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旅遊產業不斷髮展、又常常遇到瓶頸的當下社會,旅遊對於遊客的意義是必須回答的問題。事實上,在各種產業業態相互發生聯絡的這個時代,每個產業的規模都變得龐大、每個產業的邊緣都變得模糊。產學研宣(生產、教育、研發、宣傳),成為一個產業鏈。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必不可少、且必須配合得當。
旅遊產業同樣要滿足這樣一個產業鏈框架。首先,對於旅遊景點的運營者和遊客,都要回答“旅遊對於遊客的人生體驗的意義”這個問題。對於遊客來說,旅遊活動要達到什麼目的、如何達到所想的目的,這是遊客自身去感悟的。而對於旅遊景點的運營者同樣必須理解這些意義,才能知道面向遊客提供何種服務。
更坦白地說,為遊客提供更具備思考價值的服務是旅遊業開始需要挖掘的服務專案。遊客“行萬里路”的旅行對遊客的日常生活工作到底有什麼啟發價值,這是必須回答的。對旅遊產業的人文價值研究和宣傳,是目前旅遊產業鏈短缺的部分。
這裡的人文價值,我指的是樸素的實在的日常生活相關的農耕文化。並不是每個鄉村旅遊景點都能說明它本身的文化價值,能說明的是它所屬的類別的文化價值。比如,採摘園給遊客的體驗是千篇一律的,並不會讓遊客感受到某個採摘園有別於另一個採摘園,並不會讓遊客認為它值得來第二次(除非周邊只有一個)。
舉個有比較價值的例子,我去過青浦的一個農家樂,提供自助燒烤專案,然而,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其實是園區的天鵝湖,可以乘船在湖上近距離觀看黑天鵝群。還有就是,青浦的公路上的行道樹是柚子樹,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果樹可以做行道樹。而這次農家樂體驗對我現在的生活生產就是有啟發意義的。在我自己寫的文章裡,就會有“如何用果樹來做景觀植物”這樣的內容。我自己營造的鄉村景觀專案使用的景觀植物就是農業植物。並且,更簡單地說,這次農家樂旅遊擴充套件了我看待農業植物的角度,農業植物不再僅僅是食物,也可以帶來審美觀賞價值,成為藝術創作的素材。
當我在旅途中發現動物的活動值得觀賞時,我就不再把農業動物(雞鴨鵝)的活動只當做農業生產的一部分,而是把農業動物的活動作為可以觀察的內容,對農業動物的觀察可以作為自然教育、農耕教育的內容。

同時,鄉村旅遊產業不能忽視產業所依託的農耕文化的創造者。 “勞動產品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物件化。”從這一邏輯來說,既然農作物有食用價值和觀賞價值,那麼,生產農產品的勞動者——農民就具備創造食物和審美產品的本質力量。
進一步說,如何更明確地解釋農耕文化、農業日常生活、如何更深層次地詮釋農業生產勞動的價值,成為鄉村旅遊的未來發展的基礎。比如,種桃子是普通農業業態,如果把桃子的整個生產週期拍攝成延時攝影就是視覺藝術產品(屬於文化產業業態)。
因而,鄉村旅遊產業的專案應該基於農業生產週期的,形成一個全週期的旅遊業態。從植物幼苗開始,從植物學、生物化學、視覺藝術、生產技術等等角度,去給遊客提供鄉村旅遊體驗服務。比如,我去採摘園不僅僅能吃桃子,也能種一棵自己的桃樹,或者能在春季桃花盛開時在桃花林野餐或者攝影或者學習插花花藝,或者可以學習一下如何辨識桃花、杏花、李花、蘋果花,或者是果樹修剪體驗專案。
鄉村旅遊專案貼近生活細節,讓人們更多地迴歸感悟日常生活。比如,春季修剪果樹時,帶著花苞的枝條就是很好的花藝材料,插在花瓶中能給家庭居住環境提供自然審美趣味,也是很好的花材商品。
 農村旅遊產業內容的多樣性是產業發展的潛在空間:全自然週期、多季節地旅遊景觀;多角度的農耕體驗;深層次的自然觀察體驗。農村旅遊需要發展“長期、可持續的、豐富多樣的專案”,來為遊客提供所需的“值得經常回憶的旅遊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