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房企的銷售額上一次出現集體下滑,還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2008年。
經歷了多年的螺旋式增長後,房地產業有望向只漲不跌的“黃金時代”正式告別。
易居克而瑞近日釋出資料顯示,2021年,百強房企權益銷售金額8.88萬億元,同比下滑6.0%。在行業分化日益加劇、頭部房企優勢漸顯的情況下,該指標出現多年來罕見的負增長,其訊號意義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房企的融資、拿地等動作都有所放緩。這其中既有政策端收緊帶來的限制,又有銷售不暢的連帶影響。
百強房企銷售下滑,直接原因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行業流動性收緊。但在這背後,調控政策的累加效應正在顯現,去槓桿化已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在當下的城市化階段,人口流動帶來的紅利有所減弱,也使得行業正在失去快速增長的基礎。
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產業正從高速增長向平穩增長過渡,在這一階段,行業的發展理念、模式、節奏等,都將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只漲不跌的行業神話也將真正破滅。但在此之前,房企似乎至少還需要撐過3個月,才能真正看到曙光。
業績之殤
長期以來,規模一直是衡量房企發展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規模效應有助於房企降低採購、建築等成本,也能幫助房企在拿地、融資、合作中獲得優勢。
過去多年來,受益於土地、人口、金融等紅利,房地產行業的規模呈螺旋式上升的狀態,房企藉助這一紅利,強化規模導向。但到2020年,這種情況開始出現變化。當年8月,旨在去槓桿、控風險的“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年末,金融機構對個人住房貸款實施“五檔管理”;2021年下半年,行業流動性全方位收緊。
這些政策的影響正體現在2021年的房企業績中。雖然官方的資料顯示去年前11月商品房銷售仍然正增長,但落實到房企層面,資料卻不甚樂觀。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2021年全年,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為12.7萬億元,同比下滑3.0%;權益銷售金額為8.88萬億元,同比下滑6.0%。規模房企的銷售額上一次出現集體下滑,還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2008年。
作為對比,此前的四年(2017年到2020年),百強房企的權益銷售規模增速分別為40.5%、35.1%、6.5%、10.8%。
華東某上市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去年年中,公司已經適當調低了銷售目標,一些區域公司還提高了年終獎額度,但最終還是未能完成目標。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表示,2021年,規模房企平均目標完成率不到90%,明顯低於近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披露年度業績目標的部分規模房企中,截至去年12月末,有逾8成未完成全年業績目標。
“即使規模房企已對業績增長保持了謹慎預期,並適度調降了銷售目標,但下半年市場大幅降溫,多數企業的業績壓力仍然較大。”該機構表示。
利潤的攤薄也將是大機率事件。自2019年以來,資金、人力、建築、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就開始蠶食房企的利潤。更重要的是,行業紅利的消退迫使房企更多地進行“貼身肉搏”,加之“限價令”等政策的影響,很多專案不得不以價換量。
去年以來,政策環境的嚴峻性有增無減,很多專案仍然面臨“賣不上價”的尷尬,“保利潤”更是無從談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去年9月以來,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經歷了由上漲到持平,再到下跌的過程。到11月,有59個城市的新房價格環比下降,63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下降,降價已成為大部分熱點城市的主流。
前述房企人士認為,到今年3月釋出2021年年報時,房地產業將可能從過去幾年的“增收不增利”,變成“既不增收又不增利”。
規模效應的終結
在規模增長受阻的同時,房企的規模效應也在減弱。去年以來,流動性的收緊使得一批房企陷入債務違約的邊緣,其中不乏頭部房企,這也令“規模護城河”的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船大難掉頭。”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高規模的另一面是高負債、高風險,當政策環境全面收緊時,小房企相對容易彌補資金缺口,大房企反而不易自救。
他認為,一些出現債務危機的大型房企,資金缺口很快達到百億至千億量級,不僅處置難度大,投資者的信心也很容易受到影響。兩個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大型房企的債務處置週期變得曠日持久。
事實上,近幾年來出臺的一些關鍵性政策,對規模效應產生了直接影響。
一方面,“三道紅線”的出臺,使得房企可獲得的信貸額度不再以規模為主要依據,而是以“踩線”情況——即財務健康狀況為主要考量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監管部門將表外債務納入監測範圍,一些透過表外轉移、明股實債等手段實現“降檔”的房企,仍然很難獲得融資,其面臨的流動性壓力不亞於“紅檔”房企。
另一方面,在22城推行的集中供地政策,令短期資金池深度成為企業增儲的重要砝碼,大型房企的優勢減弱,一些財務狀況良好,又具備較強區域深耕能力的小房企獲得了更多機會。
由此,規模房企在融資、拿地中的優勢均被削弱。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2021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額約為1.3萬億元,同比下降26%,近五年來(2017年以來)融資量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時達到五年來最低點。2021年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僅為0.29,同樣創近五年新低。
按照房地產開發週期,這也將至少影響到今年的市場供應。多數機構認為,2021年全年的房地產銷售規模仍然有望繼續衝高。但由於房企手中的貨值不足,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新增土儲不足,今年的市場銷售規模將出現回落。
更為深遠的影響在於,在融資、拿地政策以“長效機制”形態出現的情況下,房企將逐漸習慣“過緊日子”。由此,未來幾年間,行業高增長的“神話”也有望徹底破滅。
撐過第一季度?
對於在苦撐的房企來說,更關注的是轉機將在何時出現。
針對流動性緊縮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去年9月以來,監管層逐漸釋放政策糾偏訊號。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提出,“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另有不少城市從放鬆預售資金監管、人才購房補貼、出臺“限跌令”等方面出手調整。
但這些政策利好體現在投資復甦上,仍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業界的共識在於,投資力度大約需要3-6個月的修復期。市場交易真正轉暖,也需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
也即,在政策層面不額外加碼的情況下,行業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後出現轉機。
近期,多位房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提及這一時間點。北京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內部曾做過研判,並認為市場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後真正好轉。目前的一個積極訊號在於,雖然購房者出手的意願還不夠強烈,但旗下專案的諮詢量和帶看量已經明顯增加。
該人士透露,公司在去年年中以後就很少拿地,並採取了多項措施補充現金流,按照現有的資金安排,完全可以撐過第一季度。
與他的謹慎樂觀不同,仍有從業者對短期的行業前景抱有疑慮。華東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公司有相當規模的債務將在今年上半年到期。即使能堅持到市場轉暖,倘若升溫幅度不夠大,公司的壓力仍然不能緩解。
據瞭解,作為權宜之計,不少房企正在與投資者商談債務展期事宜,延展期限多在12個月到24個月。一些投資機構認為,在度過最艱難的階段後,投資者都在儘量避免房企出現債務違約,也更看重信心的修復,因此大都認同債務展期的做法。
從市場層面看,回暖的跡象已經出現。貝殼研究院的監測顯示,去年10月以來,重點城市二手房交易量結束下降趨勢,並出現溫和復甦。該機構重點監測的66個城市新房成交量也在去年11月、12月連續回升,12月的環比增幅明顯擴大。同樣自去年四季度以來,百城平均首、二套房貸利率持續下降,12月較9月累計下降約10個基點;近兩個月(2021年11月和12月)房貸平均放款週期也持續快速收窄,累計收窄16天。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預計,今年第一季度,部分核心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就能夠企穩,二季度價格能夠穩住。此後,新房市場也將隨之改善,並逐步傳遞到土地市場。由此,整體市場將出現鏈式修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