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談
編輯|王圖往跡
解放戰爭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許多在抗日戰爭當中名氣很大的國軍將領,在解放戰爭當中的表現反而一般;而在解放戰爭當中表現不錯的國軍將領,則反而在民間沒有多大的影響。這是怎麼回事呢?
解放戰爭當中哪些抗日名將表現很拉跨,而又有哪三位低調的國軍被我軍勉強重視呢?
首先咱們來說說抗日名將表現拉跨的,這其中薛嶽和王耀武不得不提。
1、抗日名將薛嶽,解放戰爭當中卻屢戰屢敗
首先就是薛嶽了,薛嶽在抗日戰爭的表現相當不錯。尤其是萬家嶺大捷和長沙保衛戰當中,可以說他是有一定的歷史貢獻的。尤其是他在長沙保衛戰當中自創天爐戰法,當時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但是大家都很奇怪,為什麼在解放戰爭的大型戰役當中,居然薛嶽都沒有怎麼出場?
作為國軍當中極為少見,有過實戰經歷而且軍事能力還不錯的將軍,為什麼在解放戰爭當中被老蔣‘雪藏’?
其實倒還真不是老蔣‘雪藏’了他,而是他在解放戰爭前期即屢戰屢敗,搞得老蔣和其他國軍都不相信他了。
1946年5月他被任命為徐州‘綏署’主任,手握數十萬大軍準備朝我軍進攻。但是我軍採取了避實就虛的戰術,薛嶽各部一路狂奔沒找到人,結果卻被我軍給抄了後路。
先是小部分小部分的被我軍吃掉,然後就開始大部分大部分的被我軍蠶食。半年之內可謂是屢戰屢敗,敗得連老蔣都看不下去了,所以直接把他撤職了。
之所以在解放戰爭當中薛嶽不太能打了,原因估計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抗日戰爭當中他打的經典戰役,基本上都是防守戰而很少有經典的進攻戰,其指揮風格穩重有餘而靈活不足;而在解放戰爭當中他卻主動發起進攻,這相當於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畢竟我軍善於運動作戰那是出了名的。
其次抗日戰爭的時候國軍的凝聚力還算可以,因為畢竟是關乎民族大義的戰爭,所以即便是被抓壯丁抓來的,在長官拼死抵抗的時候士兵也都血氣上頭;但是打內戰這些抓壯丁抓來的就一般般了,畢竟大家都是中國人打死了太不划算。
所以打得很艱苦的時候,就直接向我軍投降了。
當然,這還與薛嶽本人以及兵員素質有關係。
最重要的還是民心所向的問題,抗日戰爭的時候湖南老百姓幫他破壞日軍交通,打內戰的時候他可就沒這個待遇了。反而民眾更多地站到了我軍這邊。
2、王耀武雖然能打,無奈被蔣介石微操葬送
另外一個就是王耀武了。
王耀武的軍事才華也是眾所周知的,陳毅元帥誇他是國軍當中少有的明白人,粟裕將軍曾經在譚家橋戰役吃了他的一個大虧。
抗日戰爭時期王耀武打遍了大江南北,雪峰山戰役更是斃傷日軍近三萬。正是因為如此解放戰爭時期,老蔣對王耀武給予了厚望,直接把他任命為山東一帶的長官。
但是王耀武也很快就拉跨了,他的部下李仙洲也是被打得一敗塗地,很快他不僅僅把幾十萬大軍敗乾淨,連濟南也丟了,自己也被俘虜。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王耀武自己對這一戰沒有什麼信心。據後面的記載上說到,在解放戰爭開打期間,王耀武曾經一度表現得十分沉悶,甚至在對家人長吁短嘆。而且在開戰之前,他都秘密把家人什麼的都安排好了。
因此當時就有國軍將領表示,這個王耀武已經沒有什麼鬥志了。後面戰鬥打得稍微激烈一點兒,王耀武甚至放話說讓部下們自尋生路,可見他本人對於打內戰確實沒啥鬥志了。
另外就是他無時不刻不受到上級的控制,甚至上級會越過他去指揮他的下屬(蔣介石的“微操”很關鍵),這種情況下他打勝仗的可能性更低。而在抗日戰爭當中,他由於級別不是特別高,所以反而還有一定的自由度。
後面索性他直接讓大家跑路,自己也喬裝一番逃跑。
結果卻因為在路上用了高階的手紙被發現,被活捉到了功德林。
還有一位抗戰時名聲很大,但是在解放戰爭當中表現卻一般的,那就是張靈甫了。
其實相比起來張靈甫比上面兩位要差不少,加上解放軍靈活的戰術和老百姓的支援,所以喜歡說大話、名聲在外的張靈甫,戰場上被我軍誘敵深入各個擊破,幾乎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倒也不是沒有厲害的人,比如說就有這麼三個人給我們造成了一些影響,稱得上稍微引起了我軍注意的三個國軍將領。
他們就是胡璉、傅作義、陳明仁。
可能除了傅作義,其他兩位許多人都沒有聽過。而且傅作義大家所熟知的是他起義,對於他本人在解放戰爭當中的表現,那也沒有什麼關注的。
