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於2019年的“新時代國際電影節·金揚花獎”,是對國產電影整體創作實力的一次檢閱,更是對不同年代的影壇主力軍的網羅,帶有幾許總結意味,也包蘊了萬分期許。
1月5日,“新時代國際電影節·金揚花獎”組委會於澳門釋出通告,對100部中國電影進行公開表彰,箇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
《上甘嶺》、《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紅高粱》、《陽關燦爛的日子》、《集結號》、《一代宗師》、《我不是藥神》、《懸崖之上》、《長津湖》等時代佳作皆金榜掛名。
能夠看出,上榜電影以主旋律作品居多,無論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南征北戰》、《上甘嶺》、《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烈火中永生》、《地道戰》;
還是八九十年代的《高山下的花環》、《焦裕祿》、《周恩來》、《開國大典》、《開天闢地》、《大決戰之遼瀋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以及二十一世紀初至今的《集結號》、《建國大業》、《智取威虎山》、《戰狼2》、《紅海行動》、《芳華》、《我和我的祖國》、《八佰》、《長津湖》,
都給那個時代的觀眾留下了難忘而深刻的印象,無愧於時代經典的美譽。
在這個佳片雲集的榜單之上,有一個格外熠熠閃光的名字,就是第五代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曾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並獲得多個國內外電影獎項的中國武俠電影《英雄》。
《英雄》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該片投資3000萬美元,全球票房1.77億美元,這讓投資人們看到了電影行業的利潤,也使得《英雄》成為中國電影商業化的一個分水嶺。
這以前,國產商業片主要依靠以小博大,透過小投資,獲得高回報,從這一階段入選“金揚花獎”表彰名單的電影中,即可管窺一斑,比如《阿飛正傳》、《天若有情》、《縱橫四海》、《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陽光燦爛的日子》、《重慶森林》、《大話西遊》、《喜劇之王》、《花樣年華》、《大腕》等。
即便是上榜電影《臥虎藏龍》,這部在國際影響力上要超出《英雄》的作品,投資也只有1700萬美元。
《英雄》的出現,是國人在電影製作理念上做出巨大調整的里程碑,將好萊塢對於“大投資、大場面、大格局”的追求舶來,並進行本土化,再重灌上陣,征戰國際影壇,與好萊塢大片進行正面碰撞。
彼時,中國電影票房一直在增長,但真正能進入國際市場的電影卻鳳毛麟角,其實這也說明,我們的電影,在當時進入了發展瓶頸,畢竟電影不是自娛自樂,想要換掉短板、實現破局,國際化是必由之路。
《英雄》堪稱做出這種嘗試的先行軍,而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進入“金揚花獎”表彰名單的另一部大片——投資13億的《長津湖》,能讓我們隱約看到《英雄》的製作、創作與傳播理念在起作用。
而被稱為華語電影新經典的另一部電影《功夫》,則在對《英雄》的創作理念進行沿襲的基礎之上,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市井因素呈現影片,既體現了我們文化自信的一面,也是在對民族自豪感予以昇華。
當年,《功夫》的全球票房也達到了1.05億美元,還成功提名第63屆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獲得美國廣播電影協會最佳外語片獎、阿姆斯特丹奇幻電影節銀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這也是華人電影與國際接軌的一個成功典範。
在本屆“金揚花獎”的通告發布儀式上,還宣佈對100名為中國電影作出突出貢獻的電影工作者進行公開表彰。
這些獲獎人分佈於電影圈的各個領域,有些人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其中,既有包括林建嶽、邵逸夫、鄒文懷在內的知名製片人,也有包括夏衍、田漢、陽翰笙、袁牧之、黃宗江在內的著名編劇,還有包括謝晉、吳宇森、謝飛、鄭洞天、張藝謀、陳凱歌在內的幾代領軍導演。
還有包括張宏、王黎光、王海歌、尹鴻等14位行業人士,入選表彰名單。
身為澳萊塢集團主席的王海歌,創辦的華鼎獎已經舉辦了32屆。這一具備相當國際影響力與公信力的獎項,已經成為華語電影進行口碑輸出的一方舞臺。