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萬眾期待的新時代國際電影節·金揚花獎獲獎名單終於公佈。據悉,經過層層遴選與評比,這一次的獲獎名單最終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頒發給百部優質電影作品,另一部分是獎給了百位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百部優質作品橫跨華語影史86年,從《風雲兒女》到《長津湖》,主旋律題材依舊倍受青睞
從本次獲獎的百部作品名單中,我們不難發現主旋律電影依舊是奪獎熱門。
但從資料看,主旋律電影的發展其實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自1952年上映的《南征北戰》開始到1965年的《地道戰》,
再從1985年的《高山下的花環》,
到1992年的《大決戰之平津戰役》的這40年,
可以說是主旋律電影的蓬勃發展時期。但那之後,主旋律電影似乎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一樣,進入了漫長的沉寂期。
而打破這一沉寂局面的,就是2007年電影《集結號》的出現。
自那之後國產電影市場才又重新接納主旋律電影的加入,主旋律題材的電影終於再次迎來了它的“春天”。
也許是前幾年的沉寂,使得主旋律作品有機會積攢了許多能量的原因,有一段時間無論是小熒屏還是大銀幕,主旋律作品開始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院線方面,從2009年的《建國大業》到2017年的《戰狼2》之後,主旋律電影基本保持著一年一部,甚至一年兩部的頻率,不斷向觀眾輸出優質作品。
例如去年大爆的《長津湖》,就受到了觀眾的普遍好評。
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是哭著看完的電影,因為心疼戰士們所以在觀影過程中屢次感到心很痛。
電影還引發了一波愛國教育熱潮,很多家長都將它選為給孩子必看的電影之一。因為他們希望孩子們能早些樹立家國意識,不忘前輩,懷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學習。
由此可見《長津湖》在思想傳達這塊詮釋得有多到位,畢竟在喚起愛國意識這一塊,主旋律作品始終擁有它絕對的優勢。這或許也是它雖會經歷低谷,但永不會“落幕”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商業大片和文藝片也都是百部優質電影作品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它們憑藉不同的風格,獨特的優勢,與主旋律電影共同構成了一個非常豐富且多元化的電影市場。
觀眾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型別,這無疑是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百位優秀電影工作者共同助力華語電影發展,獲獎實至名歸
本次金揚花獎在評選百部優質電影作品之時,沒有忘記為了華語電影默默助力的電影工作者們。因此特別選出了一百位有突出貢獻的電影工作者,對他們進行公開表彰。獲獎人群主要分為五類。
首先是13位編劇。他們分別是:方夏衍、田漢、陽翰笙、袁牧之,黃宗江,陸柱國、張宏森、王興東、韓志君、張冀、李平分、趙葆華、方義華、翟俊傑。
編劇對於作品的重要性,那自是不言而喻。因為如果說一個好導演是一部電影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那麼一個優秀的編劇絕對是一部作品的靈魂。
第二類獲獎的是37位導演。他們分別為:謝晉,謝鐵驪、袁乃晨、崔嵬,水華,王家乙、蘇里、鄭君裡、王炎、蔡楚生、凌子風、嚴寄洲、吳天明、吳宇森,吳思遠,吳貽弓、李俊、丁蔭楠,李前寬、謝飛,鄭洞天、張藝謀,陳凱歌、黃蜀芹,尹力、林超賢、陳力,賈樟柯、韋廉、劉偉強、徐克、韓三平、黃建新、宋江波、管虎。
名單中的很多導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讓我比較吃驚的是導演鄭君裡、
蔡楚生也在這份名單之中。
作為老導演,金揚花獎在評選時不但沒有忘記他們的貢獻,反而還給予了他們極大的肯定。可見金揚花在評選過程中考慮得有多周全。
第三類獲獎的是31位表演藝術家。他們分別是:於藍,於洋,王心剛,王曉棠,趙丹,秦怡,盧燕,張瑞芳,田華,白楊,謝芳,孫道臨,祝希娟,張良,龐學勤,李默然,仲星火,牛犇,王鐵成,成龍,劉德華,李雪健,陳道明,鞏俐,姜文,葛優,潘虹,章子怡,吳京,張涵予,李連杰,惠英紅。
可以說,這31位演員每一位都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拿獎是實至名歸。尤其是這兩年勢頭正猛的吳京,因為作品質量好,他的票房號召力不可小覷,已經成長為值得觀眾信賴的演員。
第四類獲獎的是5大製片人。分別是:江志強、楊步亭、林建嶽、邵逸夫、鄒文懷。
第五類獲獎的是14位助力華語電影多元發展的行業人士。他們分別是:張宏,仲呈祥,張會軍,王黎光,王海歌,尹鴻,王丹戎,李行,趙非,鍾惦棐、饒曙光,郝戎,霍廷霄。
這份名單中的人,也許觀眾並不熟悉,但是在華語影視發展的背後,少不了他們的辛苦付出。因此主辦方在評選的時候,特別選出14位,進行褒獎。可見金揚花獎的評價體系還是很完整且專業的。
最後,恭喜以上所有獲獎的作品及個人,感謝他們為華語電影做出的貢獻。更希望那些優秀的電影人能在金揚花獎的鼓勵與認可之下,不忘初心,今後仍能以創作出更多充滿誠意的作品為己任,共同助力華語電影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