[J]. Current Biology, 2008, 18(13):R544-R546.

[11] Cardillo, Marcel, Mace, et al. Multiple Causes of High Extinction Risk in Large Mammal Species.[J]. Science, 2005.

[12] Erich Thenius. The Distribution of Proboscidea (Elephants) [J]. Kosmos, 1964: 235-242.

[13] Gheerbrant, E., Sudre, J. & Cappetta, H. A Palaeocene proboscidean from Morocco. Nature, 1996, 383, 68–70.

[14] Grubb P , Groves C P , Dudley JP , et al. Living African elephants belong to two species: Loxodonta africana(Blumenbach, 1797) and Loxodonta cyclotis (Matschie, 1900)[J]. Elephant, 2000,2(4):1-4.

[15] Johnson C. N. Determinants of loss of mammal speci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megafauna’ extinctions: life history and ecology, but not body size [J]. Proc. R. Soc. Lond. B. 2002, 269: 2221–2227.

[16] Meyer M., Palkopoulou E., Baleka S., et al. Palaeogenomes of Eurasian straight-tusked elephants challenge the current view of elephant evolution[J]. eLife, 6:e25413.

[17] Niimura Y , Matsui A , Touhara K . Extreme expansion of the olfactory receptor gene repertoire in African elephants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orthologous gene groups in 13 placental mammals[J]. Genome research, 2014, 24(9):1485-96.

[18] Peiris U , Padmalal U . Assessment of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bitat of wild elephants in Sri Lanka[J].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Forestry & Environment Symposium, 2012.

[19] Palkopoulou E, Lipson M, Mallick S, et al. A comprehensive genomic history of extinct and living elephan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Mar 13;115(11):E2566-E2574.

[20] Roth, G., and Dicke, U. (2005). Evolution of the brain and intellig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9, 250-257.

[21] Shoshani J , Eisenberg J F . Elephas maximus[J]. Mammalian Species, 1982(182):1-8.

[22] Shoshani J . Understanding proboscidean evolution: A formidable task[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1998, 13(12):480-487.

[23] Tsien, J.Z. (2015). A Postulate on the Brain's Basic Wiring Logic.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38, 669-671.

星球研究所

解構世間萬物,探索極致世界

···THE END···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12-21

相關文章

腦梗來襲,睡覺先知?如果睡覺時出現這五種表現,警惕腦梗的發生

腦梗來襲,睡覺先知?如果睡覺時出現這五種表現,警惕腦梗的發生
晚上在醫院值班的時候,小電話一響,我就知道是急診科叫急會診了,這些病人要麼是腦出血患者,要麼是腦梗死患者,多數還是屬於腦梗. 其中有不少人還屬於大面積腦梗死,這種型別的腦梗死由於腦細胞已經發生了大面積 ...

血管不是突然“堵”的,睡覺出現4種表現,建議及早做腦CT檢查

血管不是突然“堵”的,睡覺出現4種表現,建議及早做腦CT檢查
導語:血管就像身體中的通道,為身體各個部位輸送血液和氧氣,排出體內垃圾和廢物.血管工作的時間長了也會出現問題,出現斑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血栓,導致血管堵塞,影響血液迴圈,從而誘發身體病變. 血管內一旦 ...

神經內科專家:腦梗來臨,身體3個月前就有“暗示”,別不當回事

神經內科專家:腦梗來臨,身體3個月前就有“暗示”,別不當回事
家住廣東的陳先生今年56歲,在三天前因為急性腦梗住院,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左側肢體無法活動,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偏癱. 據瞭解,在發病當天,陳先生吃完晚飯之後正想下 ...

神經內科主任:腦梗來臨,身體3個月前就有“暗示”,別不當回事

神經內科主任:腦梗來臨,身體3個月前就有“暗示”,別不當回事
導語:"家住在福建的高先生,今年63歲.在一個星期之前,因為急性腦梗塞入院,經過醫護人員緊急搶救.高先生算是保住了一條命,但是也由於這一場急性的疾病,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左側肢體無法活動 ...

早晨易發腦梗心梗!醫生提醒:早起特別注意這幾點

早晨易發腦梗心梗!醫生提醒:早起特別注意這幾點
每天早晨的公園以及廣場是最熱鬧的時候,到處可見老人們下樓晨練的身影.你是不是也是晨練裡的一份子呢?研究發現,清晨是心血管和腦血管事件的高發時間,例如缺血性中風在這段時間的風險是其他時間的4倍,心血管死 ...

晚上肚子餓…“吃點東西后睡覺”和“空腹睡覺”,哪個更正確?
晚上,在"差不多該睡覺了"的時候感到肚子餓的話,你會怎麼做呢?"吃點東西再睡"派和"不吃東西,餓著肚子睡"派是分開的. 前者認為" ...

李雪健抗癌成功二十年,提醒:發現4個異常,或是鼻咽癌敲門

李雪健抗癌成功二十年,提醒:發現4個異常,或是鼻咽癌敲門
中國最貴的演員是誰? 有人說李雪健才是中國最貴的演員,不是因為他的薪酬貴,而是因為他演技貴,出道40多年,已經拿到了33個影帝,是中國唯一的大滿貫影帝. 近幾年,李雪健的身體越來越不好,聽力變得越來越 ...

