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蘇宓,於軒
出品 | CSDN(ID:CSDNnews)
有沒有覺得 2021 年過得特別快?如果你的回答是有,那麼你的感覺可能是對的。因為在物理世界中,與上個世紀相比,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加快,這導致我們現在一天的時間比以前短了一些;在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現實世界中,很多人一邊在吃苦耐勞工作的同時,也在快樂地八卦與“吃瓜”,不知不覺間時間就溜走了;在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的世界中,科技這把推手吸引著無數技術人參與其中,開啟黑科技的大門,讓無數網友直呼“智慧裝置讓時間變快了!”。
對於科技背後的從業者而言,站在一年的終點回望過去,感嘆萬千,在飛逝的時間長廊裡,技術的點點滴滴留下了清晰了足跡,在本篇文章中,CSDN 對 2021 年進行了整體回顧之後,盤點出了技術十大熱詞,Java、HarmonyOS、Kubernetes、元宇宙等紛紛上榜,接下來,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1.Java 17 已至,開發者“咬定 Java 8 不放鬆”
作為程式設計師的開發利器,從機器語言到組合語言到高階程式語言,程式語言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迭代之後,優勝劣汰,常用的也僅剩下幾款。其中,1995 年誕生的 Java 雖然常被唱衰,也常被動接受 Python、Kotlin 等語言的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是,據 CSDN TOPN 指數月排行榜顯示,Java 仍然是開發者最為常用的程式語言。
2021 年期間,Oracle 為我們帶來了 Java 17,在最新的版本中,帶來的主要更新有:
- 306:恢復始終嚴格的浮點語義
- 356:增強型偽隨機數發生器
- 382:新的 macOS 渲染管道
- 391:macOS/AArch64 埠
- 398:棄用即將刪除的 Applet API
- 403:強封裝JDK的內部API
- 406:Switch模式匹配(預覽)
- 407:刪除 RMI 啟用
- 409:密封類
- 410:刪除實驗性 AOT 和 JIT 編譯器
- 411:棄用即將刪除安全管理器
- 412:外部函式和記憶體 API(孵化器)
- 414:Vector API(第二次進行特性孵化)
- 415:特定於上下文的反序列化過濾器
據 Oracle Java SE 支援路線圖顯示,Java 17 是自 2018 年 Java 11 釋出以來的新首個長期支援(LTS)版本。隨著 Java 17 推出,Oracle 的許可模式也發生了改變,此前面向生產和商業用途的 Oracle JDK 版本也重新開啟了免費模式。
不過,雖然 Java 按照每六個月釋出一個板塊的頻率迭代到 Java 17 ,但是不乏有很多網友高呼:Java 8 YYDS!根據 Snyk 釋出的 2021 Java 社群報告,雖然有 62% 的開發者在生產環境中使用了 Java 11,但也有 60% 的使用者仍然堅持使用 8 年前釋出的 Java 8。那麼,你現在用到了 Java 的哪個版本呢?
