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人體透過肢體的不斷擺動,有蹬有擺,主要從後蹬階段獲得前進的動力,克服各種阻力,從而推動人體不斷地向前運動,獲得向前跑進的速度。決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長和步頻。
1. 步長
步長是指兩腳著地點之間的距離。決定步長的因素有:腿長、蹬地力量、速度和方向,髖關節的靈活性,肌肉的柔韌性,擺腿和著地技術,跑道的彈性以及空氣阻力等。相對於步頻而言,步長的增大主要取決於後天的技術訓練和體能發展水平。
步長是由後蹬距離、騰空距離和著地緩衝距離三部分組成。
一般來講,要想提高步長,必須提高後蹬和擺動效果。要提高後蹬的效果,就必須做到後蹬的力量要大、速度要快、動作要充分,同時要掌握好後蹬的方向和適宜的後蹬角度。由於後蹬動作是以髖、膝、踝三關節依次伸展的形式完成的,所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蹬地的力量越大,蹬伸動作完成得越快、越充分,身體獲得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後蹬的方向和角度對提高後蹬效果和保證跑的直線性有重要的作用。後蹬的方向正確,後蹬的角度適宜,不僅能獲得更大的與跑進方向一致的支撐反作用力,還能更好地保證跑的直線性,從而提高跑的經濟性和實效性。每跑一步,必然是一腿向後蹬地,另一腿向前擺動,兩腿蹬擺動作密切配合,以擺帶蹬(即蹬擺技術)。對擺動腿前擺的要求是方向要正、速度要快,並透過積極“送髖”加大前擺的力量和幅度。在後擺階段,應使膝關節放鬆,大小腿充分摺疊,從而縮小擺動半徑,達到加快擺動速度的目的。
因此在平時的訓練中,應注意後蹬和蹬擺配合技術的練習.
2. 步頻
步頻是指單位時間內跑的次數或兩腿交換的次數。相對步長而言,步頻因素受先天遺傳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神經過程的靈活性受先天遺傳影響最大。步頻取決於完成每一單步的時間,即每一單步的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因此,提高步頻應儘可能的縮短每一單步的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但是步長和步頻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辯證統一的,如果保持步長不變,加快步頻會使跑速增加,或者步頻不變,加大步長,也可以提高跑速,但在實踐過程中,過分加大步長會因完成每一單步的時間延長而降低步頻,而過分加快步頻也會因每一單步的用力效果受到影響而減小步長。因此,只有瞭解步長和步頻的各種因素和兩者之間的關係,透過日常科學系統的訓練,才能達到提高跑速的效果。
步長和步頻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因為它受每個人的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實踐中,要根據個人特點,合理搭配調整步長和步頻的比例,只有選擇最佳步頻步長組合才是獲得本人最快跑速的關鍵。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更多體育知識,點選連結,閱讀原文,歡迎關注“熱愛生活的體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