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秋高氣爽慶佳節,月白風清吟華章。一年一度的傳統中秋節,如約而至,翩然來臨。
中秋節,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還寄託著人們無限遐思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每逢中秋之夜,皓月當空、銀輝灑地,無數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吟誦中秋的名篇佳作。
唐詩、宋詞、元曲是中華文化最絢爛的文化瑰寶,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最高水平。曾經,《人民日報》發文品評中國歷史上最高水平的40首詩詞。結果,首推第一的,竟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排名第二的,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而列為第三的,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思念親人,是中秋詩詞的主要內容。每逢中秋節,人們不由想起或吟誦北宋大詩人、世稱“蘇東坡”的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的輾轉反側,那“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遺憾,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寬慰,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倍感口齒生香,更覺胸襟曠達,溫情綿遠。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書畫家、美食家,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東坡易傳》《東坡書傳》《前後赤壁賦》等。
宋神宗熙寧年間,蘇軾因反對變法,與當權的王安石政見不合,自請外放,到地方做官。由於他與胞弟蘇轍手足情深,曾多次請求調到離弟弟任職較近的地方,無奈未能如願。熙寧七年(1074),蘇軾知密州(今山東省濰坊市諸城),與弟弟團聚的願望再次落空。熙寧九年(1076)中秋節,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任上的蘇軾,邊舉杯望明月,邊喝酒,通宵達旦,徹夜未眠,因思念已七年未見的弟弟蘇轍而寫下這首詞。
蘇軾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典型的中秋望月懷人之作,在古往今來的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享有較高的文學地位。全詞上下兩闋,19句、95個字,字字珠璣,句句都是名句,一直倍受後人推崇備至,被視為寫中秋詞的顛峰之作。南宋著名文學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詞前小序,交代了寫作此詞的緣由。上闋側重寫望月,表現作者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既懷逸興壯思,而又自具雅量高致。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透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袤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跌宕多彩。“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作者對月宮仙境產生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作者入世思想終於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情感。
下闋側重寫懷人,由中秋圓月聯想到人間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透過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深刻詮釋了人世間悲歡離合之情。“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作者浩茫的心事。“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表面對“月圓人不圓”的悵恨,實則是借望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抒發了作者對入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了超然物外、灑脫曠達的襟懷。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為全詞增添了積極進取的意蘊,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送上了美好而真摯的祝願。
全詞通篇詠月,設景清麗雄闊。以設問起句,上天入地,物我合一,處處蘊含著人間情事和人生哲理,體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令人讀來,彷彿在與明月對話中探討人生意義,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既有語言之美,又有哲理之思;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把對兄弟的思念之情、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昇華到探索人生觀的哲理高度,表達了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還有,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耐人尋味,至今仍給人高尚的美學享受。
誦讀蘇軾這首詞,彷彿回到九百多年前那個中秋之夜,在輕唱淺吟的美麗意境和美妙情愫中,讓我們似乎更加感受到人世間生命的可貴、生活的幸福以及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如今,儘管歲月的長河歷經千百年洗禮,更顯得源遠流長、奔騰不息,而蘇軾這首詞,即使穿越漫長的時光隧道,卻能讓我們更加感受到那種經久不衰、沁人心脾的溫暖與力量。
“花好月圓人更好,年年歲歲賞中秋”。每逢中秋節,總會有代代相傳的明月,總會有生生不息的思鄉念親的情愫。中秋節將至,讓我們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親朋好友送上最真摯、最美好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