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中國天眼最新探測成果,在高置信度星際磁場測量中,中國天眼發現了星際分子云間具有連貫性的磁場結構,該結果異於恆星形成的標準模型預測,為研究恆星形成提供重要的觀測證據。
磁場在恆星、行星和生命的產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形成過程複雜,使得星際間磁場強度的測量成為全球天文界的共性挑戰之一。國家天文臺李菂團隊原創並發展了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使用廣泛存在於宇宙不同時期的、丰度最高的元素——中性氫,利用中國天眼首次進行高置信度星際磁場測量,發現星際分子云間的磁場強度只有地球磁場的十萬分之一,比恆星形成標準模型預測的磁場強度弱至少3至4倍。
觀測結果揭示了分子云在緻密雲核階段即可超前達成磁超臨界狀態,可能存在比標準模型更有效的磁場耗散機制使得恆星提前形成。李菂表示,這是中國天眼利用原子輻射手段探測分子云磁場從零到一的突破,有望將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拓展成為星際磁場測量的重要系統性探針。
中國天眼2020年1月11日透過國家驗收,兩年來執行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年觀測時長超過5300小時,工作效率遠超國際同行預期。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共發現約500顆脈衝星,成為自其執行以來世界上發現脈衝星效率最高的裝置。
(原標題:中國天眼再次取得重大探測成果
為研究恆星形成提供重要證據)
來源 北京日報 實習生 何蕊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