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國防採辦隊伍具備設計、開發、部署和保障武器系統全壽命採辦管理的能力,是實現國防採辦與保障目標的關鍵推動因素。2021年12月1日,美國防採辦大學後勤與保障中心科布倫主任發文《國防採辦隊伍職能化建設的十大推動因素》,提出並分析了美國防採辦專業化隊伍職能化建設的十大推動因素,最佳化國防採辦隊伍專業化培訓與管理機制。
一、美國防採辦隊伍建設的相關背景
美軍高度重視國防採辦隊伍建設,將其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並透過加強法規政策制度推動國防採辦隊伍建設。
國會於1990年出臺《國防採辦隊伍加強法》,將採辦隊伍建設納入法制化軌道,明確了國防採辦隊伍職業領域劃分標準,制定了採辦隊伍教育與培訓課程和要求,建立了三級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國會每年頒佈《國防授權法》,通常涉及採辦隊伍建設與管理問題,如《2008財年國防授權法》855條款“加強聯邦採辦隊伍建設”,要求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加強國防採辦隊伍發展戰略規劃,建立和維護國防採辦隊伍招募、培訓與發展計劃;《2009財年國防授權法》834條款“軍職人員在採辦領域的職業道路與其他要求”,要求國防部確保適量軍職人員參與國防採辦管理工作。
採辦領域的其他法律也規範了國防採辦隊伍發展的有關內容,如《2009年武器系統採辦改革法》第301節“對國防部優秀採辦人員的獎勵”,要求制定國防部層面的獎勵計劃,對優秀的採辦人員或工作團隊實施獎勵。
國防部出臺了一系列專門指令指示,規範國防採辦隊伍建設與管理。如國防部5000.55指示《國防部軍職與文職採辦人員及其職位的管理資訊報告》,國防部5000.66指示《國防部採辦、技術與後勤人員教育、培訓與職業發展計劃的執行》等,分別對國防採辦隊伍的管理、培訓與發展進行了詳細規範。
近年來,美軍改革國防採辦政策和採辦程式,進一步加強國防採辦隊伍建設與管理,國防採辦大學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對原來比較僵化的採辦課程與培訓方式進行改革,使採辦人員能夠隨時學習、按需學習、終身學習。
美軍高度重視國防採辦隊伍能力建設,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人員招聘與調動、人員培訓、職級晉升管理制度,採取社會化招聘與部門調動相結合的方式,依託國防採辦大學開展專業化培訓與網路教育。作者自1993年以來,一直從事國防部全壽命後勤保障工作,他認為推動國防採辦人員任職資格與專業技能持續提升等職能化建設,應當堅持以下十大推動因素(原則):
一是職責承諾。專注於培養和授權能夠在資金、優先事項、技術、流程、政策和威脅方面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快速響應的隊伍。
二是技術能力。專注於每個採辦隊伍職能領域的關鍵技術能力。
三是團隊協作。認識到多學科、跨職能、基於聯合作戰團隊的國防採辦隊伍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四是知識洞察力。培養分析、評估和實施所學知識的能力。
五是領導力。透過領導變革和領導人才培養,如發展以結果為導向的合作團隊,建立商業敏銳度;推動公共服務;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強化口頭和書面溝通技巧;保持正直和誠實;並追求不斷的學習,磨練領導技能。
六是終身學習。專注於從個人到部門各個層面的專業發展、持續技能更新和終身學習。
七是應對風險挑戰。致力於跨職能參與並與其他職能領域合作。支援風險管理、軟體全壽命管理、網路安全、減少製造資源和材料短缺、技術狀態管理、資料管理、數字工程和供應鏈風險管理等領域的共享活動。
八是評估與激勵。使用競爭、資料驅動的指標和明確理解的激勵措施,實現所需的採辦和產品保障結果。
九是資源管理。優先考慮國防資源與合理分配。
十是以使用者和利益相關者為中心。使用者和利益相關者力求精益求精,加強雙方之間溝通。
三、國防採辦隊伍建設的推動因素分類分析
作者對上述十大推動因素(原則)進行深入分析,將十大因素分成兩大類,第一類與領導力有關;第二類與組織有關。
與領導力相關的採辦專業人員所具備的原則主要包括:敬業,知識淵博,積極參與;為準備和響應關鍵計劃,定期、及時地進行溝通和推廣;採辦團隊成員,認識到積極參與的價值以及合作的重要性;各部門負責人、代表、國防採辦大學學科教員和其他主要參與者之間的緊密合作;跨學科採辦和保障職能部門的參與。
與組織相關的採辦專業人員所具備的原則主要包括:基於作戰人員能力基礎、以結果為中心的壽命週期管理視角;基礎廣泛的人力資本戰略規劃,以及專注於卓越的統一、整合、跨職能的員工隊伍;精心設計、組織良好、定期更新的章程,並清晰簡潔地闡明團隊的目的及其運作框架;持續的“作戰節奏”,包括定期安排的會議,圍繞明確的議程和充分理解的團隊目標;組織並維護關鍵職能領域和代表國防部長辦公室、軍種和機構總部、軍種秘書處、主要司令部、聯合參謀部等利益相關者。
四、國防採辦隊伍專業化培訓與管理機制
美軍國防採辦隊伍專業化培訓機制,主要依託國防採辦大學組織開展,國防採辦大學對國防採辦隊伍實施分類、分級的專業化培訓,培訓方式上以短期培訓為主,注重課程教育與網路培訓相結合。
國防採辦隊伍專業化執行模式,主要依託國防部在 2019 年確定的全壽命後勤職能領域和基於整合產品保障要素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競爭,並在系統、子系統和元件級別最大限度地利用國防部和工業界資源,透過以最低的使用與保障成本,提供儘可能好的產品保障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國防部的價值。
在總結多年實踐經驗教訓基礎上,作者提出,國防採辦專業隊伍近期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瞭解並能夠從軍事需求、方案論證、研究、生產到系統報廢和處置的系統全壽命週期中,對產品保障結果產生積極影響;透過適應性採辦框架中的6種採辦程式(路徑)成功執行,認識理解 12 個採辦業務領域之間的相互關係;可以開發和執行基於業務案例分析的採辦保障策略;提供具有影響力的採辦策略領導;認識到成功的採辦支援與保障成果所涉及到的適當採辦路徑;瞭解並能夠在軟體/資訊科技保障、維持和生命週期管理、可靠性、可用性、可維修性和可保障性分析、維護規劃和管理以及公私合作、基於條件的維護等領域,應用關鍵的跨學科技術技能,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護、供應鏈管理和供應;能夠為 12 個採辦業務領域提供資源和資金,同時對產品保障經濟可承受性分析、使用與保障成本管理有廣泛的瞭解;制定並執行基於結果/績效的全壽命產品採辦策略、產品保障安排,以及產品保障指標和激勵措施;瞭解、應用和影響關鍵的跨學科流程;直觀地理解並致力於全壽命週期管理原則。作者認為,成功的採辦策略不會隨著系統的部署而結束,它需要長期的維持,而跟進工作不僅僅是專案或產品保障主任的職責,更是一項真正的多學科、跨職能協作。
作者指出,國防採辦隊伍建設是實現國防戰略願景和目標的根基。國防採辦隊伍建設由強大的領導力原則支援,並透過利用成功的職能領域治理流程加速推進。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綜合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楊亞超 張代平
編輯 | 趙霄
注:原文來源網路,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檢視: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路空間
電子資訊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資訊研究中心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