糖尿病足來臨前,雙腳或有4種異常表現,糖友們早知早好,別忽視

糖尿病足來臨前,雙腳或有4種異常表現,糖友們早知早好,別忽視
糖尿病足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是由於血糖控制不良而造成的,糖尿病足的危害特別大,一個小小的傷口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潰爛,嚴重時可發生壞疽,甚至需要截肢,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生存質量嚴重下降,甚至 ...

53歲男子,深夜腦梗癱瘓,提醒:中老年人晚飯後,要少做3件事

53歲男子,深夜腦梗癱瘓,提醒:中老年人晚飯後,要少做3件事
一天深夜,救護車呼嘯而至,送來了一位53歲的男性患者,王師傅. 當晚,他在朋友做客時突然手腳無力,無法吞嚥,隨後暈倒在地.檢查後,醫生診斷為"急性大面積腦梗死",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 ...

睡覺時突然"一腳踩空"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睡覺時突然"一腳踩空"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可能是疾病的徵兆
夏去秋來,天氣變得涼爽起來,晚上終於能睡個好覺了!半夜熱醒?不存在了! 可是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熟睡的時候突然有"一腳踩空"的感覺,然後驚醒. 小時候問長輩時,基本是告訴 ...

為何中國腦梗越來越多?醫生:不要只補充葉酸,做好這2點更重要

為何中國腦梗越來越多?醫生:不要只補充葉酸,做好這2點更重要
經常看新聞的人會知道,我國腦梗發作率似乎越來越高,每天新聞不是某職工上班時突發腦梗離世,就是某大爺在睡夢中突發腦梗喪失部分功能.現在看來,腦梗在中國的發作率似乎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 中國卒中疾病調 ...

為何中國腦梗患者越來越多,美國卻在減少?做好這3點勝過補葉酸

為何中國腦梗患者越來越多,美國卻在減少?做好這3點勝過補葉酸
國際心血管領域頂尖醫學雜誌<血液迴圈>的橫斷面調查研究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腦梗的標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到2016年的2.19%.而對美國的調查顯示其腦卒中的發病率逐年減 ...

動物的十種神奇睡覺方式
當您想到睡覺時,您可能不會想象自己懸掛在樹枝上.漂浮在海面或與所有家人一起在地板上堆成一大堆.當然不是!但是,這些只是一些動物睡眠方式的幾個例子.繼續閱讀以瞭解十種不像你和我那樣睡覺的動物. #10 ...

老年人預防腦梗,補充葉酸很重要,如何補才正確?總結3個要點

老年人預防腦梗,補充葉酸很重要,如何補才正確?總結3個要點
"爺爺,你懷小寶寶了嗎"坐著一旁的爸爸大吃一驚,連忙把圖圖拉到自己面前,問他為什麼覺得爺爺懷小寶寶了. "媽媽懷妹妹就吃的爺爺吃的小丸子,媽媽還告訴我是為了肚子裡的妹妹長 ...

美國腦梗越來越少,中國卻逐漸增多?醫生建議:別忽視綠葉蔬菜

美國腦梗越來越少,中國卻逐漸增多?醫生建議:別忽視綠葉蔬菜
中國腦梗患者這麼多,很多都是高血壓導致的,可是血壓跟什麼有關呢? 一直以來,大家都不得不忽視一個問題,那就是腦卒中. 只要你願意打聽,相信你身邊很多人都在上了歲數之後出現腦卒中,無論是腦出血還是腦梗死 ...

為啥睡覺時愛把腳伸到外面?有時身體還會突然抖一下?
本文審稿: 陶寧,博士,國家級研究所副教授 陳海旭,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副所長,碩士生導師 晚上睡覺,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候,身體得到休息,情緒得到平復.不過,同是睡覺,姿勢.習慣卻各不同,有人喜 ...

中國腦梗發病率全球第一!都是葉酸吃少了?腦梗與葉酸有什麼關係

中國腦梗發病率全球第一!都是葉酸吃少了?腦梗與葉酸有什麼關係
導語:腦梗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約佔全部急性腦血管病的70%,中老年人容易得腦梗,腦梗死的型別有很多種,主要是從病因和梗死部位進行劃分的,從病因上來說主要有心源性栓塞型,小動脈閉塞型,大腦動脈粥樣硬化 ...

缺鋅與腦梗有關嗎?飲食缺乏這種元素或增加腦梗風險,教你怎麼吃

缺鋅與腦梗有關嗎?飲食缺乏這種元素或增加腦梗風險,教你怎麼吃
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腦梗發病率位居全世界第一,是美國的2倍,如今腦梗越來越常見,而且年齡呈年輕化的趨勢,其實腦梗的發生並非偶然,很大程度上就和現在人們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 尤其是在飲食上,長期攝 ...

老年人預防腦梗與老年痴呆,如何補充葉酸與B12很重要,請看此文

老年人預防腦梗與老年痴呆,如何補充葉酸與B12很重要,請看此文
現在社會人們都特別注重養生,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由於社會的發展對人們造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人們的生活習慣多多少少都有些改變. 根據調查發現,現在我國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最高的病是腦梗以及老年痴呆.而且我 ...

中國人中風發病率居世界第一,如何減少腦梗風險?重點做好這3點

中國人中風發病率居世界第一,如何減少腦梗風險?重點做好這3點
根據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中國人群中腦卒中的發病率高居世界第一,如果與美國相比,中國人腦卒中的發病率要高出一倍,而國內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推算,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超過250萬人,而大約有150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