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野和中野在解放戰爭時期的發展如何,需要先弄清楚華野和中野的出身及戰略目標,許多資深級史迷和軍迷對華野和中野已經非常熟悉,但是還有很多瞭解不夠深入的史迷會弄混淆,那麼小客先從解放戰爭作戰序列方面給大家分析一下。
解放戰爭時期,共發展成為4大野戰軍(一說是5大野戰軍,後面解釋),分別是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第二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任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委。
可以形象地說,中野就是劉鄧大軍,華野就是陳粟大軍。
前身對比
中原野戰軍前身是晉冀魯豫八路軍改編而來,再往前追溯就是八路軍第129師,在解放戰爭初期相對於其他三個野戰軍來說,中野遇到的強敵較少,東北野戰軍在東北地區,武器裝備落後,要面對2倍以上的國民黨正規軍;西北野戰軍僅2萬人,武器裝備落後,要面對國民黨軍25萬人,幾乎是10倍之敵;華野一直在國民黨的統治中心打仗,在兵力對比上也不佔優勢,至少面對2倍以上之敵,而相對來說,中野面對的敵人相對弱一些。
華東野戰軍前身是新四軍,除掉黃克誠帶走了新四軍第三師去了東北,其他的都留下來改編為華東野戰軍,華野作戰幾乎在敵人的心臟地帶作戰,靠近國民政府首都南京。
人數和裝備對比
在淮海戰役開始時,華野部隊人數已經發展到40萬人,而中野部隊人數發展到20萬人,華野部隊人數正好是中野的1倍。
裝備方面,華野的裝備精良,除掉國民黨嫡系王牌主力部隊的全美式、全德式或者半美式裝備,一般情況的國民黨部隊,裝備基本上沒有華野好。華野的山炮較多,迫擊炮也非常多,甚至俘獲了敵人的幾十輛坦克,組成了坦克團,華野還有一個特種兵縱隊,武器裝備可以說比其他野戰部隊都強。
中野的裝備明顯差了很多,山炮沒有幾門,炮彈就幾十發,迫擊炮數量也不足,甚至連重機槍數量也不多,也沒有專門的特種兵縱隊。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小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是根據地
華東野戰軍作戰地方多集中於山東、蘇北、蘇中和豫東,從土地革命時期一直在解放戰爭,建立很多塊大大小小的根據地,群眾基礎好,地形熟悉,大部隊的給養可以得到充分保證,無論在哪塊作戰,就像在自己的家裡一樣熟悉。
而中原野戰軍是千里躍進大別山,遠離根據地,只能採取外線作戰,大部隊給養很難得到補充,紅軍在土地革命時期也在大別山區建立過根據地,但是抗日戰爭之後,被國民黨軍重新佔領,大別山區本來就產糧少,交通不便,沒有重工業,糧食、藥品、槍支彈藥很難得到補充。
其次是轉戰中的損失
華東野戰軍作戰都是在根據地及其附近進行,不存在過遠路程的長途行軍,在轉戰撤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交通方式安排,損失不大。
而中原野戰軍就不同了,從北方強渡黃河過來,從晉冀魯豫軍區過來,後有追兵,前有堵截,作戰困難,最危險的時刻甚至前後夾擊僅30裡,沿途有數道河流阻隔,為了能夠更快到達大別山區,中野很多重型裝備要不就沒有攜帶,要不就沿途丟掉了,劉伯承元帥也是湘江戰役的指揮者之一,他比誰都清楚部隊早到大別山的意義和安全性。
再次是戰略目的不同
華東野戰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是粟裕,粟裕的作戰的方法與一般的將帥不同,粟裕在戰役之前會很精準的測算自身隊伍的裝備和人員消耗,敵人的隊伍和人員消耗,自己部隊能夠在作戰中繳獲什麼,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算賬”。
沒有好處的,得不到豐收的仗,粟裕堅決不打,所以這也養成了華野部隊鮮有敗績,專搞繳獲,裝備越打越強的作戰特點,打一場小仗,裝備就更新了,打一場大仗,整個部隊的裝備水平都上一個層次。
