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日本北九州博多灣志賀島上,一位農民在耕地時發現了一枚印有“漢委奴國王5個字的金印。金印為純金,上部為蛇鈕,長寬各2.3釐米。
這一發現震驚了中日兩國,因為如果屬實,將證明中日兩國早在漢代就有密切的交往。這一發現,可以說明他們很早就有能力前往大漢國。
《後漢書·東夷傳》對中日交往有明確記載:“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國進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封印。”有人認為,這印應該是東漢光武帝賜予的主印,也就是真印。史書記載這件事應該是真的,中國也發現了“滇王印”可以作為印證。
不過,在金印真偽得到確認後,“倭奴國的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尤其是對“委奴”二字的解讀。有學者認為,“委”字是對任命的解釋,意思是將印文解釋為漢朝任命的奴國國王。大多數學者仍然認為“委”和“倭”是相通的,“委奴國”就是“倭奴國”的意思。但是,“倭奴國”究竟是國名,還是“倭”之“奴國”的含義,仍存在較大分歧。
之所以認為連稱“倭奴國”的主要原因是: 1、中國歷史記載中提到光武帝時,稱其為“倭奴國”,而不見簡略為“奴國”的;2、中國王朝對外賜予封號一般都採用二斷的稱呼,如“漢·匈奴·左賢王”,則該印上文字當為“漢·委奴·國王”。由此,“倭奴國”便成為一個不能完全等同於《魏志》《倭人傳》中“奴國”的名字。
那些自稱是“倭”之“奴國”的學者更相信它與“奴國”的聯絡。據此,他們也推斷出福岡平野是奴國的勢力範圍,推斷出伊都國的位置。這是邪馬臺“九州說”學者們通常所持的觀點,也是基於“倭”這個總稱的形成。
目前,專家們更傾向於前一種觀點。即便“倭奴國”真的可以用“倭”之”奴國“來解釋,也不一定是鄰近伊都國的那個。因為根據《魏志》和《倭人傳》還有一個“奴國”,只是錄名而已。 《倭人傳》載有“倭人……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從對馬國到狗奴國有三十個國家,不多也不少,說明這兩個“奴國”是沒有重新出現。其實我們也注意到,這些國家除了兩個“奴國”外,還有彌奴國、姐奴國、蘇奴國、華奴蘇奴國、鬼奴國、烏奴國、狗奴國等7個以“奴”結尾的國名。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一大群倭奴人分裂成各個國家的反映,也就是在邪馬臺聯盟之前,很可能還有另一個大規模的倭人國家,所以才有能力去東漢進貢並封為王。同時,我們認為,因為金印是在志賀島上出土的,所以認為這個地方是伊都國附近奴國的地區是毫無根據的。
需要說明的問題是,“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中“倭國極南界”的說法。志賀島位於九州島的北端。如果這裡的倭國和《魏志》、《倭人傳》中的九州地域都無法解釋這種說法。否則,“倭國”應該是指包括本州在內的更大的區域,而“倭奴國”應該至少包括九州島的相當一部分,這間接支援了“倭奴國”的看法。那麼《後漢書》中的“倭國”遠超九州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說范曄等當時的歷史學家也提倡邪馬臺的“畿內說”嗎?這是值得認真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