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剛剛過去,這一年裡新冠病毒依舊在全球肆虐,如何儘早解決這場波及全球的疫情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然而,除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類還需要面對自工業時代(1850 年)開始以來,不斷惡化的氣候問題。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資料,從1850年開始,人類活動使大氣中的 CO2濃度提高了近49%,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65萬年來的最高水平。在過去的一年裡,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研究和事件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將帶領大家逐一盤點。
(圖源:https://climate.nasa.gov/)
一、相關研究
1、澳大利亞數十年來森林燒燬面積的增加或與氣候變化有關
作者彙編了衛星(19年和32年)的燒燬面積資料、州和地區政府機構的火災歷史記錄(90年)、氣候和天氣觀測,用於分析澳大利亞森林生態系統燒燬面積的趨勢。
作者發現在過去的32年裡,澳大利亞的森林燒燬面積每年都線上性增長,其中,夏季的年際變化最大,秋冬季節燒燬面積的增長是指數級的,儘管對增長貢獻最大的絕對季節是在春季和夏季。這些趨勢表明,著火的時間在向寒冷的季節(在衛星32年記錄的早期,只有有限的火災發生)延長。
作者認為森林燒燬面積的增加與越來越危險的火災天氣條件、與火熱對流有關的風險因素增加相一致,這包括火災產生的雷暴,以及乾燥閃電引起的點火增加,而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與人為氣候變化有關。
2、氣候變化對湖泊熱浪的影響
作者使用衛星觀測和數字模型來研究1901年至2099年全球數百個湖泊的湖泊熱浪(湖面水溫極熱的時期、強度和持續時間)的變化。結果表明,在高溫室氣體排放的背景下,到21世紀末,湖泊熱浪將變得更熱和更長。相對於歷史時期(1970年至1999年),湖泊熱浪的平均強度將從3.7±0.1度增加到5.4±0.8度,其平均持續時間將從7.7±0.4天急劇增加到95.5±35.3天。
作者認為隨著21世紀湖泊變暖,熱浪將開始延伸到多個季節,一些湖泊將達到永久性熱浪狀態。湖泊熱浪可能會加劇湖泊長期變暖的不利影響,並對湖泊的物理結構和化學特性產生廣泛的影響。它可能改變物種組成,將水生物種和生態系統推向其韌性的極限,而這反過來又會威脅到湖泊的生物多樣性以及湖泊為社會提供的關鍵生態和經濟效益。
3、溫暖乾旱對北方生態系統的影響越來越大
乾旱和熱浪等極端氣候會降低初級生產總值 (GPP,即透過光合作用進入植物的碳通量,是驅動關鍵生態系統功能的最大全球碳通量),從而對陸地碳吸收產生重大影響。儘管過去幾十年氣候極端事件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的證據越來越多,但尚未評估 GPP 中潛在的系統性不利變化。使用受觀測約束和基於過程的模型資料,作者估計,與 1982 年至 1998 年相比,2000 年至 2016 年期間,尤其是中緯度北部生態系統的負 GPP 極端值增加了 10.6%。作者認為,這種增加主要歸因於溫暖乾旱的影響,特別是在生長高峰季節期間和之後的北溫帶草原(+95.0% 相應的平均增加)和農田(+84.0%)。
4、新冠使2020中國的春季更早、更綠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 (COVID-19) 對全球公共衛生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隨之而來的封鎖和旅行限制導致人類活動減少和人為排放減少。然而,這些限制對環境的次要影響尚不確定。使用遙感大資料,作者調查了封鎖和交通限制對2020 年中國春季植被的影響。分析表明,在中國各地實施限制措施後的前18天內,旅行減少了58%。隨之而來的是,大氣光學清晰度增加,植被冠層的輻射水平增加。此外,與2015-2019年相比,2020年的春天提前了8.4天,植被綠化了17.45%。作者認為,由於COVID-19限制導致人類活動減少,中國2020年春季更明亮、更早、更綠。
二、極端事件
1、格陵蘭島山頂的歷史性降雨
8 月 15 日左右,格陵蘭島山頂的溫度——大約高於海平面 2 英里——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第三次升至冰點以上。降水隨著降雨而下降,並在冰蓋上傾倒了 70 億噸水,足以填滿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的倒影池,近250,000 次。
據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稱,這是自 1950 年開始記錄以來冰蓋上最大的降雨。科學家表示這種情況會更頻繁地發生:最近的一項發表在《Nature》的研究發現,在 2060 年至 2070 年之間的某個時候,北極地區的降雨量預計將超過降雪量,這標誌著隨著地球變暖,其降水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
2、德州“深度凍結”
2 月 15 日那一週,一場嚴重的冬季風暴席捲了美國中部,並深入德克薩斯州——該州無法應對持續多日的冰凍天氣。發電停止,約 400 萬人斷電。
德克薩斯州衛生服務部報告說,極端的冬季天氣導致 200 多人死亡。但是,Buzzfeed 的一項獨立分析顯示,死亡人數在 500 到 1,000 之間。
經濟損失也是災難性的。在得克薩斯州審計長辦公室報告風暴可能已經花費國家高達十億$ 130,以及敦促其電力基礎設施的防寒保暖。
3、鄭州特大暴雨
2021年7月17日以來,河南省鄭州、漯河、開封、新鄉、鶴壁、安陽等地由黃淮低渦主導的暴發持續性強降水天氣引發了極為罕見的特大水災,造成當地大規模死傷與財損。鄭州國家站最大小時雨量達到了201.9毫米,鄭州等19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建站以來日雨量極值。暴雨使得鄭州多地洪澇嚴重,並造成了包括鄭州地鐵5號線、京廣北路隧道的多人遇難的內澇事故等嚴重災難性事件。截至2021年8月2日12時,鄭州市遇難292人,失蹤47人。
4、颶風艾達
8 月下旬,4 級颶風艾達摧毀了密西西比州和已經遭受風暴蹂躪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房屋、樹木連根拔起並切斷了超過 100 萬客戶的電力供應。
當風暴進入內陸時,艾達的殘餘在東北部引發了山洪暴發。風暴打破了中央公園的單小時降雨量記錄,使新澤西州紐瓦克成為有史以來最潮溼的一天。
洪水在東北部造成數十人死亡,其中許多人淹死在紐約市的地下室公寓中。該市的一些艾達倖存者仍然流離失所,風暴暴露了加強城市基礎設施以應對日益惡化的氣候危機的迫切需要。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估計,颶風艾達的損失至少為 600 億美元,超過了 2020 年七個最具破壞性的熱帶氣旋的總損失。
5、太平洋西北熱浪
6 月下旬前所未有的熱浪在太平洋西北部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造成數百人死亡。該地區的氣溫創下歷史新高,科學家們表示,如果沒有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熱浪“幾乎不可能”發生。
專家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通常溫帶地區沒有為極端高溫事件做好準備,許多居民沒有空調。結果,數百人死於與高溫有關的疾病。官員後來稱熱浪為大規模傷亡事件。
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同樣的熱浪助長了一場快速移動的野火,在溫度飆升至 121 度並打破加拿大歷史溫度記錄的一天後,利頓鎮毀滅了。
但幸運的是,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保護環境、阻止全球氣候繼續變暖的重要性。2021年11月1日至11月12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簡稱:COP26)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世界各國都認識到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隨著氣候災難的加劇,世界各國認識到需要齊心協力應對這場危機。全球溫室氣體減排仍遠未達到維持宜居氣候所需的水平,但COP26奠定了新的基礎,透過行動來推動《巴黎協定》的落實,從而使全世界走上更可持續的低碳道路。
(撰文: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