2.「write once,run anywhere」 的 Flutter 2
與程式語言有所不同,開發工具作為程式設計師效率提升的最直接工具,人人都有一個「write once,run anywhere」的夢想。為了實現這一願景,Google 在 2021 年推出了專為 Web、移動和桌面而構建的 Flutter 2,這一版本的釋出也被諸多開發者視為跨平臺開發的終極選擇。
簡單來看,基於 Flutter 2.0 框架,開發者只需開發一套程式碼就能夠為 iOS、Android、Windows、macOS 和 Linux 五大作業系統構建原生應用。也能為 Chrome、Firefox、Safari、Edge 瀏覽器打造 Web 體驗,甚至也可以嵌入到汽車、電視和智慧家居為環境計算提供最普適、可移植的體驗。
時下據 SlashData 的一項調研顯示,Flutter 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跨端 UI 工具包,年增長率高達 49%,其社群成員已超過 300 萬,在 Google Play 上架的 Flutter 應用超過 35 萬款。
在開發者群體中,國內開發者作為 Flutter 應用的中流砥柱,也有很多企業在 Flutter 上傾力投入資源。例如,抖音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就有超過 70 款應用在使用 Flutter;騰訊不僅在微信中使用 Flutter,還用 Flutter 桌面端打造了企業微信中的新功能,甚至《絕地求生》中的玩家社群功能也是用 Flutter 打造的。之所以會選擇使用 Flutter,是因為開發效率上的顯著提升,有開發團隊反饋道:“換用 Flutter 後,新應用和新功能的釋出速度加快了 30%。”
穩中求突破,這成為 2021 年作業系統市場中最為鮮明的發展趨勢,這一點不僅是對於新入場的 HarmonyOS 是如此,對於老牌的 Windows、Android、Linux 亦然。
1.HarmonyOS 2 向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發起進軍
在開源創新驅動下,「Powered by Android」已經成為了過去式,2019 年誕生的 HarmonyOS 經過時間的迭代正式接下了歷史和期待的接力棒。
2021 年 6 月 2 日,萬眾矚目的 HarmonyOS 2 正式版重磅釋出,因此在這一年度中,HarmonyOS 能成為十大技術熱詞之一,其實也屬意料之中。釋出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博士介紹了在 HarmonyOS 2 上的兩個大動作。一是效能方面有兩個重要的技術升級:1、優化了核心層、硬體抽象層、ROM層、框架等技術;2、使用華為自研全套圖形棧。二是更加註重消費者隱私安全部分:1.開啟多裝置協同身份認證,需要透過手機的人臉識別和手錶連線的雙重保險,才能完成解鎖;2.對使用者的資料分類管理、裝置分級保護,只有滿足安全等級要求的裝置才能訪問相應安全等級的資料,讓使用者可以放心地使用多裝置互聯。
過去一年間,華為釋出了多款搭載 HarmonyOS 2 的新產品,如 HUAWEI Mate40 系列的新版本、華為年度旗艦智慧手錶 HUAWEI WATCH 3、以及華為新一代平板 MatePad Pro。在萬物智慧時代,裝置之間的互聯變得尤為重要。HarmonyOS 2 旨在無論有多少裝置連線在一起,必須讓消費者像使用一臺裝置一樣簡單。12 月 23 日,首款華為“鴻蒙”汽車 ——“AITO問界 M5”正式釋出,目前預約訂單已過 7000 單。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的 HarmonyOS 是基於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推出的首個發行版。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旗下的 OpenHarmony 是一個開放社群的開源專案,鼓勵開發者們基於 OpenHarmony 這個開放社群,根據裝置的資源能力和業務特徵,對元件化的設計方案進行靈活裁剪,滿足不同形態的終端裝置對於作業系統的要求。
截止 12 月 23 日,華為在冬季旗艦新品釋出會上宣佈搭載鴻蒙 HarmonyOS 裝置數突破 2.2 億。使用者量暴增的華為鴻蒙有望成為繼安卓、iOS 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系統。
2.“全面復興”之 Windows 11
曾幾何時,說著 Windows 10 將是 Windows 系統中最後的一個版本號的微軟,在今年中似乎有些打臉了,不僅提前了四個月就對下一代系統 Windows 11 進行了預熱,還一度提高了 Windows 11 的使用門檻。Windows 11更新硬體要求如下:
- 處理器:1 GHz 或更快的支援64位的處理器(雙核或多核)或系統單晶片 (SoC)
- 記憶體:4 GB RAM
- 儲存:64 GB或更大的儲存裝置
- 系統韌體:支援 UEFI 安全啟動
- TPM:受信任的平臺模組 (TPM) 2.0 版本
- 顯示卡:支援 DirectX 12 或更高版本,支援 WDDM 2.0 驅動程式
- 顯示器:對角線長大於 9 英寸的高畫質 (720p) 顯示屏,每個顏色通道為8位
