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教研室教員劉志芳指導無人機小隊成員進行穿越機模組化研發改裝。
冬日的北京,寒意襲人。“齊步走!”隨著一聲響亮的口令,武警特警學院基礎部的一列文職人員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行進,她們莊重的神情、嚴整的警容、端正的軍姿贏得了圍觀官兵的交口稱讚。
當天,武警特警學院正在組織年度軍事考核。當聽到考官宣佈“成績合格”時,“孔雀藍”們歡呼跳躍起來。
近年來,武警特警學院積極引進社會優秀人才進入學院文職人員隊伍,走出軍地人才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既為部隊培養合格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這些熱血青年提供了“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平臺和機遇。
情懷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頒佈。如今,文職人員隊伍作為全新的人力資源,已經成為軍隊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入職三年的學院軍政訓練系政治理論教研室講師郭海娜,畢業於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在學院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工作。郭海娜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原本是某世界500強企業的法務經理。後來,她報考軍隊文職人員招錄考試,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參加了武警特警學院組織的面試,最終順利被錄取。
一些人不理解她的選擇,郭海娜卻說,“這是情懷使然”。來到武警特警學院任思政課教員後,她瞭解到學院的學員畢業後都要到基層部隊去任指揮員,感覺肩頭的責任更重了。郭海娜下決心要把思政課講好,努力為培塑學員忠誠的品格貢獻力量。
她課前反覆模擬練習,課後組織疑難解答,下班後還經常可以看到她和學員交流的身影。一年數百個學時下來,學員們的課程透過率達到100%。郭海娜還在2020年武警部隊組織的政治理論課教學集中觀摩評比中獲得三等獎,連續被評為“四有”文職人員。
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郭海娜還是學院法律服務團隊的一員,她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官兵及家屬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她的“法律服務熱線”受到了官兵們的歡迎。
熱情
該學院領導表示,人才建設是強院興院的關鍵。他們注重用好用活文職人員中各方面的人才,把文職人員納入“1050”人才培養工程、選學培訓等舉措,精準高效地配置人才資源,確保人才發揮最大效能。
軍隊院校的課堂連著戰場。無人機作為近幾年興起的新型作戰裝備,在現代作戰行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武警特警學院開設無人機課程以來,從事無人機相關教學的人才非常缺乏,特別是資料分析與處理成為教學中薄弱的一環。而文職教員劉志芳在大學期間所學專業和研究方向包括了三維建模、機器視覺資料處理等內容,與學院的無人機專業教學崗位非常契合,她來到學院工作後迅速彌補了相關教學領域的空白。
無人機教研室主任王增文說:“資料建模這門課程的專業性比較強,文職人員技術紮實,能夠很快融入教學崗位,服務‘為戰教戰’,充分體現出利用社會培養的人才為部隊服務、為軍校服務,是一項利國利軍的好政策。”
利用專業特長,劉志芳教授學員們如何運用無人機攝取到的圖片資料進行3D建模,繪製出立體的地圖模型,為作戰指揮提供直觀的參考依據。
學員們平時進行無人機訓練,基本都是在學院內部。一次,為了檢驗學習效果,鍛鍊學員的實戰意識,劉志芳將學員們帶到陌生環境進行為期兩天的考核。考核第一天,學員們就因為地形不熟悉操作失誤,導致無人機從高空跌落摔碎,俗稱“炸機”。
發生了意外,學員非常緊張。劉志芳卻對學員說,只有這樣的陌生環境、緊急情況,才能檢驗偵察人員的實戰水平。她帶領學員總結操作失誤的原因,然後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將實戰條件下受領任務、傳達任務、組織開進、獲取資料、構建模型、分析判讀等流程融入教學,雖然提高了訓練難度,但是真正錘鍊了學員的戰鬥意識。
劉志芳曾說,以前她的夢想是要麼成為一名軍人,要麼做一名傳道受業解惑的教師。2020年,她身著“孔雀藍”進入武警特警學院無人機偵察教研室,成為一名光榮的軍隊文職人員,這次選擇一下子實現了她的兩個夢想。
剛開始講授《無人機基礎知識》這門課時,由於課時少,又都是基礎理論,學員們聽課的積極性不太高。劉志芳決定成立無人機學習小組,她帶領幾個報名的同志先學一步,並申請參加畢業學員的野營綜合演練,在隨隊作業時用無人機為演練部隊提供各種“情報資料”,有效輔助了演練的指揮決策。
看到無人機學習小組的訓練方式後,其他學員的學習熱情被激發出來,也紛紛報名參加無人機學習小組。2021年,一名學員在畢業時將自己珍藏了多年的一支鋼筆送給劉志芳。劉志芳說,這支鋼筆雖然價格不高,但它體現了學員對一名文職人員的肯定,“這也讓我對服務教學、服務打仗有了更高的熱情。”
價值
學院軍政訓練系軍事心理學教研室教員史俊2016年7月從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隨後在北京師範大學從事科研工作。長期以來,教師都是她夢想的職業。2019年,史俊考入武警特警學院成為一名文職人員。入職後,史俊認真鑽研教學,積極向身邊同事請教,力求用通俗的語言講好專業知識,讓軍人心理學成為一門既有趣又實用、既經典又前沿的課程。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武警特警學院領導說,文職人員的加入,為學院教學和科研隊伍輸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學院充分激發文職人員的活力,在組織各類競賽、評比活動中,在“特警榮光”頒獎典禮中,在演講、文藝演出中,都有文職人員的一席之地,使他們在軍隊有更深刻的認同感、獲得感和價值感。
2021年,史俊作為一名年輕教員參加了武警部隊政治理論課教學集中觀摩評比,這對於心理學專業出身的史俊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為圓滿完成此次授課任務,史俊閱讀了數十本相關書籍並認真做筆記,反覆修改講稿和課件,對著鏡子練習教姿教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教學比武擂臺上,她以“零失誤”狀態完成了自己備賽以來最滿意的一堂課,在教學比武中獲得了三等獎。
為了使心理學授課更有吸引力,她在心理輔導講座上精心設計了很多互動環節,並在課後要求學員提出意見,然後再對課程不斷進行完善。史俊儲存著一名學員寫給她的一封信,學員在信上說,我其實很不願意走進心理諮詢室或者找心理教員進行心理輔導,總感覺會被貼上“有病”的標籤,會被人看不起。透過您的授課,我對心理諮詢有了科學認識,以後我畢業到部隊也能給戰士們進行心理輔導了。
在授課的同時,史俊還積極參加學院的“心理服務到基層”活動,為學員開展心理諮詢。史俊說,要做學員的教員,就得先做官兵的學生,她要藉助“心理服務到基層”活動,多走近學員,使文職人員真正接部隊的“地氣”,成為軍校學員的“知己”。
在武警特警學院,還有不少脫下軍裝換上文職服裝的原現役人員。作為首批現役轉改文職人員的基礎部文史教研室副主任宮燕美,她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和艱難的抉擇,毅然把深愛的“橄欖綠”換成了“孔雀藍”。
轉改3年來,她積極投身強軍興軍實踐,主動擔負《大學語文》《邏輯學基礎》兩門課程多個教學班的授課。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上,著眼學院培養特戰指揮人才的實際,與課程團隊成員一起探索基礎人文課程中蘊含的“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元素,在軍文融合、課程思政、智慧課堂、資訊化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教改理論研究與實踐,將基礎文化課程的優勢延伸到學院的特戰文化建設、特警精神傳承中。如今,宮燕美已成為學院中青年教學骨幹培養物件和中青年科研骨幹重點培養物件。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