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殷思源
和往年一樣,歲末年初都會參加各家商業銀行總行的戰略研討會。今年,我被問到最高頻的一個問題是:2022年,商業銀行的競爭會發生什麼變化。
被問到這個問題,我一般會反問一句:您為什麼這樣問?
銀行管理者們通常這樣回答:過去,我們感覺銀行沒那麼難,隨便做做就能有挺大的利潤。但如今,越來越難,而且未來越來越看不清楚了。
是啊,所有銀行人估計都有這樣的體感,銀行越來越不容易了,這些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我昨天在一家銀行總行戰略研討會的現場,分享了一個觀點:商業銀行越來越難的本質,是從“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換了。
什麼意思?
— 1 —
增量時代vs存量時代
什麼叫增量時代?
舉個例子,比如曾經的商業銀行,在每年的開門紅階段(通常是每一年第一個季度),就能超額完成全年的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收入考核指標。
為什麼如此輕鬆?是任務定少了麼?
不是。至少,不完全是。
因為經歷了改革開放40年,我們GDP平均增速將近10%,這使得商業銀行的客戶主體(企業和個人)都在經濟發展的紅利中,快速增長。
所以,完成任務,很大程度上不僅僅是商業銀行自己戰略制定的好,更是市場紅利給增長預留了足夠大的空間。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好像商業銀行的目標增長率是10%,但是老百姓和企業的資產增長率確實100%,那這個目標完成起來自然就相對容易。
只能說,增量時代,遍地是黃金。這時,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腳,你根本不會理會他,因為沒空,別耽誤我撿金子。
但是……這樣的時代終將過去。現在,可能已經過去了。
隨著商業銀行數量的不斷增加,增長紅利越來越少,最終,增量時代逐漸轉向了存量時代。
存量時代,就是地上幾乎已經沒有黃金了,這時,如果有人踩了你一腳,你很難不當回事,甚至會把他的金子搶過來。因為,你實在太不容易了。
經濟增速在放緩,紅利逐漸消失;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競爭壓力增加。此消彼長間,鍋變小了,能盛的粥越來越少,但分粥的人卻多了,這就是商業銀行越來越難的本質。
所以,以前你問商業銀行,誰是你的競爭對手?
他們會說,哪有什麼對手,別問這種傻問題,各家銀行只是側重點不同,市場足夠大,自己做自己的就行。
但是今天,大家都能感覺到,前有追兵,後有堵截,左右兩邊還虎視眈眈。
那面對這種局面,商業銀行的出路在哪裡?又該以怎樣的姿勢來迎接“存量時代”呢?
— 2 —
存量時代的競爭策略
存量時代的競爭策略,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提升效率、最佳化模式、顛覆創新。
這幾個詞聽起來可能有些審美疲勞,咱們舉個例子吧。
前段時間,我認識了一家銀行的經營性支行負責人,在調研的時候,他向我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方法。雖然我認識的銀行人有近10萬人,先進的工作方法我也見過很多,但和他聊完,我還是大吃一驚。
他和我說,作為一個社群型的網點,我要求員工記錄每一位周邊社群客戶的一舉一動。比如,客戶喜歡做哪些產品,在哪些銀行開過戶、有過哪些合作,家裡幾口人,家庭成員的愛好、特點,甚至客戶每次來網點是和誰同行都要記得清清楚楚。這樣,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也就清清楚楚了。
說著,這位行長把網點做記錄的紙質檔案給我看了一眼,一共十一摞檔案,摞在一起比一個人還高。這些檔案上的內容,他要求網點前臺、後臺的員工都要熟記在心。
為了服務客戶,服務好客戶,真的能有這種“變態”的服務。
聽完他的介紹,我終於明白:永遠沒有“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這句話。
寫在最後的話
2022年,一定會有很多變化。
外部環境仍然存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疫情、經濟、市場、客戶都有不確定性。但是,越是在不確定的時候,我們越要抓住不變的東西。
當我們猶豫不定時,你就想想,客戶還需要什麼,這一定是一個永遠正確的答案,也是作為一家銀行應對競爭最好的姿勢。
2022年,你一定會發現,練習基本功,誠實對待自己和客戶,才是適應變化最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