不同於 Windows 10,新版的 Windows 11 採用了新的選單和工作列設計,添加了一種由 AI 和網路提供個性化訂閱源的 Widgets,並引用了全新的 Snap 佈局、Snap 元件和虛擬桌面功能,旨在為使用者帶來極致化體驗。另外,Windows 11 也變得更加開放,在 Microsoft Store 中,微軟計劃從亞馬遜和 Epic Games Store 開始,提供第三方商店的應用程式。除此之外,微軟還允許在商店中上架第三方替代瀏覽器—— Opera 和 Yandex 瀏覽器。
不過,在 Windows 11 帶來巨大創新的同時,使用者對其評價不一。一方面,因其改進的視覺設計、視窗管理和更加註重安全性而獲得正面評價;另一方面,因其過高的更新硬體要求而備受爭議。同時也有使用者對其使用者介面方面的迴歸和修改而不滿,因此依舊有不少的使用者對是否升級持觀望態度。
3.Android 12 作業系統——延續主導地位
面對迅速發展的競爭對手,老牌作業系統也不敢鬆懈,仍然在不斷地推陳出新。Android 作為全球第一的作業系統,一直致力於個性化和開放的生態系統。據統計,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 30 億臺裝置使用 Android 作業系統。
2021年,5 月 19 日,在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 Android 12 重磅登場。各種創新技術輪番上陣,令人目不暇接。谷歌表示,Android 12“建立在你喜歡 Android 所有內容的基礎上”,專注於構建一款適應使用者自身、開發安全、設計私密的作業系統,同時使使用者的所有裝置協同工作。Android 12 版本給使用者帶來了更個性化的體驗和更可控的隱私安全。12 月 28 號,小米12 系列正式釋出,並在 GitHub 頁面上公佈了小米 12 系列的儲存庫,均基於 Android 12。此外小米近期公佈了 MIUI 13 海外升級計劃,首批的 19 款裝置都將基於 Android 12 系統核心。
不只 Android 12,在11 月 16 日的 2021 Google 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推出了 Android 12L,針對大螢幕、可摺疊裝置做出了一系列更新,即當用戶從摺疊時的外屏切換到展開後的大尺寸內屏時保證體驗流暢、設計美觀。12 月 14 日,谷歌釋出部落格詳細地介紹了 Android 12(Go 版),2022 年它將面向低端手機推出更快的應用程式啟動、更長的電池壽命、更好的共享和更多的隱私控制。據統計,全球超 2 億人在使用 Android(Go 版)手機。
谷歌還表示,以上功能並非 Android 12 的全貌,之後還會繼續進行開發,以確保使用者體驗與隱私安全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4.Linux 30 週年:開源、協作是關鍵詞
在開源領域,Linux 絕對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一個作業系統。
1991 年 8 月 25 日,21 歲的 Linus Torvalds(以下簡稱 Linus)做了一個免費的作業系統“ Linux ”,並在這一天向外界公佈這個由“業餘愛好”主導的個人專案;如今,全球超級計算機 500 強和超過 70%的智慧手機都在執行 Linux,因此,8 月 25 日也被許多 Linux 的愛好者視為Linux 真正的誕生日期。
30 年來,Linus 一直領導著 Linux 核心開發,以及在 2005 年建立 Git。Linus 認為 Git 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 SCM,並表示 Linux 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對 Linux 持開放態度,讓所有參與 Linux 核心開發的個人(以及公司)都擁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2021 年的 Linux 不僅迎來了自己的 30 歲生日,甚至還跨越了物理空間乘坐毅力號火星車登上了火星。
技術領域篇:不斷變通
1.站在前端發展巨人肩膀上的Vite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現代網頁變得更加美觀,互動能力變得更強,功能也更加強大。前端開發為網際網路發展帶來了大量高效能的應用,從瀏覽器到小程式,前端開發者已經不再侷限於前端,而是各種“端”。JavaScript 也打破曾經的偏見,成為時下最流行的語言。旗下有很多深受前端開發者歡迎的開發框架,Vue 就是其中之一。
現代前端技術在迭代的過程中不斷派生出大量的模式和工具。Vue 作為前端框架中橫空出世的一匹黑馬,從13年提交首個 commit,14 年推出前端開發庫——Vue.js 並選擇開源,再到後來不斷打磨的 Vue 3、Vite 2。Vue 備受開發者的青睞,同時憑藉輕量級、簡單易學等優勢取得了 GitHub Repo TOP 3的優異成績。
Vite 是 Vue 的作者尤雨溪開發的 Web 開發構建工具,用尤雨溪的原話來說:Vite,一個基於瀏覽器原生 ES imports 的開發伺服器。利用瀏覽器去解析 imports,在伺服器端按需編譯返回,完全跳過了打包這個概念,伺服器隨啟隨用。同時不僅有 Vue 檔案支援,還支援熱更新,而且熱更新的速度不會隨著模組增多而變慢。針對生產環境還可以把同一份程式碼用 rollup 打包。
