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場修行,希望你能修成正果。
一位讀者的留言令我感觸較深,他說,我們老闆快70歲的人了,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天天如此......
我是這樣回覆他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有些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做什麼都會成功。
從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往往可以看出他的層次。
我不是一個話癆,但這條留言確實令我感觸良多,特別是對於正在創業中的我來講,有很多的話想說。
可能我在文章裡經常講,今後不再會有絕對穩定的工作了,所以常會有讀者來問我一些關於“抉擇”的問題,什麼樣的抉擇呢?
是繼續打工還是去創業。
很多人想去創業,無非是覺得目前給別人打工看不到希望,而創業是一條可以改變打工者身份的活路,掙到的錢都是自己的,人也更自由,不用受氣。
好處當然不少,而且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確實都跳出來自己創業了,包括我自己。
但我想說的是,創業不是兒戲,不要只看到少量的光鮮,忽視了大多數的落魄。
坦白講,創業不是唯一的出路,因為打工也不見得就有多糟糕。
真正毀掉你的,從來不是打工,而是你的“打工者心態”。
01
- 很多人死於“打工者心態”。
打工者心態的人是怎樣的呢?
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一汽車站的候車室裡等車,後來肚子餓了,便進了一家小超市裡買點吃的。
在付錢的時候,一位中年男人走到櫃檯前問有沒有熱水,店員的態度很冷,沒應他,中年男人又問了一遍,她才不耐煩地回了句,沒有。
中年男人說,車站開水房那邊爐子壞掉了,沒熱水,本來還想買桶泡麵墊墊肚子的。
隨後,他向店員建議說,你們其實可以免費提供點熱水,這樣生意不是更好嘛。
女店員說,我也不是老闆,每個月就那麼多工資,生意好不好,關我什麼事,給自己加工作量,我又不是傻子。
這位女店員,就是一種典型的“打工者心態”員工。
職場上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對工作的態度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只是替老闆打工的,給多少錢幹多少事。
其實,我倒覺得這個中年男人的提議不錯。
熱水的成本能有多少錢,關鍵是這個增值服務能帶來更多的生意,而且店裡的閒置空間挺大,完全可以放幾張桌椅,供來往的人休息,或者搞點棋牌之類的娛樂專案,按小時收費,這些都是小成本提升營業額的措施,不過我沒說,因為說了也是自討沒趣。
有句話叫,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同樣地,你也永遠無法讓一個打工者心態的人為公司著想。
我在文章裡講過,其實工資不是老闆發的,是自己爭取的。
這個女店員完全可以同老闆談,如果我能做到多少營業額的話,就加工資。
只要合理,很少有老闆會拒絕的,有人幫忙賺更多錢,何樂而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很多人並不會這麼想,總覺得自己多做一點就吃虧了,總覺得公司發展好壞與自己無關,反正我又不是老闆。
恰恰是這種心態,讓很多人對工作失去了熱情,而這也埋葬了他們的未來,註定永遠都只是一個基層的打工者,沒有成長。
02
- 將工作當成事業,會收穫很多。
從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往往也可以預見他的未來,有些人註定會一直平庸下去,而有些人前面的路則一片光明,前途無量。
我發現,那些沒有工作界限感的人,往往成長起來最快,最終收穫也是最大的。
什麼叫沒有工作界限感?
說白了,就是不把自己當外人,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而不是分得很清楚,我就是一個員工,是我的事才做,不是我的事不做。
360的創始人周鴻禕曾說,不論在方正還是在雅虎,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在給他們打工,可能我真的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我一直覺得是在為自己幹,只不過客觀上給公司創造了價值;
另外,我始終覺得應付一件事,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幹任何一件事,我首先考慮的是透過幹這件事能學到什麼東西。
這也是我為什麼說沒有界限感的人成長起來會很快,因為這樣的人,會真得用心去做事,沉浸到工作中,打磨自己,強大自己,而不是整天混日子,等著那點死工資。
一個人如果總是為了那點工資而工作,那麼他的格局就會變小,就只能看到眼前幾米的地方,變得斤斤計較,雖然看似沒有吃虧,其實輸了未來,是吃了大虧的。
反過來看,那些將工作當成事業的人,最終都將會收穫很多。
我曾在文章裡分享過一個故事。
假期間,朋友回公司拿檔案,一小夥在加班,上去聊幾句,看他正在忙著做一份假期前佈置的方案。
其實這個方案不是很急,假期後客戶才要。
這個小夥笑著說,假期在家也沒什麼事,這家客戶比較挑剔,所以現在有時間就先把方案弄好,防止到時候來不及。
就因為這事,朋友決定月底給這個員工薪資調整上去。
你看,因為這年輕人有自動自發的態度,因為他將工作放在心上,所以薪資被上調了。
將工作當成事業和將工作當成逼不得已的謀生手段,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後者就是典型的打工者心態,而前者其實就是創業心態、老闆心態。
所以,請放大你的格局,別讓“打工者心態”毀掉你的人生,打工沒那麼不好,關鍵是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
可以這麼說,一個連員工都不做好的人,即使日後自己創業,也是很難成功的,大浪淘沙,最終很可能死在浪潮裡。
點個在看,工作是一場修行,希望你能修成正果。
▽
來源:哈叔的職場微課堂
作者:哈叔
【宣告: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