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光影與大空間通透感的,如何在50㎡一居室內實現對“理想生活”的全部設想?
設計師結合屋主的生活習慣、房屋結構,拋開空間的界定,用1條洄游動線將整屋串聯,新的生活秩序也由此展開...
使用面積:50㎡
戶型:一居室
裝修花費:33W
房屋座標:北京·朝陽區
認識TA
設計師:賈影
東作西成工作室設計師,從業多年,認為空間是人類意識的居所,希望可以詩意地建構家屋,將空間融入屋主的氣質,讓設計洋溢自然、詩意、溫暖,給人以力量。
房屋資訊
屋主是個從事金融行業的大男孩,還有一隻名叫皮皮卡的貓咪同住。
在前期溝通時,我們瞭解到他很喜歡手辦和樂高,同時家裡要有書架和一個大的工作臺,因為只有一個人住,他更希望各個房間能是若分若合的關係,空間能夠聯動起來,最大化滿足生活所需。
能看到,原戶型還是挺方正的。房間被牆體劃分成4個區域,沒有玄關,進門客餐廳一覽無餘,缺少隱私性;廚衛空間過於狹小,整體封閉,缺少儲物空間。
我們根據屋主的生活習慣,先是對空間佈局做了調整:
○ 將廚房空間開啟,餐廚一體,打破界定感;
○ 以島臺沙發為中心,形成洄游動線,同時將動線延伸至臥室,床-電視櫃-沙發島臺形成一條中軸線,將各個空間串聯;
○ 衛浴間依照結構調整為扁平“一字型”,並因此收穫了更大的洗漱臺和儲物區;
○ 將原餐廳整體劃給玄關,並利用玻璃隔斷,限定出一個完整的入戶空間。
軟裝風格上,利用純粹、質樸的原木增加空間的整體性,木質的特性也能為家帶來溫潤舒適的視覺體驗。
結構木框+玻璃,增加“回家”的儀式感
洞石吊燈:本土創造
為改善無玄關的遺憾,入戶區我們利用玻璃隔斷限定出一個獨立入戶區。結構感木框+玻璃的設定,既保證了室內隱私性,同時,水紋玻璃與黑洞石吊燈的搭配,無形中也增加了回家的儀式感。
入戶門左手邊,利用牆體承重結構做了個下翻式小儲物矮櫃,日常可用來收雨傘,檯面收鑰匙剛好。
大門右手邊設定鞋櫃,離地壁掛式固定方便日常地面清潔,右側靠牆位置因為有弱電箱空出來一塊,我們順勢將皮皮卡的貓砂盆塞了進來。
客廳視角看玄關
從玄關開始奠定整屋基調,原木、玻璃、金屬框架幾種材質的混搭,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以玻璃代替實體牆,又不影響空間的通透感。
巧用窗邊1㎡,新增書架、辦公區
將廚房開啟後,客餐廚串聯,兩個功能空間由島臺+沙發隔開,公區圍繞島臺形成一個高效的洄游動線,屋主人的日常生活也圍繞動線延展開來。
為滿足屋主想要大工作臺和書架的心願,我們利用客廳落地窗設計了一個臨窗辦公區,書架多孔的設定,既不影響公區的正常採光,又能方便貓咪曬太陽。
落地窗1/3處設定辦公檯,下方做書架,書架的尺寸比桌子檯面錯後了30公分左右,尺寸剛好能滿足落座後腿部舒展,放書也剛好。
我們在書架上做了兩個孔洞造型,一來是為了滿足貓主子愛曬太陽、愛鑽洞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讓書架更靈動,不影響室內採光。
廚房與客廳的連線處,我們用一組櫃體自然過渡,從廚房的洗菜盆一直延伸過來,櫃體內設定了家務工具收納區、家電裝置區,依靠櫃體解決兩客餐廚的收納問題,同時也有整合空間的效果。
電視牆也是主臥的入口,我們在電視牆左右兩側做了兩扇牆內玻璃推拉門,讓空間能夠自由開合,增加使用面積的同時,也能相互透光。
玻璃相對實體牆來說,隔音效果會弱一些,但屋主因為是一人居,臥室對於私密性的要求並不算高,如果家裡是多口人居住就不建議這樣做了。
島臺作餐桌,緊湊佈局更高效
客餐廚打通後,開放式廚房與客廳工作臺木色一致,以增強空間的整體性和縱深感。別看廚房雖小,但該有的功能並不少,櫥櫃由左至右依次為水槽洗菜區—備餐區—灶臺區,與島臺串聯形成了高效便捷的U字型佈局。
島臺同時也是餐桌,檯面統一使用了耐受性和顏值更好的巖板,日常可作為廚房的補充操作檯使用,也能同時滿足4-6人用餐。
水槽側面留了一個“小心機”,我們在側邊做木格柵,將壁掛爐藏進了櫃子裡,讓空間看起來更加整體美觀。
客廳視角看廚房,雙開門冰箱的位置剛好在煙道與上下管道之間,我們將洗衣機藏進了冰箱右側的木門裡,整體又隔音。
巧用灰藍色,打造沉靜、舒適的睡眠氛圍
將臥室與公區打通後,空間也因此更加通透明亮,主臥門口的木格柵內其實是暖氣片,改造時我們做了板材包裹處理,小細節同樣也能提升空間整體的美觀度。
主臥作為屋主的日常休息空間,“好眠”才是空間的終極訴求。我們利用沉靜的灰藍色作為空間主色,為睡眠區奠定了靜謐的氛圍基調。
床頭的開放式收納格是留給手辦和樂高的,值得一提的是床頭櫃的設計,我們將床頭儲物與貓窩做了結合,給卡卡也配置了溫暖小窩,每晚陪伴主人一起入夢。
床側邊做嵌入式衣櫃,收納一個人的四季衣物完全夠用。
調轉空間,收納更大的洗漱臺
依照房屋結構將衛浴間調轉了方向,由原來的豎長方形空間變成如今的扁平“一字型”空間,小暗衛也因此收穫了更大的洗漱臺和更多的儲物空間。浴室櫃靠近馬桶的位置,特意預留了開放式儲物格,原本雞肋的空間秒變紙品囤貨區。
設計師說:“探討空間的過程,就如同一場遊走在空間縫隙裡的發現。我們透過把握空間尺度,幫助屋主一點點填充起家的核心,在有限的空間內,將理想的生活一點一點的還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