Vite具有以下特點:
- 快速的冷啟動
- 即時熱模組更新(HMR,Hot Module Replacement)
- 真正按需編譯
不過 Vite 是在開發 Vue 3 時一起開發的,所以目前僅支援 Vue 3.x 版本,這意味著不相容 Vue 3 的庫就不能與 Vite 一起使用。
2.Kubernetes助雲原生開發者“上青雲”
從軟體吞噬世界,到開源吞噬世界,再到如今的雲原生吞噬世界。雲原生的爆火有目共睹,作為其中重要的工具 K8s,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VMware《2021 年 Kubernetes 狀態報告》顯示,65% 的受訪者表示其生產環境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容器化應用都執行在 K8s 中,這一數字在 2020 年為 59%,而 2018 年這個數字還不到三分之一。
過去一年,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全球都在努力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 IT 部門受到的影響尤其大,企業若想快速更新業務則需要升級和重新部署應用的能力,提高開發人員嚮應用新增功能的速度是關鍵。
好訊息是,企業組織正從 K8s 中受益,其中受訪者認為的最大益處為:更好的資源利用率滿足不斷擴大的需求。
K8s 雖然沒有早期發展那麼迅猛,但是其也成為開發者持續使用及部署的一款重要工具。
3.Tensorflow地表最強人工智慧框架地位不保?
2021 年,人工智慧依然是科技界的主旋律。據 DZone機構預測,到 2027 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將達到驚人的2000 億美元,其中軟體開發約佔 45%。人工智慧領域分為三個方面,即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TensorFlow 作為谷歌開發的開源軟體,是人工智慧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軟體工具,即技術層中的學習框架。
提到人工智慧軟體工具就不可避免的提到 Tensorflow 和 PyTorch 的框架之爭。自 2015 年穀歌開源 TensorFlow 以來,深度學習框架之爭越來越激烈,全球多個看重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巨頭均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作為 Facebook 主力支援的 PyTorch,從 2017 年年初發布以來可謂是異軍突起,短時間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為明星框架。
近年來,關於 PyTorch 與 TensorFlow 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微妙的問題,因為它們的形式在不斷變化。這兩個平臺都有非常成熟的框架,都有各自優質的文件、眾多的學習資源和活躍的社群,它們的核心深度學習功能也有很大重疊。今天,我們更加註重的是每個框架的實際應用場景,如它們的模型可用性、部署時間和相關的生態系統,而不是它們的技術差異。
4.2021引發全民熱議——元宇宙元年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想必很多人在 2021 年期間無數次地詢問及解密過。作為同樣上榜國外科技和國內科技榜單的熱詞,元宇宙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英偉達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透露,在 4 月份的 GTC 主題演講中,有一部分是由黃仁勳的虛擬數字假人出鏡代替。雖然英偉達隨後澄清這個數字假人只出現了 14 秒,但也依然引起網友熱議。而後元宇宙橫空出世。為了追上這一潮流,微軟 CEO 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曾表示,公司正在建立一個企業元宇宙;曾經在 2014 年以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引領 VR/AR 潮流的 Facebook,於 2021 年甚至直接將公司名字改為了 Meta;羅永浩宣佈下一個創業專案是“元宇宙”......
所謂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進行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使用者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目前元宇宙仍是一個不斷髮展,演變的概念,所有參與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豐富它的內容。隨著元宇宙的發展,我們離《頭號玩家》裡的世界還遠嗎?
以上就是我們對 2021 技術十大熱詞的總結,你心目中還有哪些熱詞或者對熱詞有哪些補充呢?歡迎在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