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和夫人鄧穎超終生沒有子女,只有一個養女孫維世。
孫維世是新中國戲劇奠基人和新中國三大導演之一,他的父親在大革命時期擔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是周總理的革命摯友。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第四天,孫炳文被特務逮捕殺害,年幼的孫維世就和母親孤苦伶仃地生活,到了抗戰爆發的那年,周總理才找到孫維世,並認她為乾女兒,相對彌補了周總理鄧穎超夫婦無子的遺憾。
其實在收養孫維世之前,周總理有過兩次當父親的機會,只是因為革命事業,錯失了。
第一次是在國民革命軍東征時期,是鄧穎超私自做主打掉了孩子。周總理和鄧穎超於1925年8月8日結婚,當時沒有婚禮、沒有賓客,只有久別重逢後的新婚之夜,佈置得非常簡陋,第二天夫妻二人就各奔東西開展革命工作。
而且在這一年,國家正處於國民革命軍東征時期,周恩來作為東征軍政治部主任隨蔣介石奔赴前線,根本沒有精力來照顧孕中的鄧穎超。而鄧穎超年輕氣盛,覺得孩子來的不是時候,影響了革命工作,就瞞著周恩來主動打掉了孩子,自此周總理第一次喪失了做父親的機會。
後來鄧穎超告訴周恩來的時候,溫文爾雅的周總理罕見大動肝火,批評妻子沒有好好愛護身體,不該把孩子和革命事業對立起來。
第二次是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後,鄧穎超生下孩子後夭折。1927年4月,正在進行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出現破裂趨勢,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開始大肆逮捕和殺害共產黨人,廣州軍閥陳濟棠也開始對共產黨員動手。
此時周總理在中共中央駐地上海工作,擔任中共上海區委軍委書記,沒有時間和精力照料身在廣州懷有身孕的妻子鄧穎超。更令人心痛的是,鄧穎超肚子裡的孩子體重超過了正常標準,很難生產。那時的婦產醫院還不具備剖腹產手術的技術,只能用產鉗,最終導致孩子頭顱受到嚴重損傷,生下後不幸夭折,鄧穎超也被告知無法再生育。
失去孩子的鄧穎超內心極度痛苦,周總理也萬分悲痛,第二次當父親的機會又沒了。
不過,周總理和鄧穎超夫婦並沒有長期陷入喪子的悲痛中,而是迅速調整姿態,迎接新的挑戰。4個月後,周總理還領導了南昌起義,繼續開始他信仰的革命事業。
從此,周總理鄧穎超夫婦始終把革命工作、社會主義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一心為國、鞠躬盡瘁。
當然了,儘管周總理夫婦此生無法享受自己的孩子帶來的樂趣,但還有7個侄兒侄女,待他們視同己出。
周總理家共三個兒子,周總理排行老大、二弟是周恩溥、三弟是周恩壽。
總理的兩個弟弟共育有4個兒子、3個女兒。其中二弟周恩溥只有一個兒子叫周榮慶,三弟周恩壽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分別是大兒子周秉鈞、二兒子周秉華、三兒子周秉和、大女兒周秉德、二女兒周秉建、三女兒周秉宜。
這7個侄兒侄女基本都得到過周總理的親情照料,甚至有些侄兒進入中南海陪伴伯父周總理生活。那麼周總理的7個侄兒侄女現狀如何呢?
一是周榮慶,他的父親周恩溥於1945年初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在嚴刑拷打之下犧牲。只剩下周榮慶和媽媽王蘭芳相依為命,日子過得非常清苦,但是他從來沒有藉助伯父周恩來的關係向組織伸過手。
抗美援朝戰爭之後,周榮慶接受伯父周總理的意見,轉業時主動到艱苦的河南一家衛校當宣傳文化幹事、到焦作市九里山鋼鐵廠當工人。可以說周榮慶一生都沒有當過國家幹部,始終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奮鬥一生。
二是周秉鈞,新中國成立時,他才7歲就隨伯父伯母周恩來夫婦住進了中南海西花廳,在一起生活長達7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周秉鈞搬出了中南海,沒多久就參加了部隊,當了空軍飛行員。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解放軍空軍的一名副師級軍官,當了31年兵轉業到了廣州。
三是周秉華,19歲時就參軍入伍,當了一名普通的通訊兵戰士。由於當時的服役期是三年,周秉華幹滿三年沒有轉士官就退役了,被分配到基層工廠當一位光榮的勞動工人,即使最終熬到了正處級幹部,也僅僅是非領導職務的正處級調研員崗位。
四是周秉和,出生時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名字還是周總理起的,寓意是把握和平。在他小的時候,父母周恩壽夫婦經常帶著孩子們到中南海的伯父家串門。成年後經過3年的下鄉勞動,周秉和如願考上了清華大學。不過畢業了他沒有從政,而是在北京市自動化技術研究所、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中國作家協會等單位工作,現任中國知青網理事長。
五是周秉德,作為周家直系4代人中出生的第一位女孩,周秉德深受周總理疼愛,她12歲就住進了中南海,和伯父伯母在一起生活了15年,成為與周恩來關係最密切的晚輩,見證了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元勳的工作生活,後來在中國新聞社副社長的崗位上退休。
六是周秉宜,她和姐姐周秉德一樣,童年時代就被伯父周總理接到中南海一起生活了19年,深受周總理夫婦言傳身教的影響。長大後,周秉宜專門從事周恩來思想研究工作,擔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周恩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擁有很高的學術造詣。
七是周秉建,她年齡輕輕就到了內蒙古插隊鍛鍊,一步步從內蒙古基層的大隊黨支部書記,成長為財政部的一名普通幹部,現為全國政協委員。周秉建相對於前面的哥哥姐姐,在仕途上走得更成功些。
所以,從周總理7個侄兒侄女的生活、工作經歷來看,他們雖然是開國總理的親人,卻從沒有享受到周總理帶給他們的“關係”紅利,或者領導幹部的“特殊待遇”,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應有的生活。
而這也是周總理在教育侄兒侄女的過程中,早已立下了家訓。
周總理面對眾多侄兒們時多次教導說:你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和人民群眾都一樣,在家可以叫伯伯,出去不允許說和我之間的關係。這句話也成為周總理侄兒們一生遵守的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