中原野戰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是劉伯承與鄧小平,中原野戰軍一分為二,少部分在鄧小平的帶領下堅持內線作戰,牽制敵人,大部分在劉伯承的帶領下出兩淮,進行外線作戰,為了實現中原野戰軍“大舉出擊,經略中原”的戰略目標,鄧小平專門做了一次報告,報告中鄧小平指示各級指戰員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要拿出砸爛家底的決心,所以中原野戰軍的裝備消耗很大,又得不到補充,最後的結果是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裝備差距大。
然後是作戰方法的不同
華東野戰軍的作戰方法是敵進我進和大兵團作戰,以孟良崮戰役和濟南戰役為例,國民黨整編74師是國民黨軍王牌中的王牌,好不誇張的說,一個整編74師可以抵得上國民黨兩個大兵團,但是粟裕就是要和別人不同,“於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他頂住壓力,硬是在敵人的包圍圈裡把整編74師吃掉,一反“黃麻戰役”的頹勢。自此之後,所有的國民黨軍遇到粟裕都被嚇破了膽,不是3個兵團級以上同時行動,根本不敢出來,國民黨軍計程車氣跌倒了冰點。
濟南戰役中粟裕一改往日“圍點打援”的傳統辦法,既要圍點又要打援,想要一口氣吃掉國民黨軍3個整編師以上的兵力,驚得杜聿明遲遲不敢增援,大家都在路上磨蹭,最終錯失了救援的戰機,濟南戰役贏了,整個山東全境解放。
中原野戰軍的作戰方法是 拖 疲敵人,尋機殲敵,圍三闕一具體說就是先要站穩腳跟,然後消耗敵人,再次拖垮敵人,最後尋找可能存在的戰機進行圍殲,在硬啃啃不動的情況下,留出一面放敵人出來打,最終實現戰略目的。
以魯西南戰役和圍殲黃維兵團的雙堆集戰役為例,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計劃失敗後,採取重點進攻計劃,對準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軍進行重點進攻,兩個拳頭打出,胸膛暴露出來,黃河防線防守的非常薄弱,晉冀魯豫解放軍在劉伯承、鄧小平的帶領下,採取迷惑敵人,突然強渡黃河的辦法,以4個縱隊和兩個獨立旅共12萬人迅速突破黃河防線,吸引敵人來攻。總結為十六字“攻其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指導方針。
國民黨守軍本來就很弱,突然來攻,被晉冀魯豫解放軍壓縮包圍,在蔣介石指揮援軍到來之前,採取圍三闕一的方法將敵軍就地消滅,援軍只能半路回去,國民黨軍整個戰場局面被打亂了。
雙堆集戰役,劉伯承使用示敵以弱的引誘計策,將橫衝直撞的黃維兵團卡死在澮河兩岸,隨後扎進口袋,把黃維兵團壓縮在東西幾公里、南北僅幾公里的狹小地帶。最後採取圍三闕一的辦法,將黃維兵團吃掉。
一個小插曲,劉伯承、鄧小平、陳毅在包圍黃維兵團後,計劃三天可以結束戰鬥,但是粟裕提醒他們不能過於樂觀,黃維兵團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打,結果打了23天才結束戰役。
另一個小插曲,中原野戰軍由於裝備不好,沒有大口徑山炮、火炮,所以逼著他們的工兵發明了“沒良心炮”,就是用油桶做的炸藥包投擲器,國民黨軍不明真相,還以為中野裝備了超大口徑的火炮。
最後是人員的補充
華東野戰軍作戰中,粟裕非常重視俘虜的教育改造,在作戰過程俘虜計程車兵,經過華野專門的教育改造部門改造後,最快一週就可以變成解放戰士,投入到打擊國民黨部隊的戰鬥中,同華野進行作戰的國民黨軍,被華野成建制的殲滅和俘虜,隨後華野部隊成編制的補充,炮兵、坦克兵等技術兵種幾乎都是戰場上臨時改造的解放戰士。國民黨軍越打越少,華野部隊越打越多。這也是華野兵力發展較多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靠近根據地,青年參軍熱情高漲。
中原野戰軍作戰中,對於俘虜改造的沒有華野快,加上遠離根據地,人員補充方面速度較慢,這也是導致淮海戰役開始時,華野40萬軍隊,中野20萬軍隊的原因。
您覺得還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歡迎留言!
小客說史,歎為觀止。緬懷過去,銘記歷史。歡迎評論、關注、轉發、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