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在這場戰役中越軍雖然鎩羽而歸,然而不甘心失敗的他們依然在未來的十年內不斷襲擾我國西南邊陲地區,解放軍因此奮起反擊,保家衛國,這便是在20世紀80年代時的“兩山戰役”。
兩山戰役中的“兩山”分別是指老山、者陰山,二者均處於我國雲南境內。兩山地區不僅分佈著怪石嶙峋,地勢險要的喀斯特地貌,更有生長有茂密繁盛,四季常青的亞熱帶植被。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使用重武器,開展大兵團作戰就顯得不合時宜,而以輕武器為主的伏擊戰、狙擊戰和小規模陣地戰,成為了兩軍之間最常規的作戰方式。
兩山戰役期間,我軍派遣昆明、南京、濟南、蘭州、北京、成都六大軍區解放軍輪番上陣,因此兩山戰役也被稱之為“兩山輪戰”。截止到兩山戰役結束,解放軍不僅成功收回兩山地區,而且參與輪戰的各大軍區解放軍戰士,都經歷了實戰的洗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鍊,對於我國的國防事業意義非凡。而在兩山戰役期間,我軍更是斃傷30695名越軍,使其付出了多於我軍7倍的代價。
為何我軍會在兩山戰役期間創下如此輝煌的戰績,而越軍又會付出如此慘重的傷亡?究其原因,除了解放軍指揮員作戰有方,戰士們奮勇殺敵外,6大新型作戰武器在解放軍中的投入使用,也為我軍在此戰中取得勝利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這6款投入兩山戰役中的新型作戰武器分別是:79式狙擊步槍,79式衝鋒槍,81式自動步槍,81式班用機槍,85式微聲衝鋒槍,85式狙擊步槍。
首先來介紹79式狙擊步槍,它是我國曆史上的首款狙擊步槍。自新中國成立至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我國一直從未嘗試研製一款用於進行狙擊作戰的狙擊步槍,而是依靠著戰士的射擊技巧,達到“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效果。然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爆發卻為我國狙擊步槍的研製帶來了一次契機: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成功繳獲越軍的蘇制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後來解放軍就以此為樣板,於1979年正式定型一款7.62毫米狙擊步槍,因此被稱為“79式狙擊步槍”。
該款狙擊步槍不僅配備有4倍光學瞄準鏡,而且槍身可裝卸多功能刺刀,用於開展白刃戰。在對越作戰期間,曾有一名特等射手使用79式狙擊步槍創下了1300米外斃敵的記錄,而47軍141師421團8連的五項全能射手鄭珏,更是用79式狙擊步槍擊斃越軍士兵50餘人,創下了我軍狙擊斃敵數量上的歷史奇蹟。
而第二款被用於投入兩山戰場的,則是79式衝鋒槍。79式衝鋒槍是我國曆史上研究歷時時間最長的一款衝鋒槍,整個研發時間長達15年,在1979年正式定型,1981年開始正式生產。早在1965年8月時,79式衝鋒槍的研製工作便正式啟動,而這款衝鋒槍在最初的定位也是“適用於叢林作戰的衝鋒槍”。因此,在耐用度上,79式衝鋒槍集中體現了當時國產武器的主要特徵:便宜,皮實。在濟南、瀋陽、蘭州、昆明四大軍區投入使用的過程中,解放軍對79式衝鋒槍進行了高溫試驗,泥沙試驗,而79式衝鋒槍的表現十分堅挺,因此受到了解放軍戰士們的多數好評。而在投入生產線後的1988年——1991年,79式衝鋒槍更是年均產量超過3萬支,故障率低於0.25%。截止1992年,79式衝鋒槍的累積產量已達20萬支,是我國曆史上生產規模最多,數量最大的衝鋒槍之一。
第三款被投入於兩山戰場的武器,則是81式自動步槍。81式自動步槍的研發任務於1979年下達,於1981年正式定型。在最初研發81式自動步槍時,我軍希望的是能用新研製的81式自動步槍,取代此前軍中的56式自動步槍。而事實證明,81式自動步槍是替代56式自動步槍,完成歷史使命的絕佳單兵作戰武器。81式自動步槍的射速高達650發/分鐘,比此前在解放軍中服役的56式自動步槍射速要高出每分鐘50發。
此外,81式自動步槍還有2處和此前解放軍自動步槍相比別具一格的設計:81式自動步槍增加了外徑為22毫米的槍口焰制消退器,可用來發射槍榴彈,更進一步加強了這款自動步槍的火力;在導氣裝置內,還設定有氣體調節器,三個不同的調檔可讓81式自動步槍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其中,1檔是在常規作戰條件下使用,2檔則是在惡劣作戰條件下使用,會增加槍支的射速和後坐力,0檔則是用於發射槍榴彈的特定檔,但是在這一特定檔下子彈發射完畢後需要進行手動裝填,而無法進行自動裝填。三個檔位不同的設計,進一步增加了81式自動步槍在戰場上作戰的靈活性。
