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養生,平時聽得最多的莫過於食療養生了,很多養生食物如紅棗、黑芝麻、豆類等,大家都對他們青睞有加。
這些養生食物,的確對身體有所助益,但若食用不當,卻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定要弄清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紅棗——腸胃脹氣、助長溼氣
大棗被譽為“益壽果”,也是經方(張仲景之方)中使用率較高的藥食兩用的中藥。《神農本草經》裡說: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胃、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和百藥、“久服輕身延年”。
中醫認為大棗具有健脾益胃、補氣養血、安神助眠、美容養顏、緩和藥性之功。醫術中有記載,吃大棗尤其對緩解脾胃虛弱導致的倦怠乏力,面色萎黃有良效,因此人們常說吃大棗會有好氣色。
食用注意事項:
紅棗甘甜肉厚,很多人都拿它當零食,但其實吃太多會給腸胃增加負擔,引起脹氣等問題。建議每天吃紅棗的數量控制在5個以內。
棗皮的膳食纖維很粗,對於脾胃不好的人,還有老年人、兒童來說,吃多了會引起胃疼。這些人吃棗最好把皮去掉,亦或是蒸煮過後吃。
枸杞——引起上火、影響血糖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採子,名枸杞子;冬採根,名地骨皮。”枸杞嫩葉亦稱枸杞頭,可食用或作枸杞茶、枸杞蜜。
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滋腎,潤肺,補肝,明目。治肝腎陰虧,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枸杞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A、B1、B2、C和鈣、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枸杞中的甜菜鹼,可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再生,因而具有保護肝臟作用。
食用注意事項:
但枸杞也並不是和任何食材都能搭配的。如枸杞不建議和烘焙成熟度低的茶葉如綠茶、烏龍茶等一起泡水,綠茶中含有的鞣酸化合物非常影響人們機體對於枸杞子中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二者共同泡水很容易在還沒有入口時就發生沉澱反應,降低了枸杞功能成分在體內的濃度及藥性藥效的發揮。
並且,由於枸杞“熱身”效果非常強,所以枸杞不宜食用過多,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上火反應,如口乾舌燥、目紅牙腫、流鼻血等不適情況。
薏米——傷脾胃、損陽氣
紅豆薏米基本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祛溼秘訣了,但紅豆薏米並不適合所有人來祛溼。中醫講究辨證施治,無論是健脾利溼還是清熱祛溼,都要看每個人的體質、症狀,針對病因及型別進行治療或者調理。
食用注意事項: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
● 有的人容易出汗、煩熱、口渴,愛喝涼水,手心腳心常常熱烘烘的並且舌頭偏紅,這類人是偏“熱性體質”的人。
● 有的人容易畏寒怕冷、經常手腳冰涼、愛喝溫熱的水、容易腰膝痠軟,並且舌苔白膩,這類人是偏“寒性體質”的人。
薏米雖然有良好的利尿祛溼的功效,但是薏米藥性偏寒涼,對於偏熱性體質的人吃了無礙,但是對於偏寒性體質的人來說,經常吃薏米,無異於雪上加霜!
所以,要想發揮好薏米的功效,還得好好分體質、按方法食用。
堅果——傷肝、易致癌
堅果就是各種乾果類果實,我們常見的開心果、瓜子、花生、碧根果等都屬於堅果的範疇。
堅果可一般的零食比起來,營養不僅豐富而且全面,常吃多身體有很多好處,能夠幫助保護心血管系統健康,益智健腦、保護視力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週吃50-70克堅果,平均到每天就10克左右。
食用注意事項:
堅果雖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但是含有的脂肪成分也不少。
俗話就有“一兩花生一兩油,一兩瓜子二兩油”;再加上,有的堅果還含有澱粉、糖分等碳水化合物。
如果食用過多,就容易引起血糖的升高。
另外,炒焦的堅果也不宜食用,炒焦的堅果,不僅營養成分會受到破壞,還有可能產生苯並芘、雜環胺等致癌物質。
所以,對於堅果類食物,建議不要大量購買,並且注意儲存和防潮,開封后儘量不要長期存放,以避免黴變。
不僅僅是以上這些,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有養生功效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它的使用方法,科學地食用才能夠獲得最大的益處,有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