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北約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快速推出、部署三代機,它們在機動性、航電、空空/空地武器、航程等方面壓制蘇聯空軍第二代戰鬥機(米格-21/23等),為蘇聯帶來巨大的空防壓力;
早在20世紀60年代,蘇聯的工業間諜、軍事間諜就高度關注美帝的ZF-15A專案:1969-1970年初,蘇聯三大設計局(蘇霍伊、米格、雅克列夫)各自拿出對付ZF-15A的蘇聯三代機方案——都被蘇聯高層擱置了。直到1971年,蘇聯部長會議主席下屬的軍事工業委員會才做出研製蘇聯新一代戰鬥機的決策:蘇聯航空工業工業部向各個設計局下達研製計劃指令;
當時,蘇聯國土防空軍覆蓋蘇聯全境:在蘇聯北極圈區域內的“白令海峽沿岸—北歐”方向,美國空軍二代機無法從這個方向對蘇聯造成威脅;因此,蘇聯國土防空軍僅部署圖-128P,而米格-21PF/23P等具備中距攔截能力的戰鬥力沒有部署;更加沒有在靠近白令海峽的蘇聯一側部署國土防空軍戰鬥機;而軍用機場更加遙遠:距離白令海峽最近的國土防空軍基地在1800公里之外的馬加丹州。僅有一個雙機組或者四機組隨時執行緊急任務;樞紐基地遠在2100公里之外的勘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
正是由於北極內基地群的缺乏,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只是採用圖-128P鎮守——美國三代機出現之前,也只有轟炸機可以威脅蘇聯了;美國也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能力支援二代機長期遠征蘇聯北極圈——蘇聯使用圖-128P足夠攔截轟炸機了。所以,蘇聯與美國的較量放在了千島群島和勘察加群島一線:距離北極圈區域二千公里;
美國在阿拉斯加也僅有少量F-4,多數以F-102/106截擊機為主力——它們也以防空任務也主要目的;
但是,自1974年美國第三代戰鬥機、預警機、資料鏈、新型空中雷達服役以後,蘇聯發展的截擊機武器毫無優勢,甚至處於劣勢——蘇聯國土防空軍立即提出發展新一代截擊機和武器/導航系統:它們必須具備攔截美製三代機能力、它們可以最大限度克服在北極圈地區內導航不穩定的難題;
蘇聯克格勃在第三代戰鬥機研發上發揮重要作用:它獲取了YF-15/16/17專案的大部分內容、加工工藝、航電裝置效能、新型中/近程空空導彈等詳細資料——三個設計局對美國的三代機進展瞭如指掌;同時,蘇聯特工機構對美帝航天事業/洲際導彈的發展也非常清晰,蘇聯洲際導彈也在20世紀60年代奮力超越美國;
蘇聯空軍對於三代機的需求與國土防空軍大致相同:歐洲密佈的導航站不會讓三代機遇到北極圈內導航弱的難題,可是,它們必須具備簡易機場跑道上起降能力——也是米格-29設計方案基礎之一;而米格-23在實戰和執勤中表現不穩定、故障率高的缺點讓米格設計局不斷改進米格-21、被迫保留相當數量的米格-21戰鬥機執勤:米格-21服役型號多達14個、近20種亞改型,它始終缺乏中程空戰能力;而米格-23的低可靠性讓東德空軍在1978年接收米格-23ML以後,堅決將它們退回蘇聯,寧願等待米格-29成熟再更換舊機型;所以,米格-23ML的設計和效能不能對抗美製三代機;
不過,部署在東德的蘇軍米格-23數量比例始終超過米格-21:它的中距空戰能力比米格-21強——蘇聯國土防空軍也裝備了米格-23系作為截擊機使用;米格-25的橫空出世讓蘇聯國土防空軍比較滿意:但是它還是側重於戰時制空作戰;何況它的缺陷也無法對抗美製三代機;
由此,蘇聯前線航空兵和國土防空軍在美製三代機的威脅之下都提出了反制它的要求:加快蘇聯三代機的入役速度!蘇聯三代機採取與美製三代機相同的發展戰略:輕型機與重型機相結合、兼顧航空兵大規模作戰的需求,又可以滿足國土防空作戰急需的大航程和獨立執行任務的需求——米格-29和蘇-27都是按照國土防空軍和蘇聯空軍通用的原則設計:1970年代,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會議、蘇聯空軍/國土防空軍確定的計劃,輕型機和重型機列裝比例保持4:1到3:1的比例——這也為1984年的國土防空軍合併蘇聯空軍奠定基礎;
冷戰期間,蘇聯空軍規模一直超過北約和美國:它既要在總兵力上佔據優勢、又要在交戰區域保持相對優勢。於是,它在前線保持大量戰鬥機以便大規模兵力快速升空、奪取戰區制空權。所以,華約空軍承擔前線航空兵使命、蘇聯空軍承擔遠端打擊和增援——保持在東歐前沿的強烈攻擊態勢。所以,蘇聯空軍設定的“維護簡單、效能可靠、適應惡劣環境”成為蘇式第三代輕型戰鬥機必須具備的要素;而蘇聯第三代重戰則要保護輕型機返場週期、接替作戰使命、壓制西方第三代重型機;
為了達到制空目的,蘇聯第三代輕型機主要部署在前線機場:東德空軍試圖以米格-29取代所有米格-21的戰術企圖由此而來;蘇聯前線航空兵則要求米格-29替代所有米格-23和米格-21——米格-29的50-400公里滿載作戰半徑恰好符合蘇東空軍機場到戰術前線的距離,它可以覆蓋地面戰術/戰役縱深、持續不斷地大規模作戰,讓蘇東空軍在作戰強度和持續時間上壓倒北約和美國空軍!
其實,蘇聯空軍的這一理論借鑑美國空軍在越戰經驗:美帝戰鬥機的中距空戰只是破壞北越空軍輕型戰鬥機編隊隊形造成的近距空戰機會,然後在近距離空戰中消滅北越戰鬥機。而蘇聯空軍卻將這一落後戰術發揚光大:採用不具備中距空戰的輕型戰鬥機編隊與具備中距空戰能力的截擊機協同作戰,多批次、多高度、多方向發動進攻——所以,蘇聯將第二代戰鬥機的戰術用於第三代戰鬥機之時,它認為第三代戰鬥機急需同樣龐大的數量;
可是,第三代戰鬥機本身就具有中距空戰和多用途能力:米格設計局在米格-29設計方案中就明確這一點,蘇聯空軍合成指揮員可以將過去承擔中距空戰的截擊機和戰鬥機任務合併再分配給第三代輕型戰鬥機,大大簡化了戰術、指揮層級、前線部署、後勤維護;蘇東空軍也可以將規模優勢發揮的更加明顯:第三代戰鬥機可以在空戰中節省繁瑣的空地、空空協同程式,作戰靈活性格自由度空前釋放,二代機再無空間抗衡三代機——蘇聯空軍全面換裝之時爆發的空戰驗證了這個戰術思路;
第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主力由美製第三代輕型機和重型機組成,它們充分發揮第三代戰鬥機航電、武器、通訊、電子戰優勢,將敘利亞的第二代戰鬥機群打的落花流水:全程參與的蘇聯國土防空軍、蘇聯空軍顧問團及時總結,蘇東國家加快了更新第三代戰鬥的腳步;
敘利亞的慘敗證明:在第三代戰鬥機發展方向上思路清晰的蘇聯空軍(國土防空軍)沒有踏入誤區,它們研判非常準確。第三代輕型戰鬥機既可以大量部署在前線支援地面部隊,又可以與北約第三代戰鬥機鏖戰;而第三代重型戰鬥機適應大空域大縱深作戰,也可以在廣闊、缺乏可靠導航網路的北極圈攔截美製第三代重型機入侵——美製第三代重戰群在北極圈區域與蘇聯空軍重戰/重截機的較量中,它們沒有佔到便宜—接著,蘇聯第四代戰鬥機在20世紀中後期開始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