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嘣”,重慶長壽小區一幢居民裡的爆炸聲嵌進每個人的心。爆炸聲落,一對青年男女雙雙殞命。
人們在嘆息扼腕的同時,瞭解了這對年輕人雙雙殞命的真正原因—懶惰。
沒有經濟來源,女人生病在家,男人不工作,這就是他們基本的生活狀態。
由於女人要求男人外出工作,男人不同意,矛盾深化,日積月累,引起災難。
1
《少有人走的路》裡說,每個人都有懶惰的原罪,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是我們內心熵的力量。它更阻止我們走向成熟。
因為懶惰,我們總是逃避必要的痛苦和責任,慣於選擇平坦的道路。
男人雖然年紀三十多,按理說已經而立之年,即便一直被愛人催促外出工作,但他仍然住在人家按兵不動,愛人心臟做過兩次手術,不能重體力勞動,而且還有女兒,父母。
面臨這種狀況他從內心害怕承擔責任,更害怕行動起來承受更多的痛苦,但又捨不得這樣的生存狀態或者說感情。
他的心智不成熟,一直在家不工作的狀態,他沒有做任何努力,愛人讓他去學開貨車拉貨掙錢,他不想去,他不敢面對眼前的責任,只想得過且過,慢慢推著過日子。
倆人經常為了工作問題吵架,直到愛人提出分手,他沒了退路選擇走了極端。
看到網友分享過的一個故事:
A 先生跟 C 小姐大學的時候相識,他們開始談戀愛,一直持續到工作。
期間兩個人感情很好,男朋友大方,對她照顧有加。 C 小姐下定決心結束了這場愛情長跑,選擇與 A 先生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的 A 先生開始與以往大不一樣了,對於兩個人的事情,開始懶懶散散愛理不理,還迷戀上打遊戲,答應她的事情,總是做不到,兩個人的親密感大不如從前。
C 小姐剛開始體諒了對方,覺得彼此之間生活,總是需要給予對方私人空間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漸漸發現,他真的整個人都變了,自己在他面前就像個透明人一樣,在跟不在一個樣。
他的懶惰讓 C 小姐逐漸崩潰,衣服不洗,吃過飯的桌子也不收拾,工作更是提不起精神,得過且過,沒有一點當初意氣風發的影子。
有時候生活是要有壓力的,有壓力オ能有前進的動力,而這個壓力促使我們自律,想要過好的生活,過有意義的生活,就要勇於擔當責任,甘願承受痛苦,有了這種精神オ能使自律的人生走向成熟。
由於兩個人戀愛時正處在絢麗期,誰看誰都是完美的, A 先生因為想要在 C 小姐面前表現意氣風發的一面,盡力隱藏起自己懶惰的原罪,等到他們結了婚, A 先生覺得再也沒有任何動力讓他那麼努力辛苦的工作和表現了,自然就放鬆下來了。
宋丹丹演過的小品《懶漢相親》嗎?村裡的唯一懶漢想娶媳婦,村長幫忙介紹鄰村的姑娘,家裡準備的一切裝飾都是假的,只有那兩隻暖水瓶是真的,結果還被這個高度近視的姑娘踢碎了。婚事也因此告吹。
一切都來自懶惰的原罪,因為懶惰家徒四壁,因為懶惰三十好幾歲孤身一人,還是因為懶惰揹人瞧不起,甚至連一個高度近視的姑娘都會說:等你混好了,我再來吧。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懶惰不對,懶惰不好,只是因為害怕前行過程中自律帶來的痛苦和無奈,所以退而求其次,選擇平平靜靜的接受毫無波瀾的生活,哪怕心中有時候會悔恨、惱怒自己的無能。
2
除了愛人之間,懶惰還會發生在親子間,朋友間和工作上。
懶惰影響了個人成長和家人關係,更會影響朋友關係。
方仲永的故事
金溪人方仲永,五歲就能作詩立就,被人稱作“神童”,從此仲永之父就每日拉著在人前炫耀,仲永沒時間學習,直到十幾歲時,跟平常孩子沒什麼兩樣。
王安石記載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神童和天オ,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跟不懈的努カ,光靠天賦不能成才,甚至會淪為庸人。
所以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們知道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嘗試6000多種材料,7000多次實驗。
即使你擁有天賦,也得通過後天勤的努力實現,而努力實現的原動力是自律。
“天下第一懶人”
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23歲小夥子楊鎖,從小被嬌生慣養懶惰成性,父母去世後,他有活兒不幹有事難當,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村裡人給他的肉、菜放臭也不做來吃,最後活活餓死在家中。
屋內酒肉臭,卻有餓死骨。“懶人脖子套餅”的故事有了現實版,讓人哭笑不得。
以楊鎖這個真實故事為題材的電影《罪愛》,復活了“天下第一懶人”形象,驚醒世人。
楊鎖父母嬌慣孩子到了一定水平,打爹罵娘都沒事兒。楊鎖也夠奇特,他愣是用餓死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如果他的父母在天有靈,該當如何?
朋友分享了一個借錢看人的故事:
我有一個初中同學,偶爾遇到,他說借80塊錢有點急事,我不好意思拒絕就借給了他,他答應說第二天還我。
第三天又遇到的時候,他已經忘記80塊錢的事情,我想點他一下,就從自己兜裡掏出了20塊錢說:“正好和之前的80元湊成100塊,你還我的時候正好是一個整數”,他順手就拿下了20塊錢連忙答應:好的沒問題。
後來才知道當時他迫切相去網咖打遊戲,編造有急事的謊言,我開始覺得自己真傻,人家借錢不還,還主動送上。
有人說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上班了,每天都泡在網咖裡,和朋友一起打遊戲,因為覺得自己付出的勞動和工資不成正比,開始消極下來,和他一起的幾個朋友也相繼辭掉了工作,聚在一起打遊戲。
懶惰是具有有傳染性,跟你朝夕相處的朋友開始變得懶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當你身邊發現有人懶惰影響到你的時候,如果不能改變,儘量避開。
工作拖延症
27歲的小米是一家公司的策劃部職員,上班後每天的生活幾乎都是在拖拉磨蹭中度過,自稱“超級名磨”。早上上班,小米首先開啟 word 文件,直至中午,文件上依然空白一片。
明知有許多事要做,卻總是暗示自己再等會兒,再等會兒。先收個菜,重新整理下‘圍脖’,簽收淘寶的衣服…………結果,今天又要加班了。”
小米每天深陷在拖延的漩渦中無法自拔,雖然心裡焦灼萬分,卻依然磨蹭著怎麼也開不了工,非要等到燃眉時,才異常緊張地開始忙碌。
每次過後自省吾身再也不能這樣,可工作中已經有好幾次差點誤事。
羅曼.羅蘭:缺少身體的活動,是體能的浪費;缺少思想的活動,是心智的浪費。不活動是懶惰,不思想也是懶惰。
越有效鍛鍊的身體體質越好,越活越的思維越靈活,越經歷痛苦成長的心智越成熟。
3
《曾國藩家書》中說:敗人兩字,非傲即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曾國藩透過反省,意識到懶惰將會讓自己一事無成,立志成為聖賢。不但自己日課十二條,還幫學生李鴻章戒掉了睡懶覺的毛病。
而殉情青年卻在他愛人的催促下一再懶惰,直到愛人提出分手,他產生邪惡心裡,選擇跟愛人同歸於盡,不能不讓人唏噓。
我們在惋惜兩個年輕生命的同時也在反思,怎樣才能盡最大可能克服自身的懶惰?
1.一個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覺到自身的懶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懶惰的痕跡。
就像曾國藩一樣,因為認識到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一處遲則百處懈矣。
所以他才清醒的感知自己,儘自己本能克服惰性,擊敗惰性。給自己贏得時間。
勤於讀書,早起做日課,記日記克服自身惰性。
懶惰的對立面是愛,只要內心充滿愛,就會為了所愛盡力分擔責任。
2.殉情青年雙雙殞命之後,很多網友評論,其中有網友說男人根本就不愛女人,否則怎麼不心疼已經做過兩回手術的女人,寧願在家閒置也不去工作?
工作本身就意味著付出和責任,如果我們愛著對方就一定會想到為了對方做點什麼,只要心裡一想到對方就會感到溫暖,付出也就不那麼覺得苦,覺得累了。
3.迎接恩典降臨,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恩典是意識之外滋養心靈的強大力量作用的結果,恩典是我們自己掙來的。那些接納了恩典的降臨,達到“天人合一”狀態的人,總是對自己這種狀態充滿了驚訝。
22歲的貝特西成績優異,但剛讀完大一就輟學嫁給了汽車修理師,而她自己做起了超市收銀員。
婚後不久她無緣無故感到焦慮,產生強烈恐怖,她不得不辭去了工作,她說只有丈夫在她身邊她才感到安全。
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儘管丈夫對她很好,但他性格粗魯,興趣狹隘令她厭煩,工作也感到無聊。辭職在家其實是一種躲避。
她甚至懷疑自己,懷疑父母,懷疑價值觀。
其實貝特西從大學的時候就已經產生對自由的恐懼,退學就是限制了自己成長。
經過調節,貝特西跟男友一同進步,決定一起進入大學讀書。
貝特西終於回到了心靈成長,心智成熟的道路上。
我們之所以能具備愛的能力和成長的意願,不僅取決於童年父母愛的滋養,也取決於我們一生中對恩典的接納。
有了恩典的眷顧,即便沒有父母的愛和照顧,我們也可以克服心靈創傷,成長為具有愛的人。
結語:一切負情緒解決的原動力是自律,也就是愛,你只要一想到對方渾身就用有一股暖流,所有煩惱都會煙消雲散。
希望每個人都擁有愛的能力,在愛的前提下解決一切問題。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