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西雙版納一定要去傣族村寨感受一下傣家風情。旅遊車上放著傣族特有的民族音樂,悠揚動聽,極具感染力。
初秋我們老兵遊雲南,一行20多人走進西雙版納橄欖壩原生態的傣族村寨,在50平方公里的橄欖壩內,有64座村寨,隱藏在綠樹從中,儼然是天然大花園,有“椰樹下的竹樓”和“孔雀尾羽”的美稱。在談笑風生中,我們來到了傣家村。一進大門我們看到了“白象迎賓”。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徵,白象 ——迎賓,就是給大家一個吉祥的祝福。
遠處是一座被碧水綠樹包圍著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寨的象徵,人們習慣把居住在水邊的傣族稱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稱為旱傣。又根據服飾把元江河谷地區的傣族稱為花腰傣,而傣族民族村的村寨則以最具特色的水傣為主。
為了能夠入鄉隨俗,路上我們特地跟導遊學了幾句常用傣語的發音,女士—騷多利;男士—貓多利;男孩—小毛;女孩—小狗;老男人-—老蜜桃;老女人—老波桃;小孩—小龍蝦;誇獎女士漂亮——好哨、好哨等。
路邊,不時有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身穿五彩繽紛長筒裙,腰繫銀帶,頭戴各色花兒的傣家少女走過。那才叫花枝招展。想起導遊說過,“在傣族,你對姑娘們喊騷多哩,她們會很高興的!”一時間,“騷多哩”打招呼聲不斷。騷多哩們嗔怒地回眸一笑,令大家們心花怒放。
路上還時有三三倆倆的身穿黃色袈裟的小和尚走過。在傣家男孩子從小要到寺廟裡學習。雲南十八怪裡“小和尚可以談戀愛”說的就是他們。
不知不覺來到了傣家園。給我留下印像最深的是傣族獨具特色的建築——吊腳樓。都有二層樓高,四角翹起,上層傾斜,從下望去,好像要倒下來似的;門也別具風格,尤其是材質,有鐵的、木的、還有的是榕樹垂下的須,很是原生態。
整幢竹樓的材質都是竹木的,這不僅是就地取材,關鍵是能適應熱帶雨林獨特氣候,當洪水淹沒竹樓,整幢房子也可以浮在水上,不會輕易倒塌。這讓我不得不驚歎於傣族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
走進寨門,沿著一條紅色小路參觀傣族村。右邊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了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還信仰原始宗教。在這尊佛像的背後的一幢小型竹樓裡,供奉著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點。
往左邊看,這便是傣家的竹樓。竹樓的形式為幹欄式建築。幹欄式建築常見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其特點是涼爽防潮。樓上右邊是臥室,中間是客廳,廳外有涼臺。傣族認為自己的靈魂和家神都在臥室裡,外人來了會打擾家神,攝走靈魂。所以傣家的臥室不經允許外人是不能進入的。
竹樓的客廳內建有火塘,內有三腳架。在雲南的少數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佔有很崇高的地位,從而形成了神秘的火塘文化。下了竹 樓往前走,一路上經過工藝樓,風情樓,風味樓。
在傣族村寨裡,令我難忘的要屬接待我們的女子小玉了,她一看見我們,就雙手合十,閉上雙眼,好像在為我們默默祈禱。小玉看上去很年輕,眼大大滴,面板白皙,像二十七八的少婦,其實已經42歲了,女兒都老大了。
小玉的家非常特別,房子分為兩層,都是用木頭做的。第一層,有好多根又粗又高又大的柱子組成,主要是放拖拉機、摩托和一些砍橡膠的用具,他們這裡漫山遍野都是橡膠林。第二層主要是客廳和臥室,客廳雖然很簡陋,但非常乾淨,進去必須換拖鞋或者戴鞋套。
在客廳小玉開始講傣族的風俗,走進傣家必須遵守“一脫、二摸、三不看”的習俗,一脫就是進入傣家都必須脫鞋,二摸就是都要摸摸客廳的吉利柱,這樣會給客人帶來吉利,三不看就是任何客人不能偷看主人的臥室,因為臥室裡有根魂靈柱,若是客人偷看了,魂靈就會散跑,主人家即有災難。
傣族人家不管家庭老少多少都住在一起,三世同堂居多,也有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晚上都住統一臥室,而且臥室不能離隔,否則別人會認為你家庭不和睦而被瞧不起。晚上睡覺只用自己紡織的蚊帳隔離。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至今還保留這個古老的習俗,他們認為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便利。
她的面前有一片用紅布蓋著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小玉想賣關子,我們百思不得其解。小玉是個地地道道的傣族人,在家裡叫媽媽是:“咩”!傣族這裡是女尊男卑的風俗,如果家裡添了一個女孩,大家就非常高興,要請整個村寨人吃酒席,歡慶一整天。只有女孩長大成人,才有資格在家裡當家作主。
如果生個男孩,奶奶就在屋裡哭上三天,嘴裡不斷的抱怨說:“生了個賠錢貨”,長大結婚時,男方要給女方好多金銀玉器,甚至大片的橡膠林等作為彩禮。若掙了錢,必須全部交給老婆,請老婆給零花錢。蓋因為男子沒地位,男子結婚不是娶媳婦,而是要倒插門,做入贅女婿。
傣族的家居建築都是竹木結構,冬暖夏涼非常科學,聽小玉說:“這樣建房子,就是遇到地震,也不會有危險。歡迎遊客在家裡面吸菸,為了達到驅蚊效果”。
最後,小玉掀開了她面前神秘東西的紅蓋頭,原來就是銀手鐲、銀項鍊、銀戒指、銀碗兒、銀酒杯、銀梳子、銀筷子等寶貝,這裡面最值錢的東西是銀腰帶。傣族人家的財富不是金的,而是銀的,銀飾品的做工非常精美。
聽說傣族小夥子結婚之前,要在女方家裡當三年苦力,第一年幹農活,第二年砍橡膠,第三年打銀腰帶。小小銀腰帶做工非常精細,有時整整需要一年時間來打造。銀碗好漂亮呀,這麼大一個,還泛著有些閃爍的銀光,碗外面刻著龍鳳的圖案,好精美絕倫。
在這裡,每個女人身上都帶著一條銀腰帶,銀腰帶會根據身份和財富來調整粗細,女人一生一共要戴兩條銀腰帶。第一條是一出生父母親手打造來給女嬰束腰的。第二條是出嫁時男方親手打造給女方的。
小玉接著講起使用各種銀器的保健功能,“銀器戴在身上是可以治病的,雲南十八怪裡有一個‘老太太上樹比猴快’就是這個原因。”
銀壺銀碗自不必說,連銀梳子都有刮痧等療疾作用,並當場給我們演示治療高血壓、頸椎病,頭痛腦熱,幾位老軍嫂奮勇當前,一個個的脖頸被颳得紅刺血現,連稱見效見效。自然是臨走大家慷慨解囊,各取所需,花了近五位數的RMB,打道回府。
從小玉家出來,我們自己在村子裡轉了一圈,整個村子都是典型的傣家風格建築,房子新舊參差不齊。趁未開飯,我在村子裡轉了一下,我終於看到了菩提樹,據說每個傣族的村寨都有菩提樹,而且都是先有樹後有村,村隨樹建,因為有菩提樹的處所才是吉利之地。
中飯是在農家院吃正宗的傣家風味小吃,竹筒糯米飯、烤雞、炒肉片、傣家酸菜、傣家米線、傣家涼皮、還有青菜蛋花湯,傣家的菜都帶點算和辣,吃的還算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