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場心智成熟之旅
最近在讀一本通俗心理學著作,美國傑出的心理醫生以近20年的職業生涯為基礎創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
這本書創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蹟,出版30餘年,穩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版20餘年,發行數千萬冊,上億讀者受益於此書,幫助他們走出了心理陰霾。
看過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反省,何為愛?何為自律?少有人走的路是怎樣一條路?
自律的原則
當你遇到問題,是假裝看不見,還是拖延著不去解決、並期盼它會自然消失,甚至用酒精、藥物等麻痺自己、尋求暫時解脫?
這些不成熟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時候表現為一種惰性,有時候被誤認為是性格使然,其實,歸根究底,都是極度不自律的表現。
那如何實現自律呢?書中提到實現自律的四個原則:
自律四原則
1.推遲滿足感
教育孩子全靠吼和打罵,簡單粗暴,沒有耐心;吃東西的習慣很偏執,總是先吃自己喜歡的部分……
你有沒有意識到,這種司空見慣的行為方式,可能都表明我們不是一個能延遲滿足感的人。
“今朝有酒今朝醉”,會造成自己和身邊的人缺乏安全感;工作只挑容易的、自己的喜歡的來做;生活沒有規劃,常常被自己搞得一團糟。
2.承擔責任
先了解一下這兩個心理學概念:神經官能症和人格失調症。
- 神經官能症,總是為自己強加責任,容易自責內疚;
- 人格失調症,則相反,總是推卸自己的責任,感覺自己永遠沒有錯,錯都是別人造成的。
每個人都要有面對問題的能力,並且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
正常人有時候也會在兩者之間搖擺,但凡出現極端的情況,產生的結果就是不是讓自己痛苦,就是讓周圍的人痛苦。
3.忠於事實
每個人腦子裡都有一份已經成型的“人生地圖”,我們試圖用這張地圖引領我們認識,用它來解決一切事情,不肯改變。
然而,事實是,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改變。越早了解這個事實,處理問題越能未雨綢繆,隨機應變。
4.保持平衡
這是對以上三個原則的綜合把握。任何事情,一旦走了極端,都是悲劇。
- 不能無限制的延遲滿足感,要不然談不上“先苦後甜”;
- 不能承擔所有責任,更不能推卸所有責任,哪一個極端都是病態的;
- 而忠於事實,也要考慮人情世故、風土人情,綜合考量有一個區間的彈性。
愛的能力
愛之寬泛,很難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在書中,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試著給出了愛的定義:
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是一種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意願。
1.愛的表現
首先是自愛,一個有能力愛他人的人必先是一個自愛的人。
愛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心靈不斷成長和心智不斷成熟的過程。
所有想愛、愛的感覺和嘴上說說的愛都不是行動上的愛。真正的愛,需要付出努力,付諸行動。
2.愛是自律
真正的愛,必然是懂得約束自己。擁有一定約束力的人才懂自律,懂何為真正的愛。
比如,作為有家庭的人,哪怕遇到一個喜歡的人,也絕對不容許有第三者的出現,因為愛是對伴侶和孩子的責任感。
這是愛的約束力,是你願意為愛修煉的自律能力。
3.拓展界限
嬰兒階段是建立自我界限的關鍵時期。經歷過這一階段之後,我們之後的自我界限的拓寬與否,取決於我們愛的能力。
嬰兒階段是自我界限的形成時期
和他人相處,在愛裡受到挫折打擊的時候,自我界限有崩潰和合攏;在遇到志同道合者的時候,自我界限會擴張和融合。
同時,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走出舒適區,不斷外擴自我邊界,實現自我成長。
信仰和恩典
書中舉了很多關於信仰和恩典的例子,讀起來很有意思。
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我們受到什麼啟發、這些啟發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成長,比故事本身更值得關注和深思。
我一直認為,人若有信仰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感。
無論信仰宗教也好,信仰科學也好,信仰支撐我們行走在這個荊棘叢生的世界,讓我們精神富足。
對於心智的成長和成熟來說,信仰是有益還是有害,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我們應該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因人因事而異。
最生動的是嬰兒和洗澡水的例子——
當我們倒洗澡水的時候,不能把嬰兒一起倒掉。這就是對待信仰最樸素易懂的態度。
作者在20餘年的心理輔導中遇到過很多奇蹟,他把奇蹟看成是生命的恩典。
雖然不能盡數解釋,是抗拒還是迎接,需要我們給予判斷,理智看待。
結 語
我非常喜歡書中的一句話: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
我們終其一生想要尋找的安全感,如果是藏於痛快淋漓地體驗人生的過程之中,那麼,我們所有的懦弱、退縮、懶惰、痛苦……都顯得多麼愚蠢可笑!
既然,避無可避,那就踏上那條少有人走的路,披荊斬棘,活個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