第四款作戰武器,則是81式自動步槍的孿生兄弟:81式班用機槍,這款班用機槍見證瞭解放軍軍事理論和我國軍工生產能力的變遷。早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時期,我國仍將56式自動步槍當做機槍班的“機槍”來使用,在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解放軍對“衝鋒槍”和“機槍”的使用也沒有明顯的區分界限。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時,隨著解放軍軍事理論發展的日漸成熟,我國軍工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我軍便特地提出要研製出一款以班為單位,用來進行火力支援的班用機槍。
在81式自動步槍被成功研製出來並投入生產的同時,81式班用機槍也應運而生。與此前可被用作“衝鋒槍”和“機槍”的56式自動步槍不同的是,81式班用機槍和81式自動步槍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中最為明顯的區別便是81式班用機槍增添了一個裝有75發子彈的快裝彈鼓,而每個擁有81式機槍的機槍班配備的彈鼓標準量是4個。而另一個和81式自動步槍較為明顯的區別,便是81式班用機槍有一個展開的腳架,可讓機槍進行依託射擊,讓一款國產機槍真正有了“機槍”的樣子。
但是,81式班用機槍還是和81式自動步槍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其中81式班用機槍的子彈和81式槍族的子彈通用,而81式班用機槍的其他零部件和81式自動步槍的零件通用率更是高達70%,這進一步增加了81式班用機槍在戰場上使用的耐久度。
第五款作戰武器,是85式微聲衝鋒槍。與上面羅列的幾個輕武器不同的是,這是一款被定位為“微聲”的衝鋒槍,其發射子彈所產生的聲音不會超過80分貝,在50米內更是看不到發射子彈所產生的煙霧,隱蔽性極強,因此也被稱之為“斃敵於無形”的武器。85式微聲衝鋒槍,是基於64式微聲衝鋒槍所研製的新式武器。85式衝鋒槍在吸取64式微聲衝鋒槍設計的基礎上,對槍支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在消聲器方面,85式微聲衝鋒槍沿用了64式微聲衝鋒槍的消聲設計,其內部共有11個鋼製鍍鉻的微聲碗,每一節微聲碗都可以減少85式微聲衝鋒槍發射子彈時所產生的噪音。
但是,此前的64式微聲衝鋒槍在擁有精密消聲器設計的同時,也存有槍托卡筍不能自動補償磨損間隙的缺憾,而85式衝鋒槍則將原64式衝鋒槍的設計配置簡化為了71個零部件,槍托也從向前下疊改為向右摺疊,槍托卡筍也能夠自動補償磨損間隙,從而延長了85式微聲衝鋒槍的使用壽命。而在瞄準具上,85式衝鋒槍則採用了150米的瞄準標尺,改善了此前64式微聲衝鋒槍的最小射程。因此,85式微聲衝鋒槍成為了我國在輕武器設計上真正趨向於成熟的一款微聲衝鋒槍,非常適用於特種部隊使用。有演習記錄稱,解放軍偵察兵可用85式微聲衝鋒槍在野外進行狩獵,卻能夠不驚動周邊的演習部隊。
而最後一款武器,則是85式狙擊步槍。這款狙擊步槍其實和79式狙擊步槍同宗同源,都是源自於仿製蘇式的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但是,85式狙擊步槍在仍以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為主要參照物件的同時,改善了原79式狙擊步槍的一些效能:比如85式狙擊步槍採用了315mm纏距,這已經和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的320mm纏距十分貼近。但是,因後來的79式狙擊步槍被大量以85式狙擊步槍為樣板,進行新的一輪改進,因此在軍圈內,目前的85式狙擊步槍和79式狙擊步槍已逐漸被指代為同一種武器。
或許,有朋友可能會對以上的這些盤點產生疑問:為什麼解放軍在兩山戰役中投入的新武器,大多數都是槍支類的輕武器?——這也正如前文所述,兩山戰役中的高山和叢林作戰環境,使得伏擊戰、狙擊戰和小規模陣地戰成為了最主要的作戰方式,而這樣的作戰方式才使得輕武器成為戰場上的主角,而這也是解放軍將新式輕武器大量投入戰場上的重要原因。也正是這些新式的輕武器,和解放軍頑強的意志力,才讓我們保衛了自己的家園,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績。
時至今日,兩山戰役已經成為了過去的一段歷史。但是,這段歷史卻值得被每一位華夏兒女所銘記:他讓我們更加明白了守衛疆土,保衛祖國的含義,也更讓我們深知今日和平的來之不易。
參考文獻:
[1] 倪創輝:《十年中越戰爭》,2009年9月,天行健出版社,ISBN 978-988-17515-5-3
[2] 張銍秀:《軍旅生涯》(張銍秀回憶錄),1998年12月,解放軍出版社,ISBN 7-5065-35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