3、狡如狐,猛如虎——低調名將胡璉多次從我軍包圍中脫身
但是這三位可是真正的低調名將。下面咱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位低調背後的戰績。
首先就是胡璉。之所以胡璉稍微能夠引起我軍的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用兵風格相對靈活,而不像是薛嶽和王耀武那樣穩重為主。
而且雖然用兵靈活為主,胡璉打陣地戰的本事也不差——曾經在石牌要塞和日軍死磕,而且還取得了殲敵1000多人的戰績。
1946年他被任命為國軍主力整編11師的師長,從此這個11師就在他的帶領下,多次從我軍手上逃脫。
不像其他國軍要麼直接跑路,要麼太過於固守不能很好的運動作戰——這個胡璉帶領的十一師以滑頭著稱。
比如在1946年9月時,胡璉帶著十一師進攻山東一帶,當時他的友軍邱清泉部被我軍給擋住。一般情況下國軍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就很難逃脫被我們各個擊破的結局了。但是這個胡璉卻非常滑頭,儘管被我軍給殲滅了一個團,但是他們的主力卻順利地跑了出來。
而第二年5月左右,胡璉在我軍調動之下被包圍了。
這個時候一般的國軍多半堅持不了多久部下就會紛紛向我軍投降,可是這個胡璉卻還相當堅挺,就地構建工事固守待援。最後還真的就把其他國軍援軍給等來了,我軍因此也不得不撤軍離開。
在1949年國軍大部分都不行的時候,胡璉再次組織了潰兵整合成一支隊伍來。
這個時候他也非常狡猾,並不拿這些潰兵跟我們正面交鋒,而是一路直接往南跑,最後跑到了金門。
當時胡璉被稱作金門王,而蔣介石的另外一個嫡系胡宗南被稱西北王。人們卻傳說是‘十個西北王,比不上一個金門王’,因為西北王胡宗南只會邀功和討好上司,而金門王胡璉卻狡猾地跟狐狸一樣。
連偉人對胡璉的評價也較高,說他是‘狡如狐,猛如虎’
可見胡璉這個金門王的名頭,還真不是浪得虛名的。
4、張家港之戰打敗我軍,傅作義雖然起義仍然是名將
而傅作義大家就相對很熟悉了,只是感覺傅作義除了長城抗戰厲害,解放戰爭當中他最大的事情好像是起義。
其實不完全如此。
傅作義在起義之前的軍事手段,實際上在當時的國軍當中也算是佼佼者。
傅作義算是國軍當中的一股清流。在當時國軍那個混亂時代,他主政的時候就比較廉潔,相對來說也更加的受到部下的信賴,所以在內戰爆發之後他一度取勝。
甚至趁著我軍防守的間隙,還曾經拿下了當時華北非常重要的據點。尤其是他抓住戰機,在張家口之戰當中取得了勝利,這在當時的國軍當中是非常罕見的。他也因此而受到了老蔣的分外嘉獎。
當然了,戰術上的優勢無法改變戰略上的劣勢。尤其是當時國民黨統治的離心離德,實際上已經處於眾叛親離的狀態了。
傅作義之後思想上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最後選擇了在北平率部起義。
5、倔脾氣的陳明仁,暴揍日軍,硬抗林彪,卻被老蔣罷免
最後一位是陳明仁。
可能許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其實陳明仁之所以不出名,可能跟他脾氣有關係。
抗日戰爭時期他甚至還頂撞過蔣介石,所以儘管他在抗戰當中就表現不錯,曾經率軍攻下了號稱堅不可摧的松山要塞。但是並沒有多少文人願意吹捧他。
而解放戰爭期間他被老蔣投到了東北,沒想到這裡卻成了他一戰成名的地方。
當時林彪率軍要攻打四平。大家都知道林彪那是大名鼎鼎的戰神,可是陳明仁這個名氣不大的國軍將軍,卻在四平這裡守住了林帥的進攻,導致東北一帶的解放戰役遇到了不小的曲折。老蔣也因此而大大讚賞了一波陳明仁。
不過陳明仁其實跟老蔣玩不到一起去。本身他的脾氣就相當的剛烈,而老蔣又是個喜歡聽阿諛奉承的人。所以作為當時極少數打了勝仗的國軍將領,不久之後他居然被老蔣給解除職務了。
陳明仁身為黃埔一期的高材生,自然也是認識不少我軍的人員。在我方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之後,陳明仁愈發地憎恨國軍方面的腐朽,所以後面他再次領兵的時候與陳潛一起起義,從而成為了我軍當中的一份子。
建國後,他在1955年授銜上將——這也算是對他軍事才華的某種認定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國民黨並不是完全沒有人才,而是老蔣不會任用這些人才。相反,這些在國軍那邊不討人喜歡的硬骨頭,到了我軍卻能盡情發揮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