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世瑋
編輯|石亞瓊
**
物聯網(IoT)這股浪潮在國內市場已經掀起數年,從開發平臺到作業系統,從上游零部件到下游終端裝置,各個細分賽道都少不了新玩家摩拳擦掌的身影。日前,36氪接觸到的「邊無際Edgenesis」則是一家研發產業IoT開源開發平臺的公司。
邊無際Edgenesis(以下簡稱“邊無際”)成立於2021年7月,致力於開發物聯網行業的“Android系統”。公司將雲原生的設計理念應用在IoT OS的構建上,基於開源的Kubernetes(K8s)技術,以結構性虛擬化為核心,開發面向產業的IoT開發平臺,幫助提高IoT開發者效率。
實際上,邊無際的4名聯合創始人均為連續創業者,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校友,畢業後在全球頭部企業積累了深厚的雲計算、虛擬化技術及數字化轉型諮詢經驗。
其中,公司創始人、CEO陳永立曾任職於微軟,是AKS(Azure Kubernetes Service)創始成員,其直接領導為K8s創始人Brendan Burns,是K8s的頂級專家。作為Azure容器網路組的創始成員,陳永立獨立研發了雲原生分散式防火牆Azure Network Policy Manager。在進入微軟總部工作之前,他則是Veriflow Systems核心團隊成員(後被VMWare收購)。
公司CTO李翔曾任職於亞馬遜,是亞馬遜雲S3強一致性分散式儲存系統核心負責人,還曾是芝加哥CTC期貨交易商軟體系統的首席架構師;公司COO鄭凱文曾就職於平安科技戰略部任副總監,也曾在麥肯錫亞洲物聯網核心組Asia IoT Hub擔任資深顧問;公司首席SRE秦小禹曾和CEO陳永立在Veriflow Systems一起創業,公司被收購後回到國內,出任微軟雲本地網路硬體監控負責人。
陳永立告訴36氪,IoT行業從最初發展到現在一直不溫不火,遠遠慢於當年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主要原因在於開發者沒有一個高效的開發工具。更底層的原因是,目前行業中的裝置生態十分割裂。
一方面,各大廠的IoT平臺各自為戰,海量的異構裝置與各個封閉生態繫結,導致當前的產業物聯網愈發零散閉塞,不同生態下的裝置無法互聯;另一方面,割裂零散的生態讓開發者需要對各類裝置的不同管控方式進行適配,甚至要同時在多個生態下進行開發,學習成本和運維難度大大增加。
因此,邊無際創始團隊想要開發一個綜合所有IoT硬體裝置能力的平臺,供開發者進行高效呼叫和開發。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邊無際的Shifu OS誕生,定位為“緊貼應用層的裝置橋樑”,它在K8s的基礎上加入了邊無際獨創的結構性虛擬化技術,為不同種類和生態的裝置打造對應的數字孿生體,讓它們在數字世界擁有多向互動的能力。
Shifu OS設定了裝置安全框架、裝置管控框架、系統互聯框架、裝置平臺框架共四層,系統能夠相容各種裝置介接入,對每個裝置進行結構性虛擬化,將它們的核心功能封裝成對應的微服務,併為開發者提供一個統一的管控方式,當開發者想要呼叫時,只需要與微服務進行互動就能管控裝置。
陳永立談到,Shifu OS背後的核心正是K8s,它最早孵化於Google,是雲計算領域的微服務編排系統,能夠對複雜的微服務架構進行高效運維,現在的微軟雲計算、微信等主流應用底層,均基於K8s構建。
邊無際選用K8s作為原生架構的優勢,能夠賦能開發者接入、開發、運維三大塊工作的效率提升。
在接入端,Shifu OS支援接入公有、私有協議平臺和驅動裝置的接入,能夠呼叫複雜裝置的物聯網平臺,打造更高價值應用場景,實現從0到1的提升;在開發端,系統擁有多層抽象功能,例如在工廠開發中,開發者只需呼叫虛擬工廠,虛擬工廠就會把指令分發到各個虛擬裝置上,虛擬裝置則會將指令傳送到真實工廠中的各個裝置上進行協作生產,整體開發效率可提升10倍;在運維端,Shifu OS為K8s原生架構,無需再構建額外的運維基礎設施,運維效率可實現2倍提升。
與行業巨頭相比,陳永立認為邊無際的差異化在於Shifu OS是邊緣原生的開源平臺,是該領域少有的能將底層裝置抽象化的公司,而安卓、iOS、鴻蒙OS等大廠的平臺更多集中在端側,主要目的是將其他玩家裝置納入自己的生態,雲端大廠如亞馬遜、微軟等,則是將裝置連線到自己的雲上做資料分析。
與新玩家相比,“我們是物聯網行業率先採用K8s的團隊,具有先發優勢。”他說,在K8s上打造一個AIoT OS,需要團隊對K8s本身有著極高的瞭解,而公司核心團隊都是K8s方面的頂級專家,技術優勢明顯。
此外,每當一個裝置接入Shifu OS後都會變成平臺的一個模組,逐漸積累成平臺壁壘。Shifu OS的開源也會慢慢形成開發者生態,當開源社群發展小有規模時,就會開始形成生態壁壘,最終構建面向全球的、標準化的開源AIoT OS。
落地方面,邊無際成立至今已簽下5家客戶,其中2家為500強企業,涵蓋合成生物學、新能源汽車、碳中和等熱門行業及賽道。商業模式上,邊無際會以低程式碼PaaS+模組付費呼叫的模式獲利,TAM可達數百億美元。
此外,目前公司主要有兩類客戶,一是甲方的In house研發團隊,他們的開發能力強,主要用Shifu OS進行二次開發;二是整合商,邊無際幫助客戶將定製化開發轉化為模組化開發,賦能整合商將基於模組化開發的解決方案交付給終端使用者。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在每個生產車間部署Shifu OS,透過系統的抽象功能,客戶只需變更配置檔案就能更改業務單元的大小、元件和命令傳遞,還可以直接在系統上進行軟體的開發、測試、部署和執行。
針對未來發展,邊無際將分三步走戰略,率先切入合成生物學,利用該領域對系統柔性自動化、模組化的高要求來打磨產品;其次當該市場佔有率達到一定比例時,將開始多行業並行發展、啟動開源,最終目標成為世界級裝置與資料租用平臺。
融資方面,公司已啟動Pre-A輪融資,目標規模300萬美元(約1910萬人民幣),進一步